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的目光扫过阿骨攥紧的拳头和低垂的眼睫:“阿瑾给你的,拿着。以后这里就是你家,她是你姐姐。”
“姐姐...”阿骨喃喃重复,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块温热的蜂糖糕。
低头,小口咬了一下,清甜绵软的口感在口中化开,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滑下,直抵心尖。
“谢...谢谢姐姐。”
阿瑾看着少年眼中强忍的泪光,心头一软,温声道:“慢点吃,锅里还有。”她转向小北,眼中满是心疼。
暮色四合,庭院里掌了灯。梧桐树下,一地碎金。
小北负手而立,看着阿骨在院中空地上一板一眼地练习她最近教的基本功。
少年神情专注,汗水顺着额角滑落,胸口因呼吸急促而起伏,牵扯到伤处时,小脸会微微发白,却咬着牙不肯停下。
“腰背如松,沉肩坠肘。”小北的声音在晚风中清冷响起:“力从地起,意在身前。不是用蛮力死扛,要感受脚下生根,腰胯为轴,引大地之力贯于指尖。”
她上前一步,冰冷的指尖在阿骨微微颤抖的肩胛骨某处穴位轻轻一点,一股柔和却精准的力量瞬间导正了他因疼痛而偏移的重心。阿骨身体一震,顿时稳了不少。
“记住这感觉。”小北收回手。
就在此时,府邸高高的院墙外,一株枝叶繁茂的古槐阴影里。
一身常服的刘濯不知已站了多久。他负手而立,蟒袍玉带换成了低调的深衣,目光却穿透渐浓的暮色,死死锁在庭院中那幅“师徒相授”的画面上。
他看着小北对那少年罕见的亲近姿态;
看着那少年望向小北时,眼中毫不掩饰的依赖与崇敬;
看着阿瑾端着茶水糕点,温柔地递给小北,俨然一家人的模样...
一股混杂着被侵犯领地的邪火,猛地窜上刘濯心头!
陆小北是他刘濯的刀!是他从泥泞里捡回来、亲手打磨锋利的刀!
这把刀应该只属于他,只为他染血开道,只对他俯首!
凭什么?
凭什么这个低贱的纤夫崽子能得她亲手教导?凭什么那个做糕点的丫头能占据她府中“家人”的位置?她身边的位置,只能是他刘濯的!她所有的关注和那点罕见的温和,都该只属于他!
刘濯的指节捏得咯咯作响,眼底翻涌着妒嫉。
书房内,烛火摇曳。小北刚服下林之蕃留下的药丸,正准备就寝。
突然!
“报——!”一声嘶哑的急吼,伴随着沉重慌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重重砸在书房门外!
“皇上急召!”
烛火猛地一跳,映在小北骤然抬起的脸上。
这么晚,皇上忽然找她,那只有一种可能。
昭义反了。
“小北哥,”阿瑾披着衣服从门口进来:“怎么了?”伸手帮她穿官服。
“没事,去睡吧。”话还没说完,就看到刚跑过来的阿骨:“阿骨,去一趟王五家,告诉他通知‘云信’在青、兖、昭三州的所有暗桩。”小北的声音压得很低:“按原定计划,即刻行动。”
秋夜的风裹挟着湿冷刮过宫墙。
紫宸殿内,烛火煌煌。
皇帝裹在厚重的狐裘里,面色病态,濯王端坐于御座下首。
马枢密肥胖的身躯不安地扭动,额角冷汗涔涔,佘战撕毁他签发的枢密院文书,无异于当众扇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更将他置于险地。
殿门滑开,带进一股夜风。小北踏入:“臣陆小北,奉旨觐见。”声音清冽,在死寂的大殿中清晰回荡。
“免礼!”刘启的声音急促,目光急切地锁住她:“小北,昭义反了!”
果然,和她猜想一般。
刘濯拍扶手,声音暴怒:“佘战撕了枢密院调令,扣了传令官!还纵兵洗劫了枢密院设在当地的转运粮仓!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京畿震动,如之奈何?”病弱的帝王此刻像抓住救命稻草的溺水者。
马国宝擦着汗,声音发颤:“殿下息怒!佘战拥兵数万,皆是骄悍边卒,昭义军镇城高池深,强攻...恐非上策,伤亡必巨,若久拖不决,其他藩镇...”
“够了!”刘濯厉声打断:“陆校尉!你有何良策?本王知道你必有后手!”他记得运河上小北那份洞悉先机的密奏。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殿中那道单薄却笔挺的身影上。
小北缓缓抬眸,目光掠过众人:“陛下,殿下,马枢密。佘战抗命,已是板上钉钉的谋逆。然其势已成,强攻确如马枢密所言,非但耗费国帑,徒增伤亡,更恐激起其他藩镇兔死狐悲之心,酿成滔天大祸。”
“臣,已有对策。可让佘战自掘坟墓!”
此言一出,连刘濯都屏住了呼吸。
“讲!”刘启的声音有一丝亢奋。
“其一,引水覆舟。”
“佘战为养私兵,强征暴敛,昭义三州早已是人间地狱。破产流民,卖儿鬻女者不计其数。臣在漕运沿线,已布下府兵,可暗中引导这些被佘战逼得走投无路的流民,向昭义军镇聚集。饥饿与绝望,会是最好的引信。”
“其二,借势。”
“京城舆论,需牢牢掌控。臣请陛下密旨,着亲信,联络国子监清流、茶楼酒肆说书人、坊间印社。内容只有一个:渲染佘战之暴虐!如何盘剥民脂民膏致使饿殍遍野,如何虐杀抗税百姓,如何强抢民女...务求细节‘真实’,令人发指!要将‘佘战’二字,与‘残暴不仁’、‘祸国殃民’死死绑在一起,传遍京城,更要借商旅之口,传向四方!”
刘濯明白了,这是要将佘战彻底钉死在道义的耻辱柱上,断绝任何可能的同情与串联!
“其三,浑水摸鱼。”小北声音带着森然杀气:“待流民聚集昭义军镇外,哀鸿遍野,群情激愤之时,便是收网之刻!派人混入流民之中。”
“其任务有二:一,制造混乱,点燃民愤,引导流民冲击昭义军镇关卡!二,在混乱中,‘确保’朝廷派出的第二波问罪使官能‘恰好’在混乱高峰时抵达现场。‘亲眼目睹’佘战为‘镇压暴民’,悍然下令屠戮手无寸铁的百姓!目睹其军士如何‘手段酷烈’,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