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处幽静的宅院前。
薛礼驾驶马车停在宅院前,朝车里恭敬道:“公主殿下,到目的地了。”
“嗯,好!”里面传来高阳的声音。
随后香岚率先走出来,搀扶着高阳慢慢下车。
望着面前的宅院,高阳眼神平静,驻足在原地,久久没有动作。
薛礼警惕地站在背后,时不时观察一下周围,做好自己身为护卫的职责。
香岚没有第一时间去打扰,直到许久之后,高阳依旧没有动作,犹豫了一下,小声呼唤道:“公主殿下......”
“嗯。”高阳回过神,对薛礼吩咐一句,“你留在此地看好马车,我跟香岚进去。”
“这......”薛礼有些迟疑,“公主,伯爷给我的命令是保护您,倘若不跟着您,属下恐怕无法第一时间保护您。”
“无妨。”高阳平静道:“本宫只是来拜访一位长辈,不会有危险的。”
“更何况,里面生活的全是女子,你进去不太合适。”
“在外等着吧,夫君知晓后不会怪你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薛礼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答应。
紧接着,高阳便带着香岚缓缓走进宅院。
“公主,这里是哪里?为什么连个下人都没有?”香岚满是不解。
按理来说,在长安能拥有这么一处私密的庭院,恐怕不是什么简单之人。
门口应有守卫,里面存在大量下人才对。
可这庭院大门大开,毫无任何守卫,两人竟然没受到任何阻拦便走了进来。
实在奇怪。
高阳未开口,只带着香岚往里走。
此处宅院算是非常私密那种,而且占地面积极大,比之一座国公府都要大出许多。
里面风景极佳,不仅拥有一个硕大的池塘,里面种满了荷花,周围更是种着两排梧桐树。
此时正是梧桐绿叶满枝之时,叶大荫浓,庭院中清凉幽静。
忽地,几名小女孩不知从何处跑了出来,嬉笑着在玩闹,肆意挥洒着童真。
高阳似乎对此很有兴趣,望着嬉戏的几个孩子,嘴角扬起一抹笑容。
而这时,其中一名孩子发现了高阳,愣了一下,然后一点也不害怕地跑过来。
眨着一双大大的眼睛说:“漂亮姐姐,你是谁呀?来这里有事吗?”
高阳笑了笑,柔声道:“我想来拜访一位长辈,可惜这里太大,我走了许久,依然没见到什么人。”
“能否请你替我通报一下?”
“长辈?”小女孩挠挠头,“我可以替您通报一声,但您得告诉我您叫什么名字。”
“没问题。”高阳温和道:“我叫李昭棠,你只要告诉此地主人我的名字,她会见我的。”
“哦哦,好的,昭棠姐姐。”小女孩爽快地答应下来,又跑回去,带着几个小伙伴离开。
“公主,这太过分了。”香岚气愤道:“公主前来拜访,半晌无人招待便罢了,现在又将公主晾在原地。”
“好生失礼!”
“没事!”高阳倒是并不在意,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周围,赏赏花,呼吸一下周围的空气,心情都舒畅了几分。
许久,一名中年美妇人领着一个侍女缓缓走过来,见到高阳之后,露出一丝歉意的笑容:“我原本以为小喜是在开玩笑,没想到真的是你,昭棠。”
“家里没什么下人,所以未能第一时间招待,还望侄女莫怪。”
侄女?
香岚听到这个称呼,懵了。
面前这个女人称呼高阳为侄女,那她是......
高阳嘴角挂着笑,语气十分温和:“伯母不怪昭棠突然登门便好,至于失礼,昭棠倒并未觉得。”
“毕竟,您可是亲自来了。”
世界上,能称呼高阳为侄女,又被高阳称呼为伯母的,其身份已经不言而喻。
李渊的长子,李建成的妻子,当初的太子妃——郑观音!
郑观音仔细打量高阳几眼,感慨道:“说起来,咱们已经很多年没见过面了,不知不觉,你已经这么大了,长得也是越来越漂亮。”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话落,她叹了叹气,亲昵地拉着高阳往庭院内走去,而高阳也没拒绝。
众人来到一间会客厅内,郑观音当即便安排人给高阳倒茶,与她闲聊起来。
两人都没去谈及正事,郑观音不问高阳今天的来意,高阳也不主动提。
郑观音说什么她就接什么。
直到说起了高阳的婚事。
“我听说你嫁给陈家那个孩子之前,跟那孩子闹得很不愉快,经常打打闹闹,现在婚后怎么样?”
“你们之间相处得还融洽吗?”郑观音关切问道。
“还能怎么样?”高阳叹息一声,“嫁都嫁了,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母后从小的教导,我一直记在心里。”
“平日生活中虽有磕磕绊绊,时常拌嘴,但起码他将我放在心里,我已经很满足啦。”
“你能这样想最好。”郑观音宽慰道:“只要他在乎你,那就不要奢求太多了。”
“男人都是要面子的,有时候你可以顺着他一些,不要什么事都去顶他,换一种柔和的方法让他舒心,那么你就会发现,你自己也舒心了,夫妻之间的相处自然而然地就会变得融洽。”
“强硬的态度是拿捏不了男人的,只会适得其反。”
“关于这方面,你或许可以请教一下观音婢,她在这方面几乎可以说做到了极限。”
“你看你父皇,是不是被你母后拿捏得死死的?”
“你呀......”
郑观音像个长辈一样,在教导高阳怎么去和丈夫相处,而高阳则耐心地听着,时不时点头附和。
最后,郑观音问起了高阳的来意,“我知道你们年轻人都不喜欢唠叨,所以我就不多说了。”
“你今日前来,想必不是同我叙叙旧,如果有什么是伯母能帮得上忙的,你尽管开口。”
“伯母哪里话。”高阳态度十分谦卑,“您作为长辈,我怎么会嫌您唠叨呢?”
“出了这个门,我就算想找一个人唠叨恐怕都找不到,更别说像您这样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一点点耐心教给我了。”
“我感激还来不及呢。”
“至于我今日的来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