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吉气得面色涨红,额角青筋隐现:“大人,那伙人果然有鬼!”
顾辰晏包扎伤口的手动作一顿,沾着药膏的纱布悬在半空。
他抬眼望向沈青梧,眸色里藏着几分迟疑:他此刻是不是该暂避,不扰她议事?
沈青梧似乎察觉到他的局促,安抚一般的拍了下他的肩膀,示意无妨。
旁边药童眼疾手快,早端了杯凉好的清水递到阿吉面前。
阿吉接过仰头灌尽,手背随意一抹嘴角的水渍,急声道:“我瞧他们离开后直往码头奔,跳上艘小船就溜了!我二表哥的三大爷认得出,那船就是孙府的!他还说,上个月孙府私码头每到夜里就停艘大船,次次都往船上搬粮袋,搬完就走,鬼鬼祟祟的!”
“粮袋?”
沈青梧眉头蹙起,那伙人乘孙家船离开,她并不意外,可若孙府码头常装卸粮袋,便与一个多月前水毁的赈灾粮脱不了干系了。
“你三大爷有没有说,那些粮船运去了哪里?”
“说是往江南方向去的,具体在哪不清楚。”阿吉挠了挠头,又补了一句:“不过我表哥还说,赵德才的船每个月都会来山阳一趟,每次都去孙府,走的时候船上都装得满满当当的。”
沈青梧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旋即转身看向顾辰晏:“顾医师,伤者这边就拜托你了,有什么情况随时派人去县衙传信给我。”
顾辰晏抬眼,琉璃镜后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几分担忧:“沈大人要去查赵德才和孙承宗?他们在山阳根基不浅,你……多加小心。”
“放心,我有分寸。”沈青梧笑了笑。
顾辰晏轻轻颔首,望着她带衙役转身离去的背影,直到那抹青色官袍消失在街角,才收回目光。
旁边的药童凑了过来,挠着头好奇道:“公子,你不是说有东西要给沈大人吗?方才怎么没拿出来?莫不是忘了?要不我现在追上送过去?”
顾辰晏喉结微动,面上掠过一丝不自然,他下意识将怀里的包裹往衣襟里藏了藏,声音也低了些,“不用,我自会送去。”
药童眨了眨眼,更困惑了:“公子,你这几日总怪怪的……”
另一边,沈青梧带着人刚回到县衙,就看到周明抱着账册快步跑来,脸色发白:“大人!属下查了孙府粮铺的往来账目,上个月有笔漕运协调费,银数正好能买五十石好粮,收款人写的是姓赵!还有笔空船租赁费,日期刚好是一个多月前!”
“果然如此。”
沈青梧接过账册仔细翻阅了一遍,眼神冷了几分,“孙承宗用霉粮糊弄灾民,把好粮偷偷运给赵德才,说不定去年那批赈灾粮也在他们手里。”
周明急得直跺脚:“大人,那咱们现在怎么办?咱们手里只有账册,没有实打实的证据,孙承宗和赵德才肯定不会认账!”
“证据会有的。”
沈青梧抬头望向码头的方向,“阿吉,你再去码头盯着,有孙府的船来立刻报信。周明,你回去整理孙府粮铺的所有账册,把可疑的收支都标出来,尤其是和漕运相关的。”
“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那批赈灾粮的下落,不然灾民们就算领到新粮,也撑不了多久。”
“是!”
几人领命下去。
沈青梧刚端起茶盏,还没来得及抿一口歇息片刻,门房便急匆匆跑了进来:“大人,通济会的林掌柜求见,说有漕运上的要紧事,务必当面跟您说。”
沈青梧愣了一下,略一思忖便反应过来。
林砚秋向来是无利不起早的性子,这时候上门,十有八九是为了赵德才的事。
她抬手示意王二先将那管家押入大牢,自己则理了理微皱的官袍,迈步往前院去。
廊下的灯笼还没撤,昏黄的光映得青砖地泛着薄亮。林砚秋就站在灯笼旁,玄色锦袍的边角沾着些夜露的湿痕,手里捧着本蓝布封皮的账册,倒比寻常少了几分市侩,多了些沉静。
见沈青梧出来,他当即拱手笑道:“还未恭贺沈大人高升。”
沈青梧挑了挑眉,只定定看着他,没接话。
林砚秋面上笑意不变,又道:“沈大人这是刚处理完城西的乱局?看来林某来得正是时候。”
这话题转的未免太过生硬,让沈青梧差点笑出声来,几个月不见,这人还是这般,算盘打得明明白白,偏要装得随意。
“林掌柜深夜来访,总不至于只为寒暄。”她索性不绕弯子,引着人进了正厅,落座便开门见山的问:“你说漕运的事,莫非与赵德才有关?”
林砚秋瞥了眼空空的茶桌,笑意反倒深了些。
他将手里的账册往桌上一放,顺势推到沈青梧面前:“沈大人果然聪明。这是通济会查到的,赵德才与孙承宗的漕运交易记录。”
他指尖点了点账册:“上个月初三深夜,赵德才调了艘空船去孙府私码头,卸的不是货,是五十石粮,直接运去了江南的私仓。还有这笔,他每个月从孙府拿的航道管理费,说白了就是分赃。”
他顿了顿,抬眼看向沈青梧,目光里带着几分深意:“沈大人要查赈灾粮的下落?这五十石不过是冰山一角,赵德才手里还握着那批水毁粮船的真正去向。通济会能帮你查到江南私仓的位置,但得劳沈大人帮个忙:打通淮津府到山阳的盐路,让商帮的盐船能顺利走,不再受赵德才刁难。”
沈青梧翻开账册,只见里面密密麻麻记着漕运船只的编号、装卸货的时辰,甚至有几页还印着赵德才的亲笔签字,证据确凿。
她合上册子,唇角勾起一抹笑意:“林掌柜倒是会选时机。合作可以,但我有个条件,查到粮船下落后,商帮需派人协助我将粮运回山阳,救济灾民。”
林砚秋眼底闪过丝讶异,随即朗声笑起来:“沈大人果然心系百姓。成交。明日我就让人把江南私仓的地图送来,咱们尽快动手,免得夜长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