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阿婆,我找师傅弄来一批蛋,想孵了出来拿去卖!”
李阿婆皱眉,“如今粮食短缺,就是畜生吃的粗苞米和糠面,也成了不少人家桌上的饭菜了...这么多蛋,咱们如何养...”
余知了笑笑,“阿婆别担心,我们只留一只母鸡在家便好,养到过年家里就不用花大钱去外头买肉了,余下的拿出去卖,回本以后还能赚个一二两银子,就是小鸡仔伺候起来有些麻烦。”
“阿婆不怕麻烦!”
“阿婆同意了?”
李阿婆拍拍她的手,“你有本事在外头赚钱,阿婆如何不同意?”
至此,李家开始在秋天孵化第一批小鸡儿了。
小鸡儿破壳的时候,义城热闹起来了,玄州州主邹觅要成婚了!
柳明镇的人都感受到了热闹,邹觅在玄州风评十分不错,州主成亲,举州欢喜。
其实百姓们愿意凑热闹的原因,是因为州主成婚期间,义城门大开,柳明镇的人也能随意进出,整整半个月,就为了给州主造势。
“什么?”余知了瞪大眼睛,“城主要娶之人是高莞!”
刘长康点点头,“怕是云归州那边有动作了,邹觅才如此造势成婚,具体的我还得打听。”
高莞就是白柳城高家那个吃不下饭的小姐,虽说十八了尚未定亲,但和三十岁的邹觅比起来,还是年轻。
“高老爷能同意?他这么疼女儿,城主府内妾室可不少,高小姐的身子,还不一定能生育,替城主诞下嫡子...”
刘长康笑笑,“高家如今的财力,放眼大运都是数一数二的,邹觅引地下水去白柳城和义城,早已掏空了老本儿,缺得就是银子。
唐家势颓,如今再没有比高家更合适的人选了。
至于高家,盗墓起家,徒有钱财,名声却不好听。如今能和城主联姻,就是高老爷舍不得,高家那几个儿子也不会善罢甘休。”
余知了的书读得愈发精进,李阿公全然拿她当没疯的虫叔培养,刘长康说这些,她竟能听懂其中弯绕。
余知了抿抿唇,“不论城主是何心思,义城和白柳城因他坐镇才没有乱,百姓尚有喘息之力。
他或许确实包藏祸心,但君子论迹不论心,城主值得两城百姓追俸。”
刘长康也点点头,“当今天下,各地大旱,除了云归州和卫氏镇南军治理的甘州,也就玄州还有些生机。
邹觅不像云归州,有前朝王爷的身份,也不像甘州,有足够的兵力镇压,靠着自己的谋略走到今天,确让人佩服。”
余知了脸色多了一丝哀愁,“我就是有些心疼唐小姐,这样有本事的英雄婿,本该是她的...”
刘长康看向她,“心疼人家?唐小姐尚且年幼,还未及笄,你可是及笄了。
阿婆天天跟我打探你和柳至真的关系如何,余姐姐,你可千万别说柳至真献了这么些日子的殷勤,你什么也不知道。”
余知了愣住,转头看了眼在院子里的阿隼,“你小声些!一会儿阿隼听见又该不高兴了!”
“关他何事?他不高兴的事儿多了去了!”
“他只愿同我亲近,如今唯一亲近的阿姐要嫁人了,可不是不高兴吗?”
说到这里,余知了放低声音,“前日大师兄教我识药,不过走得近了些,他竟冲上去打了大师兄一顿!三个师兄和我四个人都没能拉开!”
刘长康咋舌,“这也太混了...”
余知了叹口气,说实在的,要不是阿隼的表现太过明显,她还真发现不了柳至真的心意。
她无心于柳至真,偏偏人家什么都没说,她总不能上赶着去拒绝吧?多伤人。
“我说呢,这两日你都没去三生堂,搞半天是因为阿隼。”
余知了伸手托着下巴,“怎么还好意思去?”
大师兄这两日还是猪头脸呢。
“余姐姐,在你心里,阿隼可比柳至真重要多了。”刘长康意味深长。
余知了烦心地摆摆手,“他俩有什么可比的,一个师兄一个弟弟,都是亲人,那边上伤心我都难受。
长康,往后阿婆再同你说,你就说我不嫁人!”
刘长康端起空空的茶杯,看了一眼又放下,紧盯着院子中间的少年,这阿隼,怕是对余姐姐起了别样的心思...
只是还未开窍,如若开窍...
刘长康看了一眼身边的余知了,甩出脑子里的想法,他如何算计别人不打紧,但万万不可把心思动到余姐姐身上,如若不然,和林勇陈敏一行人有何区别?
“阿隼这几日心情不好,我一直冷着他。明儿你早些起来,叫上他,咱们去城里逛逛,顺便把鸡仔拎走,找个由头就说卖了。”
刘长康点点头,“阿婆今日还在问我柳师傅哪弄的种蛋,三十只全孵出来了,精神头看着就和集市上那些不一样,我找了个由头混过去了。
余姐姐,下回要孵,你给弄点外头的鸡蛋进去。仙人洞里出来的蛋太招眼了。”
余知了点点头,“我也是没经验,这几日仙人洞又攒了二十来颗种蛋了,一会儿咱拿回来接着孵。”
刘长康也赞同,“仙人洞里就属养鸡最方便了,你种了不少菜吧?”
余知了点点头,“再来一百只鸡也够吃的。”
刘长康扬起笑容,“我余姐姐还是大户呢。”
余知了压低声音,“你想个法子,过年的时候我逮头牛出来杀。你在城里生活过,看看有没有路子可行。”
没办法,如今能有能力杀一头牛的人,根本不会住在柳明镇,更何况仙人洞养了几月,那几头一头比一头水灵,余知了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家里人整日馋肉,她也馋,要不早就捉出来杀了,反正不能下种,养着也是费菜。
不如杀了装进去,它们嘴里剩下来的粮食,够养多少只小鸡儿了。
刘长康皱眉,“我哪有法子?你不如好好培养阿隼,让他杀还容易些。”
余知了瞪眼,“阿隼?他才多大?”
刘长康想了想史书记载,阿隼还真不小了,十五了,比他还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