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南想了想,答应下来:“不知道陈庚、王竖秉两位先生的来历?”
苏舒窈:“我只知道陈先生会参加明年的科举,王先生是陕西人,大概四十岁,其他的都不清楚,但见到人,我能认出来。”
苏明南:“行,这件事交给我。”
苏舒窈:“不知道二哥哥有没有信得过的人,我需要很多人。”
苏明南:“打听消息这事,我一个人就能搞定。”
苏舒窈:“实不相瞒,我是打算把二哥哥送去金吾卫当差的,打听消息这事,还需要另行选人。”
金吾卫主要负责宫廷的值守,护卫皇帝的出行。
她总觉得,上一世九殿下弑父杀兄的事,有很大的蹊跷。
要知道真相,只能在皇宫安插人手。
苏明南眼珠子都瞪圆了:“舒窈妹妹,我怎么能去金吾卫啊?”
进金吾卫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勋贵子弟通过荫恩入仕,二是从武举人中挑选。
因为是天子近臣,要求极高,没有过硬的关系,根本进不去。
苏舒窈浅浅一笑:“放心,我自有法子。”
~
从大伯娘家出来,苏舒窈遇到了骆心身边的丫鬟。
“苏大小姐,我们小姐在府中办了桌酒席,特意向您赔罪。”丫鬟双手送上请帖。
苏舒窈看了一眼:“你家小姐要真的有心向我赔罪,不用这些花里胡哨的,直接到威远侯府门口磕三个响头就行了。”
说完,也没接请帖,转身就走了。
骆心每次见到她时都咬牙切齿,巴不得她去死,怎么可能好心请她吃酒。
鸿门宴还差不多。
丫鬟回去将这事告诉骆心,骆心气得咬牙切齿:“磕响头,她做梦!”
骆心转头都去了元祖那里:“表哥,舒窈姐姐还在生我的气,她都不肯接我的帖子。”
她添油加醋,把苏舒窈骂她的话复述了一遍,话刚说了一半,眼眶就湿润了。
“表哥,都是我的错,要不是我,舒窈姐姐也不会这么把你也怪上了,只要你们好好的,我磕到头破血流都可以......”
元祖心尖一软:“心儿,苏舒窈要是有你一半善解人意就好了。”
“今后她成了我的妾室,低你一等,你定要帮我好好管教她。”
骆心吸了吸鼻子:“管教谈不上,一些心得倒是可以和舒窈姐姐分享。”
“就是吧,舒窈姐姐不出来,这事儿成不了。”
元祖冷笑一声:“别慌,我自有办法。”
要约她出来,太简单了。
元祖离开离开后,丫鬟问道:“小姐,元公子和苏小姐退婚了,小姐怎么还帮着撮合啊?”
骆心擦干眼泪,眼神一变:“你不懂,表哥对苏舒窈,有种很深的执念。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惦记。不如让他得到,得到之后,就会抛在脑后了。”
“就好比你喜欢吃一样东西,越不给你,心里越惦记。得到手里,天天吃,顿顿吃,不出三天就厌倦了。”
丫鬟:“确实是这个理儿,小姐好聪明啊。”
“等着吧,苏舒窈张狂不了几时了。”
~
每月初一,苏舒窈都会去花卉市场选购花苗。
这天,苏舒窈刚出门,又遇到元家的小厮来送帖子:“我们家大公子约姑娘去游船。”
上一世,苏舒窈倒是很喜欢游船,尤其是阳春三月阳光正好时,泛舟湖面欣赏两岸春景,实乃一番雅事。
有一次,她和元祖约好了去游船,可是,她在岸边等了两个时辰都没等来人。
后来才知道,是骆心生病了,元祖守在床边照顾她,忘记了和她的约定。
再然后,苏明珠回来,元祖就更忙了。不仅要照顾骆心,还要关心苏明珠。
再没能和她去游过船。
这一世,她选择放弃,元祖竟然还学会主动了。
小厮的态度有些倨傲:“苏小姐,我们公子忙着读书,可是很忙的。”
苏舒窈看都没看帖子一眼,便道:“入秋了风大,不如让你家公子找几个会水的一起,掉进河里,还能及时捞起来。”
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元祖三番五次找来,肯定不会罢休,说不定后面还有更恶毒的计划等着她。
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苏舒窈准备主动出击。
她故意放出风声,要去京郊的庄子住一晚。
当天,竟然有两拨人跟在了她身后。
京郊的庄子离京城大概有半天的路程,庄子有一百亩良田,是老夫人留给她的嫁妆。
庄子不大,她每年都要抽时间去看看。
入秋之后,酉时天色便有些暗沉,苏舒窈坐在马车上,正前往庄子的途中,忽然被一群蒙面人给拦了。
“站住!把值钱的东西交出来!”
黑衣人蒙着面,手里拿着刀枪棍棒,气势汹汹。
晴空朝外看了一眼:“不是山匪,山匪不会废话,山匪一般都是偷袭,上来就抢。”
再说了,虽然天色暗沉,现在也算白天,山匪没有这么嚣张。
苏舒窈撩开帘子:“诸位想清楚,冒充山匪,可是要抄家灭门的!”
黑衣人明显愣了愣,互相看了一眼,骂道:“这娘们儿好精明,不会去告官吧?”
为首的黑衣低声道:“告什么官?到时候成了公子的妾,她还敢去告自家男人?!”
“大哥说得对,兄弟们冲啊,把这女人给绑了!”
苏舒窈并非全无准备,她请了一批镖师暗中保护,镖师还没出现,忽然又冲出一群人来。
为首的,正是元祖。
元祖骑在马上,朝着黑衣人大呵:“大胆狂徒,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强抢民女!”
黑衣人回骂道:“这位小哥,刀剑无眼,劝你还是别多管闲事。”
元祖邪魅一笑:“今天这个闲事,我管定了!”
苏舒窈:“......”
这个糟心玩意儿,搞了半天,原来是在玩英雄救美这一出。
苏舒窈阻止了晴空唤人:“先等等,看看他究竟要搞什么幺蛾子?”
元祖出现,也不和黑衣人打,就互骂,看起来是打算以理服人。
正当“山匪”要被元祖感动得要放下屠刀之际,又有一波人冲了过来。
领头的正是清心阁王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