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钢刀只有经过淬火然后才是打磨。
这里先把几个概念的关系理一理,肉体,情绪,性格,人格,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经历,思维,行为。
肉体状况决定着情绪的反应模式(婴儿和中年人面对同样的环境刺激时的情绪反应是完全不同的,现时肉体和当下情绪的相适应形成情绪反应模式,),情绪经历的累积形成深刻的烙印就是性格,或者说性格就是情绪的表达形式,性格一旦成型稳定六识(眼耳鼻舍身意)的启动或者触发都会直通固有的累积的情绪并限制在已有的格式中,肉体和性格相互协调配合应对环境的触发产生内在的思维和外在的行为形成人格。
情绪的表达就是潜意识的直接显现(不同的情绪背后代表着不同的欲望需求),前意识是对人格模式的触发,意识就是对成形的思维和行为的再次确认和检验。
性格就是情绪编织的牢笼,人困在这里而不自知。
厘清了这几个概念的关系,就可以对生命过程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修炼就是一个主动洗脑的过程,主动打破牢笼的过程,举个反例子就明了了,例如作为一个中国人假如你的最深的情绪扰动是来自苏格拉底而不是孔夫子,反之也一样,假如一个德国人最深的情绪扰动换成了孔夫子,这都是被动洗脑了。修炼就是激发一种力量,贯通一条路。
修行就像铺路,开槽的人铺了一条自己的路,到了目的地,打垫层的人铺了一自己的条路,到了终点,铺石子的人铺了一条自己的路,到了尽头,铺沥青的人铺了一条自己的路,走了过去,路上的行人也是铺了一条自己的路,也走了过去。修行就是内心的光明照亮了彼岸,然后铺一条自己的路,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