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回村子的时间比较巧,刚好就和去镇上回来的人遇上了。
相比较最开始,印舒明显感觉到,现在的她们看着更鲜活了。
从进村子的这一段路开始,她们彼此之间的交谈就没有停下过。
而且她们谈论的也不是什么八卦小消息,全部都是在绣坊工作时遇到的问题。
看着她们眼中越发亮起的光,印舒也感觉到开心。
真好啊。
回来的人见到了印舒,这会儿也很是高兴地围过来与印舒说了好一会儿的话。
等到回到山上后,印舒就做下了决定:等到泽圩村那边的草纸造出来,她就去镇上绣庄那边专心教导绒花相关的事情。
对于她的这个决定宋纶同样没有反对。
不仅没有反对,宋纶甚至还给出了不一样的想法。
“那我在镇上租一个小院吧。”
听到宋纶这个建议,印舒有些意外。
“租小院?你的意思是我们搬去镇上住?”
“嗯。”宋纶点头,没有否认。
“如果你要指导她们,那肯定要天天去镇上。如果时间太晚了,回村子里来也麻烦。”
见印舒还是微微皱着眉有些迟疑,宋纶干脆又给出了一个理由。
“到时候我肯定是不放心由你一个人去镇上的。但这样一来一回,我的时间恐怕也会直接耽误掉。”
“可是,”印舒还是觉得不太好。“那村里的蒙学怎么办?”
“我给他们布置了作业。”宋纶回答的没有半点迟疑。
“最近村里的事情越来越多,他们大部分也要回家帮着一起分担农活。
就算没有你这事,我也打算给他们放几天假让他们回家一边帮忙一边自己复习。
现在你要去镇上,正好我们在镇上租一个小院,到时候你去绣庄那边忙碌,我也能跟在夫子身边多请教请教。”
怎么办,他说的好有道理。
印舒不得不承认,她被宋纶给说服了。
迟疑了一下,印舒还是点了点头。
“那好吧。”
得到她的点头,宋纶勾起嘴角,没有惊喜,只有浅浅的高兴。
“那之后租房子什么的交给我就行。你先忙手里的事情。”
印舒要忙碌的事情确实不少。
不仅仅是绣庄那边她准备要教授其他人绒花需要做的准备。
还有泽圩村那边造纸的事情。
最后,她还想要给远在京城的那位威远侯侯夫人,也就是她的姨母,威远侯夫人准备一份礼物。
不管怎么说,对方从一开始知道她的存在后,虽然没有露面,可提供的帮助是真的很不少了。
就算是投桃报李,她都应该给这位姨母回一份礼。
打算好以后,印舒就向周妈妈打听起了她的那位姨母平时的喜好。
周妈妈在猜到了她的想法后,也格外的开心。直接从周府还在的时候开始讲起。
说着周家父母的事,还有周家几位公子姑娘,这其中很多都是周姨母与周瑶之间的相处。
听得出来,周姨母真的很疼周瑶这个妹妹。
印舒也没有厌烦嫌弃,而是耐心地听着周妈妈细碎的讲述。
等到周妈妈反应过来,她慌忙擦了擦自己眼角不知何时流下的眼泪,歉意地看着印舒。
“对不住姑娘,老奴一时说的太多了。”
“没关系。”印舒笑眯眯安抚她。“妈妈您讲的很全,我已经都记下来了。”
看着笑眯眯的她,周妈妈使劲回想了一下自己刚才讲的,貌似都没怎么讲周姨母喜欢的是什么啊?
这么一想,周妈妈也就更加不确定了。
“姑娘您,真的都知道了?”
笑眯眯点头,印舒安抚地拍了拍她。
“放心放心,我都知道,也都记下来了。”
看着她这般笃定的模样,周妈妈张了张嘴,最终还是艰难地将所有的怀疑都给咽了回去。
她应该相信印舒。
毕竟印舒一直以来都很靠谱,想来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不管周妈妈心里有多么的不确定,印舒都没有再去开解,而是自顾自地开始准备。
周妈妈每天要做的事情不少,所以她也不知道印舒做的是什么。
可她就是担心。
偏偏这种担心她还不能去问印舒,更不能去与别人说。
柳三娘再次来了宋家村。
这一次,他们终于进行到了最后一步。
印舒到达泽圩村的时候,就看到了已经被倒进一个大木槽里的纸浆。
按照印舒之前的交代,这些纸浆被倒进了木槽里,与水混合后,这会儿还有着泽圩村的人小心地用木棍在其中搅动,保证纸浆与水均匀混合。
看了看木槽中的纸浆,印舒满意点头。随后看向身旁跟着的宋家村的人桂花嫂子。
“桂花嫂嫂,抄纸你也算是熟练工。这次就由我们两个来给泽圩村的乡亲们示范一遍。”
桂花嫂子自然不会反对,当即利落地挽起衣袖后又来帮着印舒挽起衣袖。
只是当她帮着印舒将衣袖挽到肘部时,她的手忽然顿了顿,随后将印舒的衣袖放下去了一些,又将印舒的衣袖固定好,这才走到一边,挑选着拿起了其中一个竹帘。
印舒并没有察觉到桂花嫂子的异常,这会儿已经挑选好了一个竹帘,并且与柳三娘他们讲着她挑选这个竹帘的原因。
走到木槽边,印舒如同之前那样,将竹帘沉入纸浆之中。在纸浆全部覆盖竹帘后,她的手快速又平稳地抬起竹帘。
多余的水份如同雨幕一般从竹帘的缝隙中漏下,印舒的手没有丝毫的波动。
等到时机合适,她立刻端着竹帘走到一旁,随后翻转竹帘,轻巧地把一张湿漉漉的纸揭下来放在了一旁早就准备好的平坦石板上。
桂花嫂子那边也已经揭好了一张纸,随后就将手中的竹帘交给了旁边的人,开始细致地指导起了那人。
印舒也没有多停留,也将手中的竹帘交给了身旁的柳三娘,并且在开始小心尝试时小声指点着其中的诀窍。
随着高高低低的欢呼声,很快一张张厚薄不一的纸张开始堆叠起来。
泽圩村的人心里很有数。
做的不好的放在一边,做的好的就与桂花嫂子还有印舒做的放在一起。
有一个人出现失误就赶紧换人。
一直忙到下午,木槽里的纸浆已经变得格外稀疏了,柳三娘他们抬来大木板压在纸张之上,又压上一块大石头,这才纷纷松了口气。
印舒看着这些成果也松了一口气,心中很是有成就感。
“好了,这边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
不过印舒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等到夕阳西下的时候,印舒估计着时间差不多了,就让人移开石头和木板,小心用木棍揭下一张还润湿的纸张后,将它悬挂到一旁准备好的木架上。
感受着湖面吹来的微风,看着在风中微微晃荡着的纸张,印舒看向一旁强忍着激动的柳三娘。
“到这一步已经全部完成。接下来,就要看你们泽圩村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