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没有小叔叔没有回应她了。就好像她玩过的沙子,是抓不住的。大颗大颗的泪珠滚落,她瘪着嘴,后知后觉心里有个位置突然空了,有些钝疼。
那个会给她买美味零嘴,会温柔教她控制能量光环,会在刀光剑影来临时挡在她身前的小叔叔,不见了。
萧珩野站在原地,恍惚地看着那消散的光点,心脏有些闷痛。再看向那个哭得梨花带雨的小小身影时,激起更多的心疼和保护欲。
他把哭得一抽一抽的小身子揽进怀里,安慰好后招手示意,书见便在提篮中掏出一堆油纸包,里面赫然是曾经萧一郎集市上为她买过的糖画,龙须酥,锅盔,肉包等等。
沈舒瑜哭声小了些,抽噎着,泪眼朦胧地看着这堆充满回忆的美味。
“小叔叔不在,还有小哥哥在呢。”
沈舒瑜抬起泪眼朦胧的大眼睛,看着他用坚定无比的神情说着斩钉截铁的承诺,一时真驱散了不少她心里的失落感。她打了个哭嗝,小手紧紧攥着那柄小胖鱼短刀,捏着一个变了形的包子,终于破涕为笑,用力地点了点头。
被姨娘抱着的沈舒瑜,乖顺地应付着沈家众人的七嘴八舌,小脸却还有些蔫蔫的,心思早已飞回了记忆中那场告别里。
沈万川看着她,像在一座能让他平步青云的金矿般热切。
“瑜姐儿,我的好女儿!哈哈,天大的恩典,天大的造化啊!”沈万川十分亢奋,想把沈舒瑜从苏婉莹怀里抱出来,“快让爹爹好好看看,我沈家出的这只小凤凰!”
苏婉莹吓得脸色惨白,抱着沈舒瑜连连后退,“老、老爷。瑜姐儿还小,不懂事,进宫去,怕冲撞了太后凤驾。是不是再待大一些,再进去……”
“糊涂!”沈万川眼睛一瞪,哪里还允许打退堂鼓,何况还有圣旨在手,“这是陛下和太后娘娘的恩宠,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分!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冲撞不冲撞的?好好学着规矩就是了!”
“沈主事。”萧珩野身量虽未完全长成,但那通身的清冷气度和狠厉,竟让沈万川高涨的气焰为之一窒。“小鱼儿需要休息。宫中规矩,自有宫中嬷嬷日后教导,不急于一时。沈主事刚升迁,想必诸事繁杂,还是先处理好自身事务为宜。”
沈万川被噎了一下,狂热的心情终于冷静了几分。眼前这位可是镇国公府的宝贝疙瘩,得罪不起。他讪讪地笑了笑,“小世子爷说的是,下官欢喜过头了,失态,失态。那就让瑜姐儿好生歇着。”
萧珩野不再看他,转身对苏婉莹微微颔首,叮嘱一旁惴惴不安的青瑶和素心照顾好主子。
镇国公府。
萧珩野回了府。
萧峻峰和封明玥早已得到消息,在正厅等候。见到儿子安然归来,两人悬着的心才稍稍落下。
“野哥儿。”封明玥上前拉住刚踏入厅门的儿子,上下打量,眼圈泛红,“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她上下摸索,确认萧珩野完好无损,才稍稍缓过气。
萧峻峰重重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感受到他的筋骨里流转着更为沉凝雄厚的内力,很是欣慰。
“有野哥儿护送,一路上竟遭遇如此多次刺杀,真当我镇国公府是泥捏的不成?此事定要彻查到底,绝不姑息妄图害我孩儿性命的歹人!”
厅堂下方,萧峻岭和周氏也在场。萧峻岭一脸关切后怕,“大哥说的是!竟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对我们小世子下毒手。我等必要揪出幕后主使,将其千刀万剐!”
他语气愤慨,内心却惶惶不安,暗中庆幸自己手脚干净,早已消除所有证据。同时,皇帝对沈家的恩宠也让他更加焦灼和贪婪。兴许,那条通天血路,真的可以一试?蛰伏的野心在蠢蠢欲动。
三叔萧峻岩和妻子陆氏安静地坐在一旁,面露担忧。陆氏惯常的轻声,“野哥儿平安归来,便是万幸。”
四叔萧峻岳和吴氏则恭敬附和,说着吉人天相。
萧老夫人由杜嬷嬷扶着,后怕地嘴里直念佛,“我的乖孙可是受苦了!快,快去厨房把炖好的补品端来!”
国公爷萧崇山虽未多言,但看向萧珩野的目光充满了骄傲,随即他凌厉的眼神扫过厅内众人,尤其在二房身上顿了顿才开口,“萧家子孙,自有其运道和责任,历经风雨方能成才。嫡庶尊卑,自古以来皆是家族根基,不容僭越,更不容宵小之辈暗中觊觎。”这话敲打得明显,就差直接点名了,让萧峻岭和周氏头皮一麻,背后一下子冒出一层冷汗,连忙低头称是。
这时,封明玥忽然柳眉倒竖,愤愤地问,“野哥儿,书见方才嘀嘀咕咕,说什么路上有位与你长得极像,武功高强的萧一郎公子相助?这是怎么回事?你可知此人来历?”她语气里带着醋意和怀疑,眼风下意识地瞟向一旁的丈夫。
萧峻峰本来正喝着茶,听了她说的话差点呛到,一脸莫名其妙和无辜,“什么萧一郎,和咱野哥儿长得像?夫人,你这话何意?难不成怀疑我……”
封明玥克制着醋意,没直接发出邪火,生着闷气打断,醋意更明显了几分,“是哦,非亲非故的,可不会跟野哥儿一个模子刻出来哦。”
“夫人,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夫人怎么能怀疑我养外室?你算算年纪,我得多早欺负姑娘才能有那么大的儿子?”萧峻峰急得差点语无伦次。
“噗嗤。”
柳含烟一时忍不住,忙用帕子掩嘴扭头,肩膀微颤。封明玥也意识到失言,尴尬地收了声。
几房人神色各异,有看热闹憋笑的,有鄙夷家主夫纲不振的,也有眼神微妙打量萧峻峰的。
柳含烟安静站着,偷偷在心里吐槽。家主和夫人感情甚笃,众人面前打情骂俏,真是有点扎她这等空有姨娘名位之人的心呢。
萧珩野面不改色地接过侍女递上的补汤,早已想好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