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说话是要有技巧的。
按照闻知青所讲,陆建国到了公社之后,先是跟公社书记陈情诉苦。
主要就是说,大队没有小学娃娃们到了年纪也不能读书等等。
然后希望公社可以给予帮助,在他们大队建小学。
当然了,这个时候不提县长已经批复让公社帮忙建小学的话。
一心诉苦,只说大队里的孩子们可怜等等。
书记还是那句话,明年开春会派人去查看情况。
但是建小学不能完全靠公社,石头沟自己也要出一部分钱的。
然后陆建国就开始哭穷。
接着还很有眼|色|的在书记不耐烦之前改变了话题:
所以他们想要自己搞点副业,挣钱养活自己。
“什么,你们大队要自己打家具去卖还要在冬天搞什么大棚蔬菜?”
公社书记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你们想钱想疯了吧,城里有家具厂谁会去买你们打的家具?
再说了,大冬天的种植蔬菜?
陆建国,我知道你们大队每年垫底滋味不好受。
可你也不能因为压力过大,净想这些乱七八糟不切实际的事情啊。”
口说当然没用了,陆建国直接拿出了闻慧写的小册子,让书记先看了再说。
这些话术还是闻知青教给他的。
小闻说了,要说困难再说自己的主意,这样领导才能更容易动心。
于是陆大队长又开始不停地在心里夸赞,果然是大城市来的文化人,这说话就是有水平。
当然了,这个时候的陆建国,选择性的忘记了。
以前他儿子也提过,在领导面前说话要有技巧。
那个时候,陆建国可不是这么想的,还骂他儿子只会投机取巧偷懒滑奸。
对于那个力大无穷的女知青,书记还是有印象的。
而且因为她,公社这边在新来的县长那里都有了深刻的好印象。
书记当然高兴,而且对闻知青的感官不错。
要知道,山南在他们整个省都算是贫困县。
下面又有那么多公社,想让领导对你们另眼相看,那可真是难啊。
一听说是那名女知青提出来的,而且当时童县长可也是夸赞过的,知识青年下乡是要支援农村建设的。
书记也一改一开始全然反对的态度,认认真真的把陆建国拿来的小册子还有报纸都认真看过一遍。
对于这个大棚蔬菜,书记还真有点兴趣。
要知道媳妇这两天还跟他抱怨,一个冬天的就是那些个菜,别说孩子他们这些大人也都吃腻了。
“要是她真的能在冬天种植出蔬菜来,经费方面不成问题。”
但是有一说一,“可要是钱花了,蔬菜没有种出来呢?”
这也是陆建国担心的问题,沉吟片刻,他斟酌着开口:
“我们大队的情况领导们也都是清楚的,虽然我每次来都希望公社可以拨款。
可我也清楚公社的难处,现在有一条出路摆在面前,无论结果如何我也想要去试一试。”
这是来时路上陆怀瑾跟他爹分析的。
有些话闻慧不好明说,陆怀瑾当时骑车也不怕他爹突然暴起揍人。
直接实话实说:“爹,您干了这么多年大队长,咱们大队还是穷得要命许多人家都吃不饱饭。
不如索性放手一搏,说不定真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来。
再差还能如何,反正我们已经是倒数了还能差到哪里去?”
如果当时不是考虑到自身的安全问题,陆建国是准备跳起来打爆好大儿的脑袋。
冷静下来,陆建国也不得不承认,他儿子说的是对的!
因此,也在领导面前掏心至肺了一回:“我没本事,一辈子就这样了。
可总要给年轻人一个机会,说不定他们敢想敢闯,真的做出了我们一辈子想不成的事情。
这也是我的希望。”
显然的,书记被陆建国这句话说动了。
给年轻人一个机会,是石头沟大队的希望。
说不定,这也是他们红旗公社的一个希望。
话虽如此,书记的态度还是十分保留,批下来的活动经费并不多。
然后,退一步,陆建国就提出了另一个要求:
“要不,钱我们自己挣。书记你就给个批条,让我们大队可以打家具到供销社出售?”
好家伙,这才是留的后手吧?
书记气笑了,直接来了一句:“滚。”
“那批条的事?”
“去会计那里盖公章。”
而石头沟生产大队这边,一直到天快黑了,还没见到陆建国陆怀瑾父子俩回来的身影。
原本还一脸淡定的跟闻慧唠家常的乔金凤心里也有些不得劲了。
倒不是担心公社领导那边不同意。
反正他们大队就情况,老头子每次在公社领导面前也讨不了好。
她担心的是,父子俩都是倔脾气。
别是领导不同意然后俩狗脾气的在那跟人闹起来了。
也是担心,天黑之后,山路不好走。
闻慧见她着急,便拿着手电筒和人一起在村口等着。
等了好一会儿,还是陆秀兰眼睛好,先叫了起来:“我看到前面有亮光了。”
闻慧也连忙举起手电筒往前面照了照,“婶子,真的是叔他们回来了。”
等陆怀瑾骑着自行车载着陆建国到了跟前,乔金凤立马快步上前。
“怎么才回来啊,领导答应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