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阁老在乔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面对大国师,楚阁老虽然尊敬,但是却并不紧张。
乔里对楚阁老这态度很是欣赏。
乔里也不喜欢绕弯子,她交代楚墨让楚阁老来拜访她,也不全是只说楚墨的事,而是还有其他的事情。
比如,十几天后的暴雨。
乔里将告诉黎辛的东西轻描淡写的又和楚阁老说了一遍,楚阁老听完之后,脸上的表情越来越严肃。
“陛下想必没有任何的安排吧?”乔里喝了一口清茶,笑着看向了对面的楚阁老。
楚阁老点了点头,回想了一下今天朝堂上的事,确实没听新皇提起只言片语。
不过楚阁老也没什么别的想法,只觉得新皇不将这件事说出来,可能是想瞒着文武百官,又将功劳留给她自己的人吧。
这样的事情其实不难接受,不过这次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如果到时候黎辛的人将事情做得漂漂亮亮的,那就是一件天大的功绩。
乔里看到了楚阁老这副若有所思,却并没有多少其他情绪的表情,就知道对方估计根本没想到,黎辛不是想将功绩留给自己人,而是根本就没把她的预警当回事。
“楚大人,现在的新皇可没把本座放眼里,本座今天将这件事告诉楚大人,其实是想让楚大人做一些准备,到时候能让百姓们都渡过难关。”乔里笑呵呵的,说起这话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情绪波动,就像是在说一句陈述句。
楚阁老却是听得心惊不已。
国师大人这是什么意思,楚阁老觉得她自己听得特别明白了。
只是她是真没想到,新皇居然没将大国师放在眼里。
大国师都不放在眼里,那新皇到底是有多了狂妄?!
要知道,新皇之所以能够坐上这个位子,还是大国师的一句话起到的作用。
如果没有大国师当初的那一句话,黎辛就算最后等坐上皇位,也绝对不会这么轻松。
结果呢,这算是恩将仇报吗?
不过,当初大国师肯说那一句话,其实也是看好黎辛的表现,现在又是怎么回事?是国师大人觉得这个皇位上的人应该换换吗?
“卑职必然提前做好准备,不让情况恶化。”楚阁老也不知道国师大人是不是起了要换个女皇的心思,但是为官者,为百姓谋好处,这也是她应该做的,这个自然不能推辞。
如果乔里知道楚阁老的心里想法,恐怕也会很无奈。
大国师之所以为黎辛说了那么一句话,这全他妈是剧情需要,和她真的半毛钱关系也没有的。
但是她说出去了,能有人信吗?
乔里觉得,估计是没有的。
不过多说无益,反正他现在将这件事告知了楚阁老,就一个目的,那就是到时候拉黎辛下位的时候,能够师出有名,也有个见证。
正事说完了,就该说说其他的私事了。
乔里不知道楚墨有没有和楚阁老他们提起国师夫郎这件事,但是她得说。
之前也要给楚阁老打一个预防针吧,这样以后她去楚阁老府上提亲的时候,也希望楚阁老不要太意外。
楚阁老和楚墨不愧是母子,两人听到这件事都是同样的表现,都是同样的一脸呆滞。
不过不同的是,楚阁老毕竟是年龄摆在了这里,虽然惊讶,可是很快还是回过神来了。
黎辛要求她儿子进宫的时候,其实楚阁老是有办法让楚墨不进宫的,但是肯定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楚墨害怕母亲为难,自己主动表示他可以进宫。
可是换了大国师,楚阁老却是明白这是一点转圜余地都没有的。
“国师大人,小儿可担不起啊。”楚阁老不知道这件事是好是坏,倒不是觉得自己的儿子不配。
在一个母亲的眼里,自己的儿子没什么不配的,就算是绝配顶配天仙配也配得!
可是儿子从宫里出来了,不管之后是不是找一个如意妻主,起码有了自由选择的机会。
可是国师大人这意思,让楚阁老有点不淡定了。
“哈哈哈,楚大人说笑了,小墨聪明伶俐,深得我心。”乔里笑笑道。
楚阁老见国师大人并没有因为她话里的回绝之意就生气,心下也放松了几分。
就这态度,楚阁老就相信国师大人对自己儿子是有几分真心的。
“国师大人,不是卑职不答应,只不过卑职觉得儿孙自己的想法也很重要,所以……”楚阁老话停在了这里,后面的意思那就是让乔里自己意会了。
“这是自然,我自然会得到小墨的首肯,才去楚府提亲。”乔里满脸的笑容,完全是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
可是楚阁老却一点也没有因为乔里的好说话就变得随意,依旧是小心谨慎的应付着,心里却是想着,回头得问一问自己儿子的想法。
国师大人态度还算软和,看起来也挺好说话的样子。
这如果拒绝了对方,国师大人是会大人有大量不和她们计较,还是觉得她们居然敢落她的面子不得好死呢?
楚阁老心中猜测着,和乔里说话也越发的紧绷起来。
乔里见此情况,也知道再聊下去也没有意义,所以干脆叫来了楚墨,让楚墨带着楚阁老在国师府里转转。
楚阁老自然是连声说道荣幸,然后被楚墨带着去国师府里转转了。
等早膳被准备好,楚阁老和楚墨母子一起过来的时候,乔里就看到了楚阁老一脸淡定,而楚墨则满脸的通红。
楚墨这副模样,楚阁老哪里还能看不出来?!
