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种想法的人,哪怕活到百岁高龄,在这神秘的命运之轮面前,心智或许依旧如同懵懂孩童,未曾真正长大,无法理解生命的真谛——生命并非仅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智的成熟,是学会承担责任,是懂得理解他人;
无法看透世事的本质——表象之下往往隐藏着相反的真相,笑容背后可能是泪水,严厉背后可能是关爱,被事物的外在所迷惑,如同盲人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他们虽说来此是为了定情,在山水间许下相守的诺言,让河流作证——河水奔腾不息,见证永恒,让草木为媒——草木枯荣轮回,象征生生不息,可简洛的心中,还带着一份神秘的执念,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人为何而活,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是为了追求名利,还是为了贡献社会;
对自身价值的思考——自己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是留下不朽的作品,还是帮助更多的人。
执念,在这神秘的世界里,是一种难以捉摸的心灵境界,如同迷宫,入口隐藏在寻常的思绪之中,可能是一次失败后的不甘,也可能是一次成功后的渴望。
想要踏入其中,便如同攀登神秘的高峰,道路崎岖,充满了艰难险阻,需要克服内心的怀疑——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达到目标,和外界的诱惑——金钱、权力的诱惑,让人偏离方向。
而若想走出这执念之境,则更需要机缘,这机缘,或许来自于神秘的启示,在梦中得到指引,神灵的话语晦涩却充满智慧,像“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
或许来自于某个不经意间的瞬间,看到一片落叶——领悟到生命的轮回,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听到一声鸟鸣——感受到自由的真谛,不受束缚,突然豁然开朗,心中的迷雾一扫而空。
并且,走出执念后的下一个境界,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宛如神秘的迷宫,有着诸多难以预料的选项,向左或向右,向前或向后,都可能通向截然不同的未来,有的通往光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有的坠入黑暗——无尽的空虚与迷茫,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知晓最终的方向,每一步选择都至关重要,如同下棋时的落子,一步错,步步错。
简洛轻轻地把她拉到大石上坐下,那大石,表面光滑,被岁月和河水打磨得温润,触手生凉,带着玉石般的质感,仿佛是神秘世界的一个古老坐标,见证了无数的日出日落——朝阳染红天际,像少女羞涩的脸庞,夕阳铺满水面,像熔化的黄金,人来人往——有捕鱼的渔夫,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有嬉戏的孩童,光着脚丫,追逐打闹,有赶路的旅人,背着行囊,步履匆匆。
他将她的头揽在胸前,动作轻柔,仿佛在呵护着一件无比珍贵的神秘宝物,生怕稍有不慎便会损坏,他的手掌宽大而温暖,带着常年劳作的薄茧,却很柔软。
接着,他轻轻拢了拢她的头发,发丝柔软,带着淡淡的清香,是河边青草的味道,间似乎流淌着神秘的气息,每一根发丝都像是承载着某种信息,记录着她的喜怒哀乐。
他对着她的耳朵,轻声说道:“我是不是说过,最初,当一块象征命运的石头投入生活的河流时,不论大小、多少,总会激起一片如笑窝般的涟漪……”
他的声音低沉而神秘,带着磁性,仿佛来自遥远的神秘国度,带着岁月的沧桑与无尽的奥秘,传入她的耳中,在心底激起层层涟漪,久久不散。
“是啊,我记得。”她在他怀里,吐气如兰,气息温热,带着淡淡的薄荷味,那是她嘴里含着的薄荷糖的味道,声音轻柔得如同神秘夜空中的一缕微风,拂过他的肌肤,带来一丝凉意,“你说过,任何人像石头一样投入生活的洪流,总会有一阵像笑窝般的涟漪来迎接,那是生活对他的回应,是最初的欢迎与试探,可还没等涟漪消散,就会很快沉沦,被现实的泥沙掩埋,失去原本的形状,或者随波逐流,不知道漂向何方,失去自我。
在水流的冲击下,最终必然会变得圆滑,而且越来越圆滑,失去最初的棱角,变得与周围的石头没有区别……”
她的话语,仿佛是对古老预言的复述,一字一句,都透着神秘的力量,与周围的河水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和谐的乐章,旋律优美而深沉。
“没错,我们说的是石头,其实也是在说人。”简洛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神秘的洪钟,在空气中回荡,带着穿透力,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耳中,仿佛敲打在心灵的鼓面上,“你还说,人们真像那被扔出的石头,一旦飞动起来,被命运推动,身不由己,自己又能改变得了什么呢?”
