春晓这一支的杨家动静不小,村子里的目光都聚集在春晓家,又因为春晓挨家挨户买麦种,虽然不多每家只有五斤,但是给的价格比市面上高两文,卖麦种的都夸春晓仁义。
春晓还秉承着好处先给小边村的原则,挨家挨户收柴火,村子里的汉子纷纷出家门砍柴火,每日也能为家里添些进项。
尤其是村子里几户困难人家,多几十文的收入,就能买粮食救命。
小边村的贫富差距很大,完全就是整个西北的缩影,杨家三支不论是人口,还是地位,在小边村都是第一梯队。
现在杨悟延成了武将,杨老头更是成了隐形里正,而且杨悟延为武将,为小边村带来巨大的好处。
附近的地痞流氓不敢来小边村骚扰,日后如果强征兵役时,小边村会入杨悟延的麾下,一个村子也算有了依靠。
春晓这边,她对忙碌的日子十分满足,每日早早出门,晚上才归家,再抗造的皮肤也冻得通红,一点都没有姑娘的样子。
转眼就是十日,池塘挖得差不多,春晓还让挖了个小一些的坑留着待用。
虽然冬日很冷,可杨家子弟再穷也不缺棉衣,春晓不供饭却每日热汤水不断,族人干起活来并不会觉得累。
春晓利索地结算银钱,庄子这边再没有活计,亲叔爷家,二十岁的堂哥春杰,晚上单独来家里找春晓。
春晓请堂哥喝糖水,“春杰堂哥,你这么晚找我有什么事?”
春杰摸着碗边,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春晓反而十分有耐心,她一直等着族兄找上门,比她预计要晚了不少时日。
春杰借着烛光打量着春晓堂妹,这些日子在庄子干活,他见识到堂妹武力外的运筹帷幄,好像什么难事都不是事,干什么都十分从容。
他特意去种青菜的屋子看过,再等一些时日就能采摘,小堂妹真了不起。
春杰挠了挠头,“小妹,我想跟着你干,我日后都听你安排。”
真说出口时,并不会难以启齿,忽然一笑,他心里早已信服这个堂妹。
春晓眉眼弯弯,“好啊,春杰哥细心,日后帮我看着种菜的屋子,我供一日三餐,每日四十文工钱。”
春杰清楚春成每日多少银钱,谁让他比春成晚,笑着道,“行,我明日就过去看着,菜苗交给我负责,小妹大可放心。”
春晓起身送客,走到大门口,春晓突然开口,“进入冬日,我这里也不缺几个人,倒是缺心细的堂嫂帮我选种子,都是精细活又在家中就能干,我每日给十五文,春杰哥回家问问你媳妇愿不愿意干。”
春杰暗自庆幸来的早,这要是晚几日看菜的活都没了,一时间正色,“我媳妇愿意干,我回去告诉她一声。”
春晓目送春杰离开,杨春杰是亲叔爷的长孙,长孙的意义不同,她真没想过是春杰先出头,以为会是如春成这样不受重视的族兄。
这么看来亲叔爷很看好她,这个消息让她高兴。
春晓回屋子,田氏手里拿着账本,已经将最近的花用算明白,语气幽幽的道:“这每日睁眼就要花银钱,你手里的钱哪里经得住这么花用。”
“娘,算着日子肥皂马上就能出手,而且往后的日子没什么大钱需要花销,你安心我心里有数。”
田氏将账本递给闺女,“你心里有数就好,这些日子我都有些恍惚,怎么短短两个月,咱家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而这一切都是闺女带来的改变,日子越来越好,她却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春晓失笑,“这算什么大变化,娘,我爹就是不贪,我爹要是像张山一样收孝敬,咱家的变化更大。”
田氏蹙着眉头,“你爹这样就很好,贪婪只会步入深渊,你大舅母的娘家就是太贪心,闺女,这些都是前车之鉴。”
春晓突然好奇的问,“娘,大舅母娘家发配岭南,岭南多瘴气,常年湿热,他们能受得了吗?”
“我刚到西北也受不了这边的气候,现在不也好好的活着,人的韧性很强,我相信他们能适应,至于活下多少人就不得而知了。”
田氏长叹一口气,有些唏嘘继续道:“当年吴家是京城的权贵,如果不是你大舅母先看上你大舅,两家根本就不会结亲,吴家为你外公提供支持,你外公得了好处,受到牵连也没什么好怨恨。”
春晓将账本放到抽屉内,“归根结底,吴家在权力斗争中落败而已,贪污等罪名,京城哪个权贵不贪?”
大夏朝的清廉早已不见,随着武将被文官打压,文官集团空前强大,她眼里神人一般的外公为了避免党派之争,也是在夹缝中求生。
当朝的皇帝在位已经十年,景泰,呵,哪里景泰民安?现在都是虚伪的假象!
田氏催促闺女赶紧去休息,“朝廷的事与我们无关,你赶紧去睡觉,免得长不高。”
“我这就去睡觉,娘也早些休息。”
田氏拉住要跑的闺女,“晚上记得擦油膏,瞧瞧你的脸上都是冻伤。”
“睡前一定擦油膏。”
次日一早,春晓去叔爷家接春杰,春杰拎着行李,叔爷和叔奶奶也出来送行。
叔奶奶还给春晓一个布袋子,“这里面是炒熟的面瓜子,等你吃没,奶奶再给你炒。”
春晓嘴巴很甜,“奶奶炒的干货村里一绝,我最喜欢吃奶奶炒的干货。”
叔奶奶听的乐呵呵,叔爷爷笑道:“你这丫头能说会道,好啊,会说话走天下。”
春晓感觉到其他堂哥的目光,笑着点头示意,上了牛车离开叔爷家。
出了村子,春杰有些不好意思,“我的几个弟弟也想跟你干活。”
春晓早就看出来,“怎么不亲自跟我说?”
春杰摸了摸鼻子,“他们有些不好意思。”
春晓将族兄的性子早已摸透,并不是所有族兄都能放下面子,一旦跟着她就意味着承认她的地位,“我只招来找我的人。”
春杰不再吭声,做主的是春晓堂妹,希望兄弟们别被大堂伯家的族兄抢了先。
春晓在庄子待了半日,关家的羊已经送过来,每只羊适应的良好,春晓观察空旷的庄子,“庄子不小,需要养几条狗。”
春成赞同,“村子里没几户人家养狗,想要狗崽不容易。”
春晓也知道,兵营养了不少狗,牧场更是有专门的牧羊犬,“我让我爹找些好狗。”
春成一听眼睛瞬间锃亮,又疑惑的问,“小妹,你后挖的深坑干什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