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正月十六的晨光刚漫过陈家老院的青砖墙头,春燕就已经把行李收拾妥当。
她该回去了。
陈默也一样。
本来初七就要走了,前段时间陈母硬劝才让陈默和春燕留在陈家陪她老人家过完元宵。
陈父已经先行一步走了,说是上海那边有点急事。
新厂房的工程队已经开工了,如今听说实际施工和原定计划出了点问题,春燕和陈默这才有了必须回去的籍口。
陈母虽然依旧恋恋不舍,但也清楚大局为重,她也只好眼巴巴的看着两个后生收拾行李。
春燕看着自己的帆布包里,里面除了自己的衣物,还塞着陈母连夜打包的东西——用油纸裹了三层的马蹄糕,装在布兜里的陈皮艾草香囊,一包包精心裹好的煎堆,芝麻糖。
每一包年货,都裹着她老人家对两位后生的怜爱和不舍。
陈默那边也不例外。
他拎着两大袋年货从屋里出来时,正看见春燕蹲在院角,把陈父偷偷塞给她的红包往包里塞。
那红包是陈父离开前一天趁陈母不注意递过来的,红纸上印着烫金的“福”字,里面装着二十块钱。
他只简简单单的说了一句:“新厂起步难,买点针线布料都要用”。
话不多,却带满他给两位年轻人的期许。
“收拾好了吗?还不抓紧的话赶不上早班车了。”陈默笑着把行李扛到肩上。
“好啦好啦!”
春燕赶紧把最后的尾巴收拾好走了过来。
陈默自然地拿过春燕手里的帆布包和行李。春燕愣了愣没推辞。
“我妈煮了鸡蛋,路上吃。”
陈默又从口袋里掏出两个热乎乎的茶叶蛋,塞给春燕一个,蛋壳上还沾着淡淡的茶香。
春燕接过鸡蛋,脸颊悄悄热了。
陈母的关照太热烈了。
她低头剥着蛋壳,囫囵吞枣地吃完拍拍手准备走人。
这时,陈母从里屋出来,看着两个年轻人准备妥当就要离开,赶紧在身后依依不舍地絮叨着:“到了深圳记得给家里报平安,新厂房要是缺人手,跟妈说,我让老街坊的小子给你们搭把手……”
“知道了妈。”
陈默轻轻打断了陈母的唠叨。
“时候不早了妈,我们真得走了。”陈默拎起行李往出走,又回头叮嘱,“您在家好好歇息!不用担心我们,明年我们再回来!”
“呜呜!”
又是火车。
又是离家。
又是广州的班次。
虽然离开的,不是同一个“家”。
春燕趴在窗边,看着外面渐渐后退的景色,五味杂陈。
陈默坐在旁边,看着若有所思的春燕,没有选择打扰。他打开笔记本,开始做复工前的准备。
。
一路无言。
火车驶进深圳境内时,窗外的景色渐渐变成了错落的厂房和工地。
要到了。
春燕心里想着。
七转八转,终于是回到了新雁记。
“欸?李娟姐?!”
春燕推开门,有点意外竟然已经开张了。
李娟正在柜台对着账本发呆。
“害!家里没什么事,反正待着也是无聊,我就先回来了。”李娟淡淡的笑笑。
“太久没见你了,感觉你都胖了!”春燕看着许久未见的伙伴有点高兴。
“你今年过的应该不错吧?!气色这么好,想来陈掌柜家待你不薄啊!”李娟迎上春燕的拥抱。
春燕沉浸在再见伙伴的喜悦,并没有捕捉到李娟笑容中藏着的一丝勉强。
陈默瞧见了,但选择沉默,没说什么。
“工厂的事情怎么样了?”
春燕想起了正事。
李娟一听到工厂的事情就轻轻皱了一下眉头:“唉!出了点小毛病。”
“怎么了?”
陈默心急的问道。
“倒也不是太急。”李娟看着还一脸风尘的陈默,“先坐,我给你们倒杯热水,我慢慢说。”
李娟去找水,陈默把行李往角落一放,没有坐下,径直走到柜台前拿起账本翻了两页。
上面除了新雁记日常的布品进出账,还夹着一张工程队送来的便签。
字迹潦草,写着“煮布区管道需返工,延误三日”。
“哦?是管道出问题了?”
陈默抬头问。
李娟端着三杯热水过来,叹了口气:“可不是嘛。昨天工程队的常师傅来找我,说煮布区预留的排水管位置太低,要是直接装,往后煮布的废水排不出去,容易积在地面上返潮,得重新垫高地面、调整管道,至少得耽误三天工期。”
春燕握着水杯的手紧了紧:“那……问题不大吧?”
“我已经跟王师傅说过了,让他们先把其他区域的门窗装完,管道返工的事等你们回来再商量。”
陈默把便签夹回账本:“我待会再去研究一下设计图的问题。”
他想了想,又问,“招工启事贴了吗?有没人来问?”
提到招工,李娟的脸色稍好了些:“贴了!我在附近的菜市场等人多的地方都贴了,昨天有个叫阿秀的姑娘来问仓库管理员的活,二十岁,家里是做土布生意的,说从小就跟着爹娘清点布料,心细得很。我让她明天天下午来咱们这里看看,要是你们觉得合适,就能定下来。”
“还有个老煮布工,姓黄,以前在国营丝绸厂干过,年前退休了,现在说是想跟着新雁记继续干,就是……”
李娟顿了顿,有点为难,“他开口要每月二十五块薪资,还得管两顿饭,咱们之前定的薪资是二十块,这差了五块,我没敢应下来。”
陈默摸了摸下巴,沉思片刻:“黄师傅的经验要是真靠谱,多五块也值。香云纱煮布最讲究火候,差一点布料的颜色、手感就不一样,要是招个没经验的,试错的成本比这五块钱高多了。等咱们去厂里的时候,顺便约黄师傅见一面,看看他到底懂不懂行。”
春燕点点头。
要是能有个经验丰富的师傅,确实能省不少事。
她喝了口热水,忽然想起包里的马蹄糕,赶紧站起来:“对了李娟姐,我从广州带了陈默妈妈做的马蹄糕,用油纸裹着还热乎呢,你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