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宫女默默地把地面收拾妥当,还对沈舒瑜安抚地笑了笑,压低声音对口型,“没事了。”
沈舒瑜愣愣地看着这个帮她解围的宫女婆婆,心里涌上一股暖流和感激,懵懂地点了点头。
是夜,沈舒瑜独自趴在窗前,看着宫墙框出的四四方方的天空,想念着宫外的一切。掌心还隐隐作痛,委屈又涌上心头,金豆子眼看着就要嗒吧嗒往下掉。
忽然,窗户被轻轻地叩响了三下。沈舒瑜惊讶地打开窗,窗外却空无一人,但凉风有信。她低下头发现窗台上不知何时多了一个码得整整齐齐的油纸包。
她好奇地拿起来打开一看,眼睛一下子亮了,
是姨娘做的麻辣小酥鱼!
小酥鱼炸得金黄酥脆,上面撒着细细的辣椒面和芝麻,她开心地嗅着熟悉的香气扑鼻而来。
油纸包底下还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只画着一尾肥嘟嘟的小胖鱼,旁边还简笔勾勒一把小刀。
肯定是小哥哥画的!
小哥哥知道她受委屈了,想办法给她送来了最爱的姨娘做的小酥鱼哄她开心呢。
这一刻,所有委屈像是都被这包小酥鱼和这张画驱散了。她宝贝地把画看了又看,然后捏起小酥鱼吃起来。
又麻又辣,酥香满口,心里被小哥哥和姨娘惦记的暖意塞得满满的。
暗处,白日里那位解围的老宫女看到她满足的吃相,眼里闪过欣慰的笑意,想好了怎么往宫外传信。
沈舒瑜吃完最后一条小酥鱼,心满意足。她把那张画着小胖鱼和小刀的纸条仔细地折好塞进刀柄。虽然手心还疼,虽然孙嬷嬷很凶,虽然公主很讨厌,但是有小哥哥送进来姨娘做的小酥鱼,好像也没那么煎熬了。
她沉沉睡去,梦中又回到了那个可以自由奔跑,有人疼有人护的外宅。
宫墙之外,沈家和萧家也因沈舒瑜的入宫而波澜微起。
沈万川沉浸在升官和沈舒瑜得太后恩宠的双重喜悦中,应酬不断,接受着同僚们恭维飘飘然不知所以。王静姝则难免忧心,既担心沈舒瑜在宫中行差踏错牵连整个家族,又担心这福分背后隐藏了危机,只能更加严格约束家中子女,生怕再出纰漏。各房姨娘心思各异,羡慕有之,嫉妒有之,暗中祈祷别乐极生悲亦有之。
镇国公府内,萧珩野听着暗卫汇报沈舒瑜白日里被刁蛮公主为难的遭遇,脸色难看。
“丽阳公主。”他心疼得要发疯,也气得咬牙切齿,眼里闪过厉色。
“小世子,宫中之事,我们不宜直接插手。”暗卫低声提醒。
“我知道。”萧珩野闭上眼,语气平静。
二房院内,萧峻岭和周氏也得知了沈舒瑜在宫中被教习规矩不得要领的消息。
“哼,到底是上不得台面的庶女,侥幸得了点太后眼缘,真以为就能一步登天了?”周氏嗤笑,语气酸涩。
这个小丫头,得小世子青睐一路吃了镇国公府多少红利不说。有萧老夫人领着进宫见见世面已是莫大的殊荣,现在竟更上一层楼,入了宫去给太后作陪。
萧峻岭却眯着眼,“未必是坏事。她在宫中受点磨难,才更渴望依靠。若烨儿能……”
他贪婪的心思又活络起来,目光里有着掩盖不住的贪婪。
慈宁宫一连数日气氛压抑。
太后的头风旧疾复发,且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疼痛。老人家躺在凤榻上,面色苍白,眉头紧锁,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一群御医围在榻前轮流诊脉,低声商议,开出的方子换了一道又一道,珍贵的药材如流水般送入小厨房煎煮,可太后的痛苦只有缓解并未根治。
“废物,一群废物!这么点小毛病看不好,你们医书是吃到狗肚子去了吗?”皇帝下朝后匆匆赶来,见状面色铁青,满是怒火地训斥。
皇后在一旁小心侍奉,也是愁眉不展。满殿的宫女太监更是屏息凝神,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惹来雷霆之怒。
沈舒瑜也被这紧张的气氛感染,乖乖地缩在角落降低存在感,看着往日虽威严但也会对她露出些许笑意的太后奶奶如此痛苦,小脸上满是懵懂的担忧和同情。
这日午后,太后刚服下汤药,却突地一阵恶心竟把药汁悉数吐出,头痛更是加剧,痛得她甚是烦躁。宫女们慌忙上前擦拭收拾,忙作一团。
皇后此刻也是束手无策,看了眼呢喃着要给太后娘娘按一按的沈舒瑜,叹了口气,微微颔首,“好孩子,去吧,力道小心些,别按疼了太后。”
沈舒瑜被她牵到榻前,看着太后只剩下满满的心疼。她想起自己不舒服时,姨娘总会轻轻帮她揉揉额头和太阳穴,她小心翼翼地贴上了太后的太阳穴。
“太后奶奶,不疼不疼,小鱼儿帮你揉揉。”她软糯地小声念叨着。
沈舒瑜揉着揉着,一股温和的能量暖流从她身体里流转,透过指尖缓慢渗入太后的穴窍。
沈舒瑜只是一味模仿着记忆中姨娘的动作揉着。她浑然不知自己纯粹想要消除痛苦的强烈意愿,已经让能量光环自发地流转起来。
太后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一些,急促的呼吸也逐渐平缓下来,口中无意识的呻吟变成了舒适的叹息。那刚刚还要炸开的剧痛,像被一股清凉甘洌的山泉冲刷抚平。
“嗯,真是舒坦呐。”太后含糊地笑了,竟沉沉地睡了过去。
满殿之人皆惊得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地看着还在认真揉按的小小身影。
皇帝也把这一幕尽收眼底,目光犀利地看向沈舒瑜仍在太后额侧的小手。
沈舒瑜停下动作怯生生看着他,低下头退了下去。
皇帝脸上这才笑呵呵地摸了摸沈舒瑜的头,“好孩子有孝心,是个小福星,朕谢谢你帮了太后大忙了。”
皇后也在一旁笑着附和,“是啊,陛下,看来母后真是没白疼她。”
殿内气氛缓和,众人纷纷跟风低声称赞沈小姐有福气,有孝心。
皇帝转身离开慈宁宫时,转头对随侍的心腹太监低声吩咐,“传朕口谕,令钦天监密切观测沈氏女周身气运变化,有任何异常,即刻密报。”
若她天生“凤命”之说并非虚言,且还伴随着莫测之能,那这颗棋子必须牢牢掌控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