他的话语,像是在向神秘的命运发出质问,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甘与探索的渴望,想要挣脱束缚,掌握自己的人生,打破命运的安排,如同孙悟空想要跳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那是以前说的,我今天突然想通了,像只是像,像并不等同于就是。”简洛的语气中,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神秘感悟,仿佛在这一瞬间,他冲破了神秘的迷雾,看到了某种更为深刻的真相,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像黑夜里亮起的灯塔,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不等同!这道理人人都知道,可没几个人去深入思考,去加以利用。”马啸啸回应道,她的声音中,也隐隐透露出对这神秘真相的思索,眼神中带着一丝领悟,仿佛也被这智慧的光芒照亮,原本迷茫的眼神变得清澈起来,像被雨水洗过的天空。
不等同!物有其性,水有水性——能穿石,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能载舟,也能覆舟,取决于如何驾驭;
能结冰,在低温下凝结成坚硬的固体。
石有石性——坚硬,能承受重压;
沉默,历经千年也不言语;
持久,不易被风化。
人亦有其独特之处,有思想——能思考过去,总结经验教训,规划未来,设定目标;
有情感——能爱,对亲人、爱人的深情;
能恨,对邪恶、不公的憎恶;
能悲,为失去而伤心;
能喜,为收获而快乐;
有意志——能坚持,为了目标不懈努力;
能放弃,懂得适时止损;
能抗争,面对压迫敢于反抗。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思考,分析问题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
能够选择,在多个选项中做出决定,权衡利弊;
能够创造,将想法付诸实践,制造工具,从石器到铁器,从蒸汽机到电脑,改造环境,让沙漠变成绿洲,让荒原长出庄稼。
看似与物相似,都存在于这天地之间,由原子构成,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人能够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而物不能,草木无法思考如何长得更好,鸟兽无法制造工具改善生活。
万物各有差异,看似像人却又并非人,草木有生命却无思想,无法思考自身的存在,不知道自己为何生长,为何枯萎;
鸟兽有灵性却无理智,无法控制自己的本能,饿了就要觅食,困了就要睡觉。
只有领悟到这其中微妙的差异,修养心境,提升自我,不断学习与反思,诸多神秘的谜团才能逐一解开,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的本质——世界是物质的,由原子、分子构成,也是可以被认知的,通过科学的方法,能够探索其规律。
当真正领悟到人既像石头又像瓦片时,在心境上便跨进了禀赋与物性相通的神秘境界,达到物我相融的状态。
在这一境界中,人与物相互交融,和谐共处,仿佛能听到万物的低语——树叶的沙沙声是在诉说生长的喜悦,每一片新叶的舒展都充满了力量;
河水的潺潺声是在讲述流动的故事,从源头到大海,经历了无数的风景;
感受到它们的力量——岩石的稳固,支撑着高山,抵御着风雨;
风的自由,穿越峡谷,带来远方的消息;
理解它们的规律——昼夜交替,周而复始,让生命有了节奏;
四季轮回,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让自然充满了生机。
也就踏上了物尽其用、物力为我所用的神秘大道,能够顺应自然,不违背规律,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利用自然,将自然资源转化为人类所需,用木材建造房屋,用煤炭提供能源,创造价值,改善生活。
当简洛进一步明白“人不是石头,不是瓦片”后,心境修养就登上了另一重更为神秘的天地,那是“有主”之境。
在这一境界中,人先能主导自己的命运,掌控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不被外界所左右,不为一时的诱惑而改变方向——面对金钱的诱惑,坚守道德的底线;
不为暂时的困难而放弃目标——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缩,坚持不懈。
进而主导万物,利用规律改造世界,变不利为有利——将贫瘠的土地改良成肥沃的良田,化腐朽为神奇——将废弃的垃圾变成有用的资源,有了“主心骨”——明确的目标与坚定的信念,像黑夜中的北斗星,指引着方向。
才能让周围的一切有了核心与秩序,凝聚力量,将分散的个体团结起来,形成合力,发挥 1 1大于 2的效果,就像无数的小溪汇聚成大海,拥有了磅礴的力量。
才有可能聚沙成塔——无数细小的沙子堆积起来也能成为高塔,像埃及的金字塔,历经千年而不倒;
积水成渊——点滴的水流汇聚起来也能形成深渊,像马里亚纳海沟,深不可测;
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神秘世界,实现远大的理想,为社会带来变革,推动历史的进步,为他人带来福祉,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