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儿立刻就张大了嘴,刚想过去帮忙整理好,却见沈瑶摆了摆手,已经慢条斯理地收拾好了桌面,把每张信纸都一一地重新摆好顺序。
沈瑶抚平所有的信件,拿在手中,认认真真地细读了一遍。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长安的读书才子,甚至有几位还是她所相识之人。
如今信件上,字里行间都是对她的担忧,甚至有几位才子竟然一连写作了几首诗,虽没有明说,可是句中所表达的也是劝她及时收手的担忧之意。
沈瑶把每一个字都细细的读完,然后再重新叠好,小心翼翼地装进信封里。
因为她知道,这些人之所以会写信阻拦她,其实归根结底来说,还是源自于是对她的担心。
包括朝廷中的众位大臣也是,那些自己身边的亲信也是……
因为知道前方路途的艰难,所以才要提早地劝自己要收手。
说到底也是为了这也是另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吧……
沈瑶拧紧的眉目慢慢舒展,把信封全部看完后装进一个盒子里,重重的盖上盖子却无奈地叹了口气。
可是这些她又何尝不知?
但是有些事,她得做……现在还不能停下。
冬儿看她紧拧着眉毛,心中不禁隐约的也泛出些担心来。
殿下一向冷静聪慧,不论什么事情都有法子应对,何时出现过此等焦灼!
自知道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冬儿心中虽有担忧,却也无可奈何,最后给她泡了一杯热茶端过去只身走出了屋子,轻轻地帮她虚掩上了门。
寂静的房间中没有一丝声音,沈瑶重重地叹了口气,摁了摁眉心,把那一盒子信件放在了抽屉的最深处。
她理解也明白这些人的良苦用心,可她现在却不得不这么做。
那些官臣才子说得也并没有错,如今大夏百姓安康,最该注重的便是学子们的学业问题,又何足去挂扯这些毫无博学之人?
可她们不知,大夏如今却不是完全的平静……
沈瑶想起弟弟近日越发凝重的神态,又想起历史上大夏永顺三年的过往,眉目之间的阴霾却是越来越重。
她如若没有记错的话,就是在今年的年底,番邦的使臣可能会重新来到大夏闹上一闹。
番邦对于大夏来说一直都是最过于危险的存在,暂时安宁的和平生活也可能会因为这个引子而随时爆炸。
今年过后,番邦应该就会准备休修养身息,之后便是……
不再平静地生活了。
虽然当年的历史她也没有见过,可是从书本的只字片语之间也能明白当年百姓们的惨痛,那时的艰苦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是大夏过往十年之内所有的灾难都无法匹敌的。
而这段时间,所影响到的大夏文明不知道又要花多少个百年才能修补。
在这之前,她所剩的时间没有多少了。
这些匠人们新奇的思维以及强大地制造能力,能在那个时候帮上不计其数的忙,甚至能够减少一大半的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