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巧巧站在原地,心里的火气早熄了,只剩下酸楚。
她穿越过来后,觉得吴家四房日子够苦了,可眼前这祖孙,才是真到了绝境。
“罢了,糖葫芦,你们留着吃吧。”黎巧巧叹口气,“只是往后不能再偷了,偷东西要挨打,严重了要送官的。”
老太婆却突然挣扎着爬起:“二位好心人,老婆子我求你们一事。我死了不打紧,可如意还小,你们行行好,收她做个丫鬟吧!她虽不会说话,但手脚勤快,什么活都能干!给她口饭吃就行。”
黎巧巧吓了一跳,连连摆手:“使不得!我们也是乡下种地的穷人,哪用得起丫鬟!自家糊口都艰难!”
她拉着吴涯就要走。
老太婆还在身后哀求:“求求你们,给这孩子一条活路吧。”
如意不会说话,只咚咚地磕头,额头都磕红了。
黎巧巧心口发闷,不敢回头,扯着吴涯的袖子快步往外走。
直到出了巷子,还能听见老太婆压抑的哭声。
回到牛车旁,黎巧巧一声不吭爬上车。
吴涯解了绳子,赶车继续走。
走出老远,黎巧巧才闷闷开口:“那个叫如意的小丫头,才八岁,就不会说话了吗?”
吴涯看着前方的路:“逃荒路上,什么惨事都有。可能是吓的,也可能是病的。”
黎巧巧想起如意脏兮兮的小脸,和看奶奶时那依赖的眼神,心里更不是滋味。
“咱们应该告诉她们,可以去市集卖身。有些大户人家会去买小丫鬟,好歹有口饭吃。”黎巧巧像是在说服自己。
吴涯却淡淡道:“病成那样的老太婆,谁家会要?那小丫头不会说话,买去做工都不方便。”
黎巧巧不说话了。她知道吴涯说得对。这世道,穷苦人太多,她们自身难保,哪有余力帮别人。
牛车在黄土路上晃晃悠悠。
黎巧巧原本因豆腐生意而生出的那点兴奋,早已烟消云散。
她看着路两旁荒芜的田地,想起自己穿越前的世界。
那个世界也有穷人,可至少有各种救助机构,不会让一个八岁孩子和病重老人流落街头,靠偷窃为生。
而她刚才,竟然狠心走了。
“停车!”黎巧巧突然喊道。
吴涯勒住牛:“怎么?”
黎巧巧跳下车,往县城方向望。
暮色渐浓,城门已经很远。
“咱们...该帮帮她们的。”黎巧巧声音低下来,“至少,给她们留点吃的。”
吴涯沉默片刻,摇头:“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那老太婆病入膏肓,熬不过几天了。那小丫头,自有她的命数。”
这话听着冷酷,却是实情。黎巧巧站在原地,进退两难。
最终,她还是默默爬回了牛车。
牛车继续前行,离县城越来越远。
“吴涯。”黎巧巧轻声问,“如果我们将来有能力,帮帮那样的人,好不好?”
吴涯没回头,许久,才“嗯”了一声。
……
日头偏西,吴藏海背着柴筐,又一次摸进了后山的山洞。
洞里比外头阴凉许多,隐约能听见滴水的声音。
“小兄弟,今日感觉如何?”吴藏海放下筐,从里头取出一个布包,“我给你带了馍和伤药。”
黑衣少年靠在石壁上,脸色比前几天好了些。
他接过布包,低声道:“多谢吴大哥。这几日劳你费心了。”
“说的什么话。”吴藏海憨厚一笑,蹲下身查看少年腿上的伤,“伤口结痂了,再养几日就能下地走动了。”
少年默默吃着馍,眼神却不时飘向洞口,带着几分警惕。
吴藏海没察觉,自顾自说着:“等你好利索了,要是没处去,不如跟我去镇上学堂听听课?我们学堂的先生学问好,待人也和气。”
少年摇头,声音平淡:“吴大哥好意心领了。只是我身份特殊,不便与人往来过密。”
“那,要不你先跟我回家住着?”吴藏海不死心,“我家虽然不富裕,但多双筷子的事。我娘心善,定不会撵你走。”
少年还是摇头,这次语气坚决了些:“我的存在,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吴大哥于我有救命之恩,我更不能连累你和家人。”
吴藏海见少年态度坚决,也不好再劝,叹了口气:“那你好好养伤,我明日再来看你。”
等吴藏海的脚步声远去,山洞深处悄无声息地走出两个黑衣男人。
二人身形矫健,腰间挂着佩刀。
“少主,此人天天来,恐怕安的不是什么好心。”其中一个黑衣人低声道,“不如属下今晚就去结果了他,以绝后患。”
被称作少主的黑衣少年目光一冷:“你敢动他一根汗毛,我废了你的手。”
那黑衣人立即跪地:“属下只是为少主的安危考虑!”
少年冷笑:“他若真有歹意,何须日日送饭送药?直接报官岂不省事?这世上难得有个不图回报的善心人,你们倒好,张口闭口就是杀。”
另一个黑衣人也跪下来:“少主教训的是。只是咱们此行凶险,实在不宜与当地人多做纠缠。”
少年望着洞口方向,目光有些复杂。
他自幼在阴谋算计中长大,见惯了虚情假意,却第一次遇到吴藏海这样纯善的人。
不问来历,不计回报,只是单纯地对他好。
这种温暖,于他而言太过陌生,也太过珍贵。
“收拾一下,今晚就离开乐川镇。”少年最终下令,“把所有痕迹清除干净,不要让人发现我们在此停留过。”
“是!”
少年最后看了眼洞口。
吴大哥,但愿有朝一日,我能以真实身份与你重逢,堂堂正正道一声谢。
......
另一边,黎巧巧和吴涯赶着牛车,终于在天擦黑时回到了万福村。
黎巧巧盘算着做豆腐的生意,心情正好,却见村口有个熟悉的身影在张望。
“娘?”吴涯也看见了,连忙赶车上前。
张金花站在村口老槐树下,见他们回来,明显松了口气:“可算回来了!饭都热两遍了,快回家吃饭。”
黎巧巧心里一暖。婆婆嘴上不说,这是担心他们呢。
到了家,果然一大家子都还在等他们吃饭。桌上摆着饭菜,都用碗扣着保温。
“买这么多豆子做什么?”张金花看到牛车上堆成小山的麻袋,眉头皱起来,“巧巧,这得花多少钱啊?”
黎巧巧笑道:“娘,我有用处的,您就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