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
望着一个人负责一块田的柳琪,她也二话没说下了地。
兜兜也拿着秧苗跟在后面,自顾自插秧。
插秧对她而言,再简单不过。
“兜兜她娘,得亏你来,要不然我都不知道得做到什么时候。”
这地本来几个人一起,分到她这里刚刚就没人,她也就只能慢慢来。
她俩一来,可是帮她大忙。
“你咋忽然就来了?不是不做吗。”
她之前就听赵铁柱说,陆建国养得起他们一家子,可以不用吃村里的粮食,就不用跟着他们一起赚工分。
他这才走几天,她竟然就已经下地干活。
“我听说,村里做完,剩余的种子会按着数量分发,我想要点种子,所以就来了,正好问问嫂子,还有其他办法吗?这种子。”
柳琪摇头。
“你缺得少,等着分发的时候到手也够的,但缺得多你想买种子,还是得找大队长,这些东西,他有门路,毕竟这东西,一直都金贵着呢。”
何影听这话,觉得大队长也不一定会帮她。
毕竟这用多用少都是得上报的。
“嫂子,家里的自留地种了吗?”
“还没呢,春儿他爹前几天才挖出来,就赶上村里选种,插秧,没来得及去,咋了?”
他们家就没一个闲着,她还正愁没有时间去打理呢。
寻思着荒了也是浪费土地,也舍不得丢。
“你家地快种完了吧?插秧吗?要不我去帮你?”
何影摇头,迟疑片刻后开口。
“嫂子,我还是觉得,这稻子改种红薯比较好,这天气已经不适合再继续种稻子。”
柳琪没听明白。
这天和平时没啥区别,只是今年干了一点,可也不能说往后不会下雨。
但因为是她说出来的话,柳琪又不得不在意。
毕竟她是城里人,懂的知识比他们多,况且他们家自从跟着兜兜一家之后,这生活和日子也慢慢变得好起来。
她这么说,肯定是有她的道理。
“行,我听你的,回去我就跟春儿他爹说,反正家里红薯剩得也不少,拿去种点没啥大事。”
见她这么信任自己,何影想了想又开口。
“嫂子,我想买鸡,你能帮我不?”
“能啊,咋不能,只是你知道村里养鸡有数吗?”
何影点头。
她之前还在家的时候就听说过。
每家每户养的鸡不能超过两只,不管是镇上还是村里都是一样的。
所以她那个财迷爹,给了钱让家里下人都养两只,积少成多,都够他开个养鸡场了。
“所以我打算买四只,嫂子和我一人两只。”
“这怎么能行?我们家已经要了你们很多东西了,再说之前他也给了我们钱,我再收像什么样子。”
那钱,他们已经决定拿去交两个孩子的学费,打算等这段时间忙完就送他们去读书。
不求能大富大贵,但起码也得明辨是非。
收这钱就已经够不合理,哪能再要?
“那不如这样,这钱算我借给嫂子的,嫂子去买四只鸡,我和嫂子一人两只,到时候这鸡下了蛋可以卖钱不说,还能养小鸡,你觉得怎么样?”
鸡生蛋,蛋生鸡,是个不错的好卖买。
柳琪确实犹豫。
她也想让家里人都吃上鸡蛋,尤其是赵春。
心疼他俩,什么都舍不得吃,最近都饿瘦了,
犹豫再三,柳琪一咬牙。
“行,这事儿我替你办了,这鸡就当是我借的,以后一定还你。”
见她同意,何影也松一口气。
她并不是找不到卖鸡的人,只是她不懂这鸡怎么选。
更不懂人心。
现在这村里,对她和他们家有意见的人很多,虽然表面不说。
可这背地里传出来的流言蜚语,不是村里的人又怎么可能传得出来。
她怕钱白花了,买不着好鸡,还伤了和气。
只能拜托熟人。
柳琪和赵铁柱一样,一直都是村里脾气好的人,没有得罪过谁,她自己做又客客气气,村里没人不喜欢。
以她的人脉再合适不过。
下了工,柳琪回家把饭做好,吃饭了后就出门买鸡。
村里的鸡也就二婶家的最好。
之前她听说有一窝小鸡仔,这会儿也是半大不小能分得清公母,正合适。
“二婶。”
“呦,春儿她娘,你咋上我这儿来了?平时我可见不着你,你们这一家子从大到小都是抓钱手,忙得连人影都瞧不见。”
柳琪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二婶也算得上他们半个亲戚,只是嫁出柳家之后,来往得少。
要不是柳琪嫁过来,她都不知道,村里还有一个二婶。
因为养鸡养的好,村里养鸡的事一直都是二婶打理,这卖出去多少只鸡,买回来多少只,都回来记录下来。
“二婶你就别开玩笑了,这也是实在没有办法,要不然谁会乐意这么做,我来瞧瞧鸡仔。”
“看看!还说没钱,这都能买得起鸡,还跟我胡咧咧。”
二婶打趣着,瞧见这日后也是正是太阳落坡的时候,也不耽误挑鸡。
“要什么鸡?”
“两只公鸡和两只母鸡。”
“四只?”
二婶一听,惊讶。
“柳琪,你是村里人,不是不知道规矩,这四只,我怎么卖给你。”
这违反村里规定,要是让大队长知道,可是不能再让她养这个鸡,她怎么敢。
“二婶你误会了,还有两只是替兜兜家一起买的,我咋可能不知道村里的规矩,又怎么可能会让你做这种事。”
柳琪怕她不卖给自己,连忙解释。
“兜兜?”
这才想起来,平日里笑得像个小太阳的丫头。
“我说呢,你都是村里过这么久的老人,怎么会犯这错,她卖鸡,那她咋不来?”
柳琪跟着二婶进鸡圈里挑鸡,顺便聊聊天。
“人一个丫头,哪里知道什么鸡好,她也是心疼兜兜,年纪小没营养,这才请我帮忙,要我说,她这个娘当得够好了。”
“再说,挑鸡这事儿,还得是二婶最厉害,二婶可得帮我们好好挑挑。”
二婶被夸得合不拢嘴。
“行了,你再夸,我都要飞上天了,不过你说得也是,那丫头城里来的,不懂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