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将话筒递上前。
“娄总,您能说说吗?在这次玉京医院的竞标过程中,娄氏作为行业新晋者,是如何在众多老牌巨头之间脱颖而出,成功拿下合同的?”
背景资料随即切入画外音。
目前参加竞争的企业多达六家。
其中包括陆家掌控的诚安医疗、江家旗下的黎明资本,甚至还有两家背景的大型集团。
各方势力僵持不下,谈判拖延数月。
谁也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娄氏,竟然一举中标。
镜头重新切回娄霆文。
他稍稍前倾身体,眼神平静,嘴角微微上扬。
“我们跟那些大公司比,确实没背景、没资源、没人脉。”
他说得很坦然,没有半点怨天尤人的情绪,反而语气真诚得近乎谦逊。
“但我们有一颗,愿意为这个项目拼到底的心。一次不行,就再来第二次;两次不行,就十次、一百次。只要不放弃,真诚总能打动人心。”
采访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摄影师的镜头扫过全场。
十几位记者纷纷鼓掌。
视频播放完毕,娄琦云盯着黑下去的屏幕,久久没有动作。
“真诚……就能打动人心?”
她低声喃喃,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边缘。
“爸,你演得可真够像的。”
“一群傻子,真当别人是睁眼瞎?”
项目连立项都还没彻底落定,风声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媒体推波助澜,热搜接连不断。
可但凡脑子清醒一点的人,都会在心里悄悄琢磨。
这所谓的重磅项目,真的能长久撑下去吗?
吹起来的泡沫再大,终究也只是一层幻象。
要是项目最终顺顺利利成了,那自然皆大欢喜。
可若是中途出了岔子,资金链一断,合作崩盘呢?
那今天吹捧得有多高,明天摔下来就有多惨。
娄琦云合上笔记本电脑前,习惯性地刷了一眼社交平台的评论区。
“就搞了个普通的资源对接,至于搞得像改朝换代、登基大典一样隆重?”
“别以为换个医院的名字,换几个高管的头衔,过去那些黑料就能一笔勾销了。”
“拜托,我们普通人刷热搜是为了吃瓜看热闹的,不是来给你们公司免费站台打广告的。能不能别总把路人当自家员工使唤,搞得人人必须点赞鼓掌?”
咖啡厅里,灯光柔和,背景音乐轻轻流淌。
卫君亦刚挂掉电话,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心头的烦躁。
下一秒,他父母的目光便齐刷刷地射了过来。
父亲卫峥华缓缓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边眼镜。
“君亦,咱们卫家祖上三代都是医生,行医救人,口碑清白。你倒好,放着白大褂不穿,非要去当什么码农。只要你不干坑蒙拐骗的事,不触碰法律底线,我是不会拦你的。”
一旁的母亲余莉微微颔首,神情温和,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卫君亦扯了扯嘴角,挤出两声干笑,脸上的肌肉却有些僵硬。
你继续编,使劲编。
我要是信了你这一套,那我的脑袋八成是被门夹过,还被拖拉机碾了好几遍!
嘴上说得洒脱,真不在意我做什么?
那为什么每周三晚上七点整,你的电话准时响起,雷打不动?
说什么让我去附属医院“体验生活”。
其实就是变相监督,逼我回去接受家族安排的职业路径。
卫峥华察觉到儿子脸上的敷衍,眉头瞬间皱起来。
他不动声色地侧过头,朝妻子投去一个眼神。
这孩子我实在带不动了,软硬不吃,油盐不进。
还是你上吧,红脸白脸总得有人接棒。
余莉没有发火,也没有质问,反而慢条斯理地翻开面前那本皮质菜单。
她指尖轻轻滑过甜点栏目。
“我记得你小时候最爱提拉米苏,每次回家都要厨房阿姨特地做一份。你去了外地之后,那款蛋糕就没再出现在餐桌上。”
她顿了顿,抬眼看向儿子,目光里带着几分心疼。
“这家店的提拉米苏,可能比不上你家那位老阿姨的手艺。不过……偶尔尝一尝,让味蕾回忆一下从前的味道,也不算坏事,对吧?”
卫君亦一听这话,脑袋“嗡”的一声,顿时胀大了三圈。
他垂下眼皮,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桌面。
行,这招够狠。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得天衣无缝。
刚刚父亲用理性施压,现在母亲直接掏心窝子打感情牌。
这哪是谈心,这根本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心理围剿!
“爸,妈!”
“我不是小孩了。以前你们管我,我认。那是我该听的,也是我愿意听的。可现在,我已经二十多岁了,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路要走。成也好,败也罢,都是我选的,你们别拦我。”
“你们说,我是不是该自己选一次?”
“我虽然没听爸妈的话去当医生,但搞黑客这些年,照样能帮家中拿下大单子。”
他的声音渐渐扬起,不再压抑。
“去年帮卫氏集团堵住那个财务系统漏洞,避免了上千万的损失;上个月又协助安保团队拿下跨国合作项目,合同金额两个亿,这些,难道不算本事?”
“这比在医院熬十几年,最后混个主任头衔,难道不强吗?”
他冷笑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嘲讽。
“你们总说医生体面,可体面能当饭吃吗?我坐在电脑前一晚上解决的问题,可能比某些医生一辈子治的病还多。”
他骨子里流的是卫家的血,从小听惯了听诊器滴答作响的声音,熟悉病历本上密密麻麻的术语。
那些事,像背景音一样贯穿了他的童年。
可医学这玩意儿,他半点兴趣都没有。
不是讨厌,而是毫无共鸣。
翻课本就像看天书,背药名如同嚼蜡。
站在解剖室里,他只觉得压抑与窒息。
他不属于白大褂的世界。
他的战场在代码之间,在数据洪流中。
装了十几年乖儿子,每逢节日回家就低头吃饭。
填志愿那天,他一个人坐在书桌前。
盯着填报系统看了整整两个小时,手心全是汗。
最后,他深吸一口气,直接填了计算机专业。
然后,他把录取通知书寄回家。
家里炸了锅。
父亲摔了杯子,母亲哭了整夜。
亲戚们纷纷打电话来劝。
“搞计算机能有前途?以后是不是天天修电脑?”
“卫家三代行医,怎么到了你这儿就断了?”
从那以后,家里就没消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