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婉晴深呼一口气,“我知道你们都觉得这样是不公平的。”
“因为你们先天的出身和环境无法和他们作比较。”
姜婉晴掀了掀眼皮,“可今天,我不得不告诉你们一个残酷的事实。”
“在这个社会上,不公平的地方处处都是,我们抱怨环境的不公无法改变任现状。”
“所以……”
“我前面说的那些话就是希望你们明白,面对这些已经既定的环境和条件,我们无法用怨念改变事实。”
“所以摆在你们面前的选择无非是,和老一辈一样到了十八岁就结婚生子,然后每天围着孩子和老公,还有下田种地。”
说到这里时,姜婉晴的情绪微微一滞。
“这样看似稳定的生活,对于石莲子村的女孩子们来说,尤其是你们,早已成了家常便饭。”
“在父母和世世代代长辈的熏陶下,女孩子被剥夺学习的权利,而后她们的肩上被赋予生儿育女的责任。”
说到这里时,姜婉晴的目光不禁微微一沉。
“可是,我今天想站在这里问你们。”
“诸位如花一般的年纪的女孩们,你们真的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
随着姜婉晴的话音一落,人群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议论声。
这时,她目光平静的看向在场的女孩子们,继续说了起来。
“你们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是不是?”
这时,有几个站在前排的女孩子们纷纷应声附和。
“是,我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所以,你们务必要千万次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女子学校会得到社会上的捐赠,可一旦出了学校,如果你们通过读书学会一门本事,那你们以后总不能想着继续回家生儿育女吧?”
“所以,除了完成这次比赛,为簪花织锦马面裙打出名气,我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掌握这门手艺。”
“至少,它不会让你们饿死,也不会让你们为了吃一口热饭而沦为那些光杆老男人的生育工具。”
说到这里时,姜婉晴的语气里透着温情。
“女孩子们,请你们务必万万次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姜婉晴的激动的伸出手,朝着前方指了过去。
“路就在脚下,机会就在面前,能不能走下去,全靠你们自己心中的那份坚持。”
随着姜婉晴打鸡血的话戛然而止,一向沉默寡言的王金凤站了起来。
“我不愿意继续留在石莲子村嫁人!”
她早已看穿了上一辈子的苦难。
王金凤亲眼瞧见自己的妈妈在生下第三个孩子后,就被爸爸催促着下地干活。
可刚生完弟弟的妈妈连月子都没坐完。
即便妈妈自己也央求着要继续坐月子,可还是被爸爸无情的拒绝了。
那时,父亲冷眼看了妈妈一眼。
只淡淡的留下一句话。
“女人可不就是生孩子的,不会下蛋的母鸡还留着干嘛?”
父亲的这句话在王金凤心里不断的回响。
在无数个夜晚,她都在幻想着自己的未来。
结果无非是明天下地干活和以后找个什么样子的老公。
可今天在听完姜婉晴的话后,她的意识瞬间觉醒了。
那被称为“嫁作他人妇,养育子女”的行径根本是恐怖的。
女孩子一旦成为女人在石莲子村是没有自由的。
她们的一生要么被丈夫所束缚,要么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孩子身上。
那些被“贤惠”束缚着的灵魂,她们从出生到离开每天瞧见的都是太阳东升西落。
可她们不知道的是,在其他地方。
女孩子们会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会成为侃侃而谈的律师,更会成为精英律师。
是知识的力量在迫使她们去努力,去追求心中那份美好。
姜婉晴欣慰的看着站在一旁嘀咕着的少女们,心里满是感叹。
还好,她能在她们迷惘的时候来拉一把。
她目光坚决的看向众人。
“我想替你们撑起一个不一样的未来,可我只是一个人,不是神。”
“我想竭尽自己的能力,让你们能掌握一门养活自己的技术。”
“不为三天后的比赛,不为赚钱,只为了我们能和被束缚的命运争上一争!”
随着姜婉晴打鸡血的话说完,站在一旁的少女们个个满心激动。
这时,何婉君也掀开了盖着蓝布的织机。
“那咱们就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姜婉晴一口气说了好多话。
以王金凤为首的女孩子们也兴奋激动的投入到这场学习中。
看到这一幕后,大家对姜婉晴的口碑瞬间逆转。
【啊,这一次我又错怪姜婉晴了,原来她前面说的那些话是让这些女孩子意识到她们和城里孩子的差距。从未再给她们打鸡血,以便激发出她们的斗志。】
【姜婉晴的话听的我头皮发麻,请你务必万万次救自己于水中之中!】
【我想多年后,这些女孩子们一定能记着姜婉晴今天对她们说过的话。这些话会成为催动她们不断努力前进的斗志。】
【姜婉晴的话让我激动地立马从床上爬起来写小说,今天保证不断更!我一定要对得起支持我的读者!】
【是啊,当命运被框定时,我们只能尽全力去打破这个框架,怨天尤人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就在女孩子们纷纷投入到织机上学习时,姜婉晴拿着喇叭在她们之间不断拉新。
“好好学习,认真记在脑子里。”
“当你们走投无路时,要记得自己还有一门手艺傍身,不需要去结婚来养活自己,不需要拿自己给家中的男孩子换彩礼。”
听到这话的众人,学的更加认真了。
不管是多大的女孩子们都纷纷低着头,一门心思的研究着手中的织锦。
这不是简单的学习,这是足以改变她们命运的机会。
在一片织机声的轰鸣声中,大家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随着众人手上的动作越来越快,大家学习簪花织锦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看到这一幕后,演播室的李涵早已激动的热泪盈眶。
她太明白了姜婉晴的那句话了。
“请你务必万万次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当初,她就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
那个时候逇农村还是重男轻女的,女孩子读书一般会被家中的长辈一票否决。
可她硬是一边勤工俭学一边读完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