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纶到最后也没有告诉印舒他的想法和计划。
不过印舒也没有追问,毕竟她手上的事情也不少。
花费了两天时间将自己心中想要制作的绒花摆件的图样给画出来后,印舒又让宋纶帮着修改并上色。
每当这个时候,印舒就非常的羡慕宋纶那卓绝的画工。
在印舒确认与自己的想法一致后,宋纶就一个人去了镇上,将图样交给了吴夫人。
吴夫人也没有多问,只是当天就去了一趟县城。
在第三日的时候,一名穿着平常裙衫的中年妇人乘坐着吴家的马车到了宋家村。
赶马车的人是吴家下人,在告知了村口的人去寻找印舒后,他们就被带到了族长家。
这两天村中并没有多少事,所以这会儿村中大半的人都去了后山的竹林。
宋族长已经说了,之后宋纶与印舒会去那里居住,并且会重启宋家村的蒙学学堂。
到时候,村中的孩子都可以免费去进学。
至于花费大家也不用担心。
因为村中正准备建造属于他们村子的造纸坊。
当纸张这个最大的阻碍消失,剩下的一切,都是可以替代的。
而且这个造纸坊,在以后或许还能成为除了生丝之外,宋家村的第二个主要经济来源。
其他人这会儿在山上忙碌着,在族长家的院子里,印舒正在带着村里的女人们讲解着造纸的池子该如何建造,还有纸浆的材料又该如何选取。
在院子里,还摆着一口大瓦缸。
印舒挽着衣袖,将头发包好,正用一根木棍搅弄着缸中的东西。
这是印舒早前让宋纶帮着弄回来的一些芦苇还有芒草回来泡在瓦缸中沤料完成后,经过蒸煮捣烂后制成的纸浆。
印舒现在要做的,就是准备抄纸。
竹帘制作很是简单,村中擅长竹编的人一顿饭的功夫给按照她的要求给编了一个出来。
在院中众人的注视下,印舒将竹帘浸入纸浆之中。随后只见她手腕一个用力,纸浆液就将竹帘的表面覆上了一层。
随后她手臂用力,快且平稳地将竹帘抬起。
待纸浆中的多余水分从竹筛的缝隙中流光后,印舒立刻将竹筛平移至旁边的一大块木板上。
手腕翻转,竹筛翻扣,湿纸就吸附在了木板之上。
随后印舒捏住帘子的一角,整张湿纸就被揭起,随后平整地平铺在木板之上。
终于完成了这一步,印舒退后一步,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
还好还好,当初花钱去体验的造纸课时的经验和手感都还在。要不然今天就得翻车了。
擦了擦额上的汗,印舒将手中的竹帘交给旁边等着的人来尝试。
也是在放松下来后,她才察觉到一股落在她身上的视线。
好奇地转头看去,印舒就看到院外不知何时停了一辆马车,马车前还站着一个穿着比较考究的中年女人。
看着那中年女人微微皱起的眉,印舒心下更是好奇。
这人是谁?
就在她微微歪头有些疑惑时,就发现那中年妇女忽然看着她就红了眼眶。
啊这....
下意识左右环顾了一番,确认那妇人的眼神一直落在自己身上后,再结合对方的神情变化,印舒心底也有了一个猜测。
是周家的旧人来了?
看了看那边还在忙着尝试抄纸的宋费氏她们,印舒干脆一边尝试着解襻膊一边出了院子。
努力了一下没解开的印舒最终只能放弃,走到那妇人身边。
“您是真姨寻来的周家旧人吗??”
那中年妇人紧紧盯着印舒,眼眶中的泪终于不堪重负,纷纷滚落。
她张了张嘴,最终却一个音节都没有发出。
仓皇地偏过头擦干眼泪后,妇人再次看向印舒时,脸上已经满是亲切的笑容。
“对。我以前是周家的家生子。后来跟着大娘子做了陪嫁,之后嫁到了大娘子陪嫁的庄子上的管事家,之后又给大娘子的大公子当了乳母。
这回也是多亏了念真娘子。如果不是她写了信来告知大娘子,我们都还不知道姑娘您的消息。”
说到这里,她的声音中还是没忍住带上了一些哽咽。
再次擦了擦眼泪,妇人努力扬着笑。
“姑娘您叫我周妈妈就好。大娘子得到消息本来想亲自过来,但她那边实在走不开。
奴婢出发时还对奴婢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好好照看姑娘您。
大娘子还为您准备了很多东西,就等奴婢这边确定了地址后传信给她,她会托人送过来的。”
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后,周妈妈的眼泪控制不住地再次滑落。
“姑娘您长得,和三姑娘,真像。”
三姑娘,应该就是她的那位娘亲周瑶吧?
抿了抿唇,印舒不知道该说什么。
在前世她因为身体原因,自小就被抛弃,在孤儿院活着长大不容易,后来成人后更是独身一人。
与人相处这件事,她自己知道,她是欠缺的。
所以,这个时候,她该如何安慰眼前这个伤心的人呢?
好在这位周妈妈并没有让印舒多纠结,她很快就整理好了自己的情绪,擦干了眼泪,脸上的笑容慈爱的没有一丝阴霾。
“我是昨儿到的镇上。刚好姚大娘子说要送东西来给姑娘您,所以老奴就干脆请缨给您送东西过来。
姚大娘子还要老奴问一问竹庐的修缮进度如何了?姑娘您身体不好,还是早日开始调养才好。”
姚大娘子???说的就是吴夫人吗?
想通了这一点,印舒看了看这位周妈妈身后的马车。
“这里面是什么?”
“回姑娘的话,这是姚大娘子从县城带回来的。”周妈妈微微垂头,态度很是恭谨,进退得宜。
“姚大娘子说,那位对您的花样很是满意,还特意自己准备了不少材料给您。希望您能早日完成。”
听到“花样”,印舒就明白了过来,这些东西都是县令夫人送来的。
她的设想通过了。
这个消息确实是个好消息。
印舒并没有急着将东西都拿下马车,而是先进了马车里查看。
马车里摆放着几个盒子,印舒打一一打开后,就看到了各色已经劈好的丝线,以及金线与紫铜线,还有各色的宝石。
这是材料都已经准备好了吗?
将盒子都盖好后,印舒下了马车。
“好。我知晓了。辛苦妈妈了。”
周妈妈看着印舒依旧清明的神色,眼中的赞赏已经满溢而出。
“真希望竹庐能赶紧修缮完成。到时候老奴就能留在姑娘您身边照顾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