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陆明河并不曾注意到这件事情,直到他经过了这几日时常买灌浆馒头的石头巷附近。
此时的石头巷附近,如晨起一般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只是原本是赵娘子售卖灌浆馒头的摊位所在的地方,现在变成了一个卖吊炉烧饼的摊位。
摊主是一个年轻后生,拿着手中的锅铲,从那火炉里侧的顶部,铲下来几个刚刚烤好的烧饼。
刚刚烤好的烧饼,因为表层刷了糖浆,洒了芝麻的缘故,此时烤的呈现金棕色,且还残留着几个“滋滋啦啦”气泡。
气泡爆裂,在烧饼的表层留下不规则,同时也不明显的印痕,单单是瞧了,便觉得食欲大增。
晌午饭吃的有些早,且吃的是晨起留下的那几个灌浆馒头,陆明河自觉腹中饥饿,便掏钱来买上了一个。
烧饼个头大如海碗,价格却不贵,只需两文一个。
热气腾腾的烧饼,刚刚到手,陆明河便迫不及待地咬上了一口。
吊炉烧饼表皮烤的焦脆,一口下去表皮酥香,内里软嫩,烧饼中混有椒盐,吃起来咸香可口,配上表皮上糖浆的微微甜,格外好吃。
若是对比的话,这个吊炉烧饼做得算是极为好吃的,但不知怎的,陆明河总觉得吃起来还是欠缺了一些。
尤其在吃这吊炉烧饼的时候,陆明河满脑子想的都是灌浆馒头……
便越发觉得这烧饼的滋味差了许多。
但此时,断然是吃不到灌浆馒头的。
在原地思索片刻,陆明河将手中的吊炉烧饼尽数塞进了口中,接着往前而去。
这里,是前往瓦子的必经之路。
那他也就应该能买得到想买的吃食。
本着这样的想法,陆明河脚步发力,步伐加快。
在一盏茶的功夫后,果然瞧见挑着扁担叫卖的赵溪月。
“脆炸猪皮丝,酸甜油炸丸子……”
声音清脆却又柔和,拖长的音调,显得尤其悠长,大有余音绕梁之感。
陆明河快步追了上去。
“赵娘子。”
赵溪月闻声站定,在看到陆明河时,颇为意外,“陆巡使……”
“四份脆炸猪皮丝,四串酸甜油炸丸子。”陆明河开口,在顿了一顿之后,当下又改了主意。
“都各自要上六份吧。”
“好。”赵溪月笑着应声,“是要装一起,还是分开装?”
“装成两份。”陆明河道,“平均。”
“好。”赵溪月再次应声,将扁担放到路边空地,半蹲了身,按说定的分量打包。
四个大油纸盒子,即便是方方正正的,仍旧不算好拿。
赵溪月便拿出早先准备好的细麻绳,将油纸盒子一个一个地摞了起来,拿麻绳简单地捆扎了一圈。
末了,又拿了一串串好的油炸豆渣丸子,递给陆明河。
“陆巡使时常捧场,这串是赠的,没有刷糖醋酱的油炸丸子,也别有一番风味,陆巡使尝尝?”
“多谢赵娘子。”
陆明河接了过来。
一串炸丸子,圆润金黄,吃上一个,表皮酥脆,内里鲜嫩,清香满口……
颇为好吃。
对于刚刚审理了一桩案子,得知了真相,且在真相并不令人愉悦的情况下,吃上这么一份美味吃食,简直是心灵慰藉。
正所谓,美食治愈人心。
这也是陆明河特地跑上一趟,来找寻赵溪月买上许多吃食回去的原因。
这样的案子,他看在眼中尚且唏嘘,性情耿直且重情义的程筠舟来说,只怕是心中如塞了一个秤砣一般,沉甸甸的难受。
带些吃食回去给他,他兴许也能舒缓一些心情。
陆明河思绪飘忽,却又被口中酥香可口,美味好吃的油炸丸子给拉了回来。
“不错。”陆明河连连点头,“的确如赵娘子所说,别有一番风味呢。”
“承蒙陆巡使不嫌弃,若觉得滋味尚可,还烦请陆巡使多多光顾。”
“一定。”陆明河满口应下。
“多谢陆巡使。”
赵溪月笑着将方才陆明河给的钱塞进钱袋,重新挑起了扁担,接着高声叫卖,继续往前。
陆明河享用手中的那串豆渣丸子,脚步也是不自觉地往前迈。
不知不觉之间,竟是再次跟上了赵溪月。
两个人这么一前一后地走着。
赵溪月察觉,停下了脚步,“陆巡使……有事吗?”
为什么总感觉陆巡使似乎一直在跟着她?
陆明河,“……”
是有,还是没有呢?
陆明河轻咳一声,将竹签上的最后一颗丸子吞入口中,面色讪讪,“赵娘子做的这丸子,十分好吃。”
“陆巡使喜欢就好。”赵溪月笑答。
喜欢,十分喜欢。
伸手摸了摸鼻子,陆明河拱手,“先告辞。”
言罢,拎着方才从赵溪月这里买的脆炸猪皮丝和酸甜油炸丸子,大步流星而去。
赵溪月,“……”
陆巡使跟着她走了这么长的路,为的就是说上一句这油炸丸子十分好吃?
还是说,这位陆巡使兴许只是与她顺路而行,只是她多思多想,觉得陆巡使有别的什么事情?
这般冒昧一问,让陆巡使尴尬离去?
但不容赵溪月多想,很快有人到了跟前,要买上一些脆炸猪皮丝。
而且要求多加上一些茱萸粉。
麻辣鲜香配上香酥满口,往往是美味加倍。
这是懂吃、会吃且能吃的人,赵溪月自觉这份生意做到了她的心坎上,在盛装猪皮丝的时候,不由自主地都给对方多盛上了一些。
对方并没有注意到这些,满心满眼皆是那份洒了足足茱萸粉的脆炸猪皮丝,且等到到手之后,便拿了竹签,迫不及待地将那猪皮丝往口中送。
吃上一口,一定要发出拖长了尾音,且转了音调的“嗯——”声,来表达对这份脆炸猪皮丝的喜爱。
而赵溪月,每每看到食客如此反应,心中的欢喜,几乎是从脸上溢了出来。
脆炸猪皮丝和酸甜油炸丸子的生意做完,采买完一切所需,赵溪月往家走。
路过汴河大街时,瞧见了一个十来岁,瘦瘦小小的小姑娘。
面前摆着的竹篮里,是足足小半篮子,泛着些许油光感,红棕色的香椿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