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为什么就是找不到呢?
是线索太隐晦,还是她理解错了梦中的提示?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回溯每一个梦的片段。
破旧的秋千、门缝外的一只小手、屋后那口封死的井……
这些细节背后,是否藏着某种顺序或规律?
夕阳已经西斜,街道上行人渐少。
她低头看了看腕表,指针正好指向傍晚五点十七分。
再不走,就要迟到了。
她撑着墙缓缓站起来,深吸一口气,将那些纷乱的思绪暂时压进心底。
眼下,还有一场重要的任务等着她完成。
观鱼台·国宾馆厨房。
忙活了好几天,孟清澜已经把故宫糖画的模型做了三分之一。
肩颈僵硬得几乎无法转动,眼睛也因长时间专注而微微发涩。
但她看着案台上初具雏形的糖画,嘴角还是忍不住扬起了一丝笑意。
虽然累,但心里挺踏实。
“这个点,其他人该出菜了吧?”
她轻声自语,目光扫过厨房另一侧的料理台。
按照流程,今晚这场宴席需要十二道主菜同时上桌。
而每一道都必须由不同厨师独立完成,并经过评审组最终验收。
她正打算去看看别的厨师的手艺,结果一抬头,发现气氛不太对劲。
平日里热闹喧嚣的厨房此刻显得十分压抑。
大伙儿都低着头,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小声说话,个个愁眉苦脸。
孟清澜扫了一圈,忽然意识到,从她进来开始,厨师长就没露过面。
平常也就算了,大家各干各的也能成事。
可这种级别的重要宴席,没个主心骨压阵,谁都心里打鼓。
孟清澜犹豫着要不要开口问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响动。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转起头,望向厨房入口的方向。
紧接着,门被推开,一个面容清瘦的老者缓缓走了进来。
穿着厨师服,袖口整齐地卷到小臂,腰背挺直,步伐沉稳有力。
顿时,所有人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有人丢下锅铲,有人脱掉围裙,一个个激动地快步上前,将老人围在中间。
“贾老爷子,您可算到了!”
一名年轻的帮厨声音发颤。
“您再不来,我们心里真没底啊!”
另一名年长些的厨师也连忙附和。
孟清澜所站的位置正对着门。
她清楚地看到,藏在贾元明背后的右手,缠着一层又一层的纱布。
“这段时间辛苦大家了。”
贾元明缓缓开口。
他环视一圈厨房里的人,露出温和笑容。
然而,站在他身后的副厨师长袁学林却一直低着头。
其他厨师本想热情寒暄,被这沉默的气氛一冲,顿时收敛了不少。
有人看了看袁学林,又偷偷瞄向贾老爷子的手。
心里头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次受伤,怕是比传闻中还要严重得多。
整个厨房的气氛一下子沉了下来。
有人轻轻叹了一口气,有人低头盯着地面,没人敢再大声说话。
孟清澜站在原地,看着这一幕,也察觉出不对劲。
但她只是个实习厨师,资历尚浅,这样的场合根本轮不到她多嘴插话。
她咬了咬唇,最终什么也没说,默默走回自己的工作台。
小心翼翼地将刚做好的凤凰糖画放进冷库。
刚从冷库里退出来,孟清澜就发现厨房中央不知何时已经围了一圈人。
七八个厨师挤在一起,有的皱眉,有的摇头,七嘴八舌地低声议论着什么。
为首的正是贾元明。
此刻他脸色铁青,死死盯着身旁的助手,声音充满怒意。
“这道烤鸭怎么回事?口感这么差,怎么敢端上外宾的餐桌!”
袁学林脸上闪过一丝惊讶。
他刚才尝过这道烤鸭。
皮脆肉嫩,香气扑鼻,分明是一道完美之作。
“烤鸭出炉时我尝过,味道没问题啊,火候掌握得正好,怎么会变成这样?”
他忍不住辩解。
贾元明没有回答,只是淡淡地摆了摆手。
袁学林立刻会意,快步走到桌边,夹起一片已经冷却的鸭肉送入口中。
“凉了之后太油。”
他眉头紧皱。
“油脂全都凝住了,吃起来腻得慌,跟刚出锅完全没法比。”
贾元明点了点头,神情复杂地叹了口气。
“国宴不是普通宴席。”
“就算我们上菜时热乎,等服务员传菜、主持人致辞、合影留念这一圈流程走完,外宾动筷子的时候,菜早就凉了。”
他顿了顿,望着那盘色泽依旧诱人的烤鸭,眼中闪过一抹痛惜。
“热菜变凉,味道大打折扣,这是对宾客最大的不敬。”
主厨不能上阵已经够糟心。
而现在,连他们引以为傲的招牌菜都出了问题。
其他参与筹备的厨师全都心头一紧。
有人提议改用保温餐盒,可试了几次发现效果不佳。
有人建议提前延后上菜时间,又被否决。
各种方案来回讨论,却始终无法兼顾口感与仪式感。
贾元明望着这群跟随自己多年的伙伴,无奈地摇了摇头。
“烤鸭的事先搁一边,我去看看扬州炒饭准备得怎么样。”
扬州炒饭虽说是主食,却是华国有名的招牌菜之一,分量不轻。
本来该由贾元明亲手操刀,但现在他手有伤,只能让别人试试。
厨师姜正平赶紧把炒好的饭端上来,战战兢兢地等着评价。
“贾老,我每一步都按您的标准来的,不敢马虎。”
他声音略带颤抖。
贾元明只看了一眼,连筷子都没动,直接放下了。
“蛋炒得不成形,火候没踩准。米饭干巴巴的,一看就没吃透高汤。这样的水准,怎么能拿出去招待客人?”
姜正平自知技术不到位,脸刷地红了。
心中既羞愧又委屈。
他已经反复练习多次,尽力还原贾元明的配方和流程,可差距仍如此明显。
其他人虽然没挨骂,但也觉得脸上无光。
京城烤鸭和扬州炒饭都是代表国家形象的菜。
一旦出现纰漏,外界议论的就不再是厨艺高低,而是整个国家的待客诚意与专业素养。
这场国宴,还办个什么劲?
有人在心里默默叹息。
孟清澜听着他们讨论,也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前世她是个美食博主,整天被各种高标准逼得焦头烂额。
她一眼就看出那盘扬州炒饭的问题在哪。
蛋粒大小不一,有的结成了团,卖相大打折扣。
米饭偏干,明显是高汤加得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