这就是自己儿子也有意了。
心中叹了无数口气,楚阁老也不知道这到底是福还是祸。
国师大人这样的女人,别说是男子,就是同为女子,楚阁老都格外的欣赏,有无数男子喜欢,那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可是楚阁老心中,却是忧愁不已。
就算楚墨进了宫,她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保证儿子能过得好,也没人敢欺负。
可是进了国师府,那她可就半点办法都没有了。
当然了,国师大人还是值得信任的,国师大人绝对不可能是那等始乱终弃的负心人。
历任的十几位大国师,娶了夫郎的国师,哪一位不是妻夫二人琴瑟和鸣,伉俪情深,一生一世一双人?!
所以关于这一点,楚阁老是不怀疑国师大人的。
可是这还是不得劲儿啊,换了别地儿,她这个做母亲的还能给儿子撑腰,可是换了国师府她就是真不行了。
唉,也罢,不是说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嘛,如此的话,那就看楚墨自己吧。
早膳期间算得上是其乐融融,也就是国师大人给自己儿子夹菜的时候,楚阁老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最主要的是,自家儿子虽然看起来有点害羞,但是却并不意外。
这说明了这样的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也并不是国师大人在做戏给她看。
说来也是,国师大人地位尊崇,还真没必要做戏给她看。
越是看到国师大人和自己儿子的相处方式,楚阁老就越发的觉得,自己的担心可能就是多余的。
早膳过后,楚阁老也没有久留。
她还得回去做一些准备。
一方面是调查一下黎辛是不是偷偷安排了人处理暴雨的事,一方面也是再做一手的准备。
如果黎辛确实没做任何的准备,那她准备也就变得至关重要了起来。
正是因为楚阁老有事在身,所以乔里也没准备拦她。
国师的身份可比阁老要高得多,可是前身喜欢清净,这也就导致了乔里现在无人可用。
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楚阁老准备一些,真到了时候,乔里出来说上两句,国师的话大家还能不听不成?
她提前告知了楚阁老,那抱的也是好处留给自家的想法。
反正暴雨这件事儿乔里是没怎么放在眼里的。
小说之中,国师也是提前告诉了黎辛,不过说了以后就出门游历去了,不然有国师在,场面根本不可能乱到哪里去。
而乔里觉得,小说中国师之所以要去游历,那绝对是因为黎辛这个气运之子的主角要立功。
这要是国师在,根本不可能有前期大量伤亡的情况出现。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正是因为前期足够的民不聊生,这才能体现出后期黎辛做出的贡献。
楚阁老前脚离开了国师府回了楚府,后脚乔里也出了国师府。
没带楚墨一起出去,而是自己一个人出去了。
倒不是不愿意带楚墨一起,而是天太热了,阳光炽烈又没有风,楚墨穿得厚,出去得热坏了。
大荒凰朝以女为尊,所以天热了女子可以穿得轻薄,可是男子却只能里三层外三层的裹得严严实实,漏出一个脚脖子都是不知廉耻,不守夫道的表现。
这个世界对对男人的苛责,和其他的古代社会对女子的苛责相差无几。
在这种大环境的统治之下,想要推翻这些简直是难上加难,就算是她这个国师说出来,那也不是这么容易达成的。
毕竟一旦推翻,女子们满不满意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男子们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社会常态,你让他们去自力更生,他们能愿意吗?
可能会有一些人愿意,但是乔里觉得更多的人还是不会愿意的。
而真正愿意的男子,也不妨百折不挠的,这种人不管你去不去改变这个现状,他都会自己去改变自己。
所以,推翻女人统治权利这种事情并非必要,倒是可以适当提升一下男子的地位。
比如允许男子入学堂,这就是一种提高男子地位的表现。
现在男子是不允许进入学堂的,像楚墨识字,那也是楚阁老请了先生来教导的结果。
其他的大臣家里,也会请先生教府中男丁识文断字,而普通人家就没这种好事了,男子那都是无才便是德,绣花裁衣才是他能该学的。
或许这在一些人看来,简直太爽了,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低下,这可是轮到男子了。
可是在乔里看来,不管是女子地位低下,还是男子地位低下,都不是一件好事。
微微摇摇头,将诸多想法甩出了脑海。
乔里有些失笑,竟然就这么不知不觉就想了这么多。
而起始仅仅是因为天太热,觉得楚墨出门太遭罪。
炎热的天气像是和乔里隔成了两个世界,乔里走在去太女府的路上,遇到的其他人要么手持折扇不断扇风,要么就是以手为扇不断的扇着。
就这么一路过来,乔里也就遇到了寥寥几人,天太热,更多人还是更愿意在家乘凉。
乔里去太女府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看看这个太女还能不能要了。
现在她准备将黎辛从皇位上拉下来,那总得有人顶上去啊。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这还得无缝衔接才行。
黎辛坐上皇位之后,大概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容人之量,所以并没有将和她斗得最凶的皇太女处死,而是将对方囚禁于太女府之中,算是将太女给关了禁闭。
乔里准备看看被关了一段时间禁闭的皇太女现在还是否具备坐上那个位置的心性。
如果还具备这样的心性,那将黎辛从那个位 子上拉下来后,再将废太女推上去,那也是合情合理名正言顺。
如果已经不具备这样的心性,那乔里就只能将镇守边疆的七皇女喊回来当女皇了。
坐在太女府后院花园的一棵树上,乔里现在是有一点点理解为什么很多很有地位的人,都喜欢躲树上了。
因为躲在树上观察别人真的超赞的!
乔里在太女府后院花园的树上观察了好一会儿,心里满意。
废太女现在被圈禁在太女府中,可是乔里却没有在她的脸上看到自怨自艾,萎靡不振之类的情绪。
而是悠然自得,一副享受生活的悠闲模样。
她好像一点也没有受到争夺皇位失败的影响,完全就好像没这回事一样。
光是这样宠辱不惊的心性,乔里暗自点头,看来是不需要将远在边疆的七皇女召回王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