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得好!”邱癫子周身灵气翻涌,在地面勾勒出残缺的修行阵图,阵图中的线条时而聚合,时而分散,如同活物般呼吸,“四大秘卷皆以阳神为基,丹田为殿。‘元是先天融后天’,正是身心协调、孕育阳神雏形的至理!你看这阳神眉心的光点,便是先天本源;丹田壁上的纹路,则是后天灵识刻下的印记,二者相融方能点亮命器之灯,此乃突破金丹境的关键!”
他的声音在老宅中回荡,震得油灯嗡嗡作响,灯芯的火焰在气流中剧烈摇晃,投在墙上的影子如同跳动的巨兽。
黎杏花神色迷茫,运转灵气探查经脉。
当灵气流经膻中穴时,她清晰地感觉到有股微弱的阻力,顺着阻力探查,发现暗藏的神秘纹路正与胎记共鸣——那些纹路如同沉睡的蛇,在灵气的刺激下缓缓苏醒,沿着脊椎两侧的穴位向上攀爬。
“我天生胎记,陈家解体时我尚未出生。”
她的指尖停在锁骨处,那里的灵气突然凝聚成个小小的漩涡:“究竟是何种手段,能跨越时空将图录烙印胎中?”她的质问如重锤,敲在两人心头,让房间内的空气都凝重了几分。
邱癫子布下隔音结界,双手在胸前结出“封”字诀,房间四壁突然浮现出半透明的屏障,屏障上流转的符文将外界的声音完全隔绝。
他声音低沉如钟,每个字都带着厚重的灵力,仿佛直接在黎杏花识海中响起:“陈家秘法涉及‘时空印记’‘胎息传纹’等上古秘术。先祖曾以‘通天镜’窥探未来,发现图录需借特定血脉觉醒,便以自身精血为引,将图录信息烙印在时间长河中,等待有缘人承接。”他手掌轻拍黎杏花肩头,一股温和灵气渗入经脉,所过之处,那些躁动的神秘纹路如同遇到暖阳的冰雪般消融,“莫执着因果,既承此机缘,当以修行证道。正如祖训:不问来处,只问本心;既受传承,生死不弃。”
“世人或许不解我们在此钻研修行秘辛的举动,但我对陈家传承的感激,纯粹如赤子,炽热似骄阳。”黎杏花运转五花玛命器,法器微光映亮坚毅脸庞,她的睫毛上沾着细小的灵气颗粒,如同缀满了星光。
她挺直的脊背泛起灵气涟漪,与身后胎记遥相呼应,形成个不断扩大的光茧,光茧中隐约可见无数符文在飞舞,仿佛天地间某种古老契约正在觉醒。
邱癫子双生灵印泛起暗紫光芒,在空中勾勒出修行星图。
图中的星辰按照特定轨迹运行,时而连成剑形,时而组成盾状,时而化作花朵的形状。
“《石上开花修行图录》乃天赐机缘,其符文的天地文络,分明是为你量身定制的修行灯塔。”他望着天花板,眼中映出无数灵气轨迹,那些轨迹交织成幅未来的画面——黎杏花站在云海之巅,周身环绕着金色的灵气,身后是盛开的石花虚影,仿佛已预见她登临绝顶的模样,“你的五花玛命器属‘柔’,胎记图录属‘刚’,刚柔并济方能窥得大道全貌。”
“先研习《接引笺》打好根基。”邱癫子指尖凝出灵气笔,在地面绘出修行路线图,图中从“引气”到“化神”的每个境界都标注着对应的窍穴和心法,旁边还附有细小的注解符文。
“掌握灵气运转核心法门后,再参悟图录方能事半功倍。来,运转灵识试背。”
黎杏花轻闭双眼,五花玛命器剧烈震颤,在丹田处形成个旋转的漩涡。
识海中符文自动排列成阵,那些符文如同拥有生命般,按照口诀的顺序首尾相接,组成条闪烁的光带。
不过片刻,她便将解码内容倒背如流,声音清脆如玉石相击,每个字都带着对应的灵气波动——念到“气”字时,房间内的空气变得粘稠;念到“神”字时,两人的识海同时震颤;念到“合”字时,窗外的朝阳突然跳出地平线,金色的光芒恰好穿过窗棂,照在半空的符文上。
周身灵气随口诀运转,在后腰胎记处掀起惊涛骇浪,整个老宅的灵气都为之沸腾。
房梁上的灰尘被震得簌簌落下,地面的青砖渗出细密的水珠,墙角的蛛网重新编织,织成张闪烁着符文的网,将整个房间笼罩其中。
那些符文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沿着蛛网的脉络有序游走,所过之处,空气中的灵气变得愈发精纯,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邱癫子望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缓缓站起身,双掌在胸前交错,引动周身灵气汇入空中的修行图谱。
那图谱仿佛受到了召唤,残缺的边缘开始发光,无数细小的符文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试图将缺口填补完整。
“很好,灵气运转已初窥门径。”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欣慰,“但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黎杏花睁开双眼,眸中的粉色纹路尚未完全褪去,如同两片精致的蝶翼。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丹田处的五花玛命器与后腰的胎记联系愈发紧密,仿佛有根无形的丝线将两者相连,源源不断地传递着力量。
“接下来该做什么?”她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经历了刚才的危机与感悟,她对修行的渴望愈发强烈。
邱癫子走到墙边,抬手在布满灰尘的墙壁上轻轻一按。
一道暗门应声而开,门内透出微弱的光芒,隐约可见阶梯向下延伸。
“这里面存放着陈家历代修行者的手记,其中或许有关于‘两内为基’的详细注解。”他侧身示意黎杏花进入,“你且进去研读,我在此处护法,防止再有宵小之辈前来打扰。”
黎杏花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暗门。
阶梯由青石铺成,表面光滑如玉,显然是经过了常年的打磨。
墙壁上每隔一段距离便镶嵌着一颗夜明珠,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将前路照亮。
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的书卷气息,混合着淡淡的灵气,让人神清气爽。
走到阶梯尽头,是一间不大的石室。
石室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书架,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泛黄的竹简和线装古籍,每一本都散发着岁月的沧桑。
书架旁的石桌上,放着一盏青铜油灯,灯芯跳动着微弱的火焰,将周围的古籍映照得朦朦胧胧。
黎杏花走到书架前,指尖轻轻拂过那些古籍的封面。
每一本书的封面上都刻着不同的符文,有的代表着功法,有的代表着心得,有的则标注着修行中的禁忌。
她随手抽出一本名为《内景初探》的竹简,打开一看,里面的文字古朴晦涩,却字字珠玑,详细记载了修行者对体内窍穴与心内之念的探索。
她找了个石凳坐下,潜心研读起来。
竹简上的文字仿佛拥有魔力,不断地在她脑海中回响,与她识海中的符文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