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听到佟嘉莹说的桃子,他立刻将玉佩给了奶娘,自己抱着刚刚霜玉给取下来的狮子狗摆件,仰着头看佟嘉莹,“佟娘娘,你是要吃桃子吗?”
他也想吃,可是早上的时候,奶娘不许他吃,说他要把粥吃了,还有奶饽饽。
佟嘉莹也不知道要跟太子说什么话题,两个人年纪差太多,又不熟悉,只能这样的尬聊。
“恩,对,我是要吃桃子。”说着佟嘉莹立刻叫了霜玉,“去拿了桃子过来,要脆的,把皮都削了。”
奶娘听到这个,也没有多说,只是将太子殿下的玉佩收好,她知道殿下最近爱吃桃子,但是她不是主子,不能跟皇上、贵妃这样,她要是给太子吃多了,吃撑了,叫了太医过来,那她这个奶娘也就当到了头。
所以她们给太子吃东西的时候,都是尽量的控制在七分饱,不敢给太子多吃。
但是贵妃要给太子吃这些,只要不是太子不能吃的东西,她们都不会拦着的。
太子听到有桃子吃,也忘记了自己过来是要跟佟嘉莹说,康熙又在生气骂人的事情。
他是为了躲康熙,才往佟嘉莹这里跑的。
-
那边康熙骂完了人,还没有见着太子过来,皱着眉:“保成人呢?”
顾问行跪在地上,垂着头,“回皇上的话,太子殿下去找贵妃娘娘玩了。”昨天晚上,原本是贵妃娘娘要留下来的,但是太子也要留下来,贵妃娘娘就直接说,她回自己的院子去住。
贵妃娘娘跟太子殿下,毕竟不是亲生的母子,这要是都留下的,实在不好。
康熙听到太子去找了表妹,想着自己的打算,也就没有叫了太子回来。
“吩咐厨房那边多做一些他们爱吃的送过去。”康熙说完,又开始了自己的每日工作——批奏折。
顾问行能够暂时的离开屋里,到外边去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简直就是如蒙大赦。
皇上昨天晚上的心情是极好,他都做好了准备,这几天能够轻松一点,哪里知道今天一早能传来这样的消息。
-
佟嘉莹走了,宜嫔总是感觉自己不得劲。
她有点想贵妃。
郭常在看宜嫔的眼神,跟看有病的人一样,“你要不叫了太医过来,给你看看你的脑子?”她想贵妃?
不是想皇上,是想贵妃?
郭常在觉得宜嫔的脑子,一定是被门给夹了,要不然就是给虫吃了。
皇上带着贵妃跟太子,明显是出去培养感情去了,这样大的危机,她看不到,结果她想贵妃了?
不是有病,郭常在都不信的。
宜嫔白了一眼郭常在,“姐姐,你不懂,贵妃不在宫里,我总感觉宫里有些不对劲。”具体是哪里,她也说不出来,贵妃处理事情,她瞧着手段都很柔和。
要说安嫔那个事情,宜嫔觉得是她自己不识好歹,这样好的机会,你自己在私底下说两句就算了,结果自己还让人出来抱怨,别人借着这个机会,不整你整谁?
郭常在是真不懂,她也不准备搞懂,反正宜嫔这个妹妹,脑子也跟正常的不一样,要不,谁能干出来,直接找贵妃要宫权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贵妃不仅没有生气,还真的给了。
贵妃也是很奇怪了。
“你想就想,不要跟我说。”她不理解,但是也不想听。
“我不跟姐姐说,难不成要跟外边的人说,我在宫里除了姐姐,就只有贵妃了。”宜嫔这个话说得很是哀怨,这宫里,她就只有几个人能说话,要是不能跟姐姐说话了,贵妃又不在,她能跟谁说。
郭常在深吸一口气,不准备再说下去了,结果宜嫔身边的宫女过来,说是荣嫔来了。
郭常在看一眼宜嫔,眼神里是在问,你确定以后就跟着贵妃走了?
这荣嫔,基本上已经是后宫里人尽皆知的,要跟着贵妃的人,她在贵妃后边的钟粹宫,去贵妃那里又近又勤的,钟粹宫里的那个乌雅常在,好像说是由这荣嫔帮着贵妃照料了。
宜嫔没有说,她心里是确定的,她肯定是要站在贵妃这一边,这是一种直觉。
“请马佳姐姐进来。”宜嫔做好了选择之后,打算跟贵妃一边的人,都维持友好关系。
郭常在的嘴角抽抽,她仿佛看到了另外一个宜嫔一样人。
“我先走了。”郭常在秒撤。
-
佟嘉莹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自己有了两个‘队友’,要是知道这个,她能立刻原地解散。
她不需要康熙的嫔妃跟她结盟啊,说难听一点,就是康熙根本不是允许她能跟自己嫔妃联合在一起的人。
但是她现在拿着自己喜欢的脆桃,没滋没味的,桃子是好吃的,可是心情却不是那么的好。
太子跟佟嘉莹不熟悉,但是感觉佟嘉莹对他没有什么坏心思,待在她身边还有好吃的,他不想离开。
“佟娘娘,你读书吗?”太子想着康熙说的,等到明年,他就要正式的请了老师过来,正式的开始读书了。
佟嘉莹想起来清朝的恐怖教育,虽然是小说里跟一些不知道在哪里爬楼时看到的,听说清朝的皇子,从读书开始,每天早上四点钟就要起床读书,然后上午读书,下午练习骑马射箭这些,反正一天的时间,肯定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还要每天给太皇太后、皇太后她们请安的。
她自己掐指一算这个时间,真的是比自己上高三的时间还要赶,自己是只辛苦那一年,可这个阿哥,他们的可是要十几年都这样过。
“我读过书。”虽然现在满洲的姑娘读书的少,但是原主这个没有事做,她还是跟着自己的姑姑读过几年的书。
至于给她专门请老师来教原主读书,抱歉,那个是没有的,也不是原主的待遇。
只有原主的兄弟能够享受这样的待遇,她们要学的只是管家理事这些,能认识几个字就已经够了。
她在原主的记忆里翻出来,这样的情况也不是少数,现在的满洲高门大户,都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