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正是“沈妃”在后宫,认识的新姐妹,丽妃和惠妃。
见“沈妃”逗自己,“沈轩萱”张开手,冲她要抱抱。
……
自从“沈轩萱”的新道具,1吨小麦种子,从皇城下发到各县之后。
大周王朝小公主,是神仙下凡,下发神种,赐福万民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在这种光环的加持下,各县、乡、镇的子民,对于自己手中下发的为数不多的小麦种子,格外珍惜。
种到地里之后,每天都去看看,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神种”成长的轨迹。
而工部自从被陛下安排,开始专门生产地犁机开始,出了找地儿建立工部分部,额外进行制造之外,每天都能制造出5台地犁机。
按照等级高低划分,进行下发。
但不是免费给的,国库空虚,子民需要用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购买。
如:在山地挖到的十斤铁沙\/铁块\/铜沙\/铜块等之类的矿石,进行置换。
虽不是等价交换,却也需要耗费心血,用劳动力进行交换,所以把地犁机弄到手的人,绝对不会轻易借给别人,或进行贩卖。
……
“沈轩萱”这段时间,被“沈妃”一直带着在后宫出入,却也从服侍的丫鬟以及太监口中,了解了科考的动向。
然而就在她以为这种悠闲的日子会继续下去的时候,多日不见的皇帝老爹,突然在该上早朝的时间段,硬生生把自己从母妃的怀中抱出来。
然后顶着“沈妃”哀怨的目光,轻轻的拍了拍“沈轩萱”的脑袋说:
“快半个多月没见娃儿,朝里那帮家伙们可是天天问,想死你了快。”
被身边的动静吵醒,困的睁不开眼,正在揉眼睛的沈轩萱:想我一个小屁孩干什么,要想也是想美女才合理吧。
【……】
顾觉:按常理来说,是的。
待“顾觉”带着女儿刚来到大殿门口,发现刚刚还能听到窃窃私语的大臣们,突然集体噤声,并开始多此一举的整理起了仪容。
对他和女儿行注目礼时,眼神中满是自豪、沾沾自喜、宠溺等,里边表达的感情过于复杂,就连“顾觉”都无法全部解读出来。
迎着众臣的目光,“沈轩萱”被皇帝老爹再次图省力,放在了龙桌上。
随着问安结束。
“顾觉”充满磁性的声音,响彻整个朝堂:
“此次早朝,朕要和诸位爱卿商议,对于科考徇私舞弊,设立刑法,写入大周王朝律例的事。”
“顾觉”话音刚落,现场一片哗然。
要知道对于科考徇私舞弊的发生,大周王朝例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是此次考试成绩作废,再过三年可以重新参加,用把考试时间往后延三年的方式,略施惩戒,但都是针对于寒门子弟。
因为官家以及商家子弟,都已经打理好人脉,即使被发现,也有人兜着。
由此可见,朝中官员听到陛下要把徇私舞弊,写入刑法中,是多么的惊讶和不可接受!
先说话的是左相,他先是行礼,然后恭敬道:
“臣对此有异议,微臣有3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略微平庸,小儿子愚笨,没有微臣在朝堂周转,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一辈子都不能当官为朝廷效力。”
“微臣当官到左相这个位置,不知得罪过多少人!”
“待微臣有一日入土为安,三个儿子却只是没有自保之力的平民百姓,微臣死不瞑目啊!”
听到这里,刚才还在困的揉眼睛的“沈轩萱”,突然清醒了!
〖我倒是忘了这茬了!大周王朝除了皇帝是世袭制之外,其他的官职都是个人独有制的!〗
〖这古代又没有摄像头,也没有互联网,左相担心也在情理之中。〗
〖既然是古代,就按古代的方法处理这种问题不就得了,朝中大臣谁表现的好,封为异性亲王,然后官爵世袭制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位置在这摆着呢,能不能当是你的事,自己没本事你怨谁?〗
【宿主吐槽成功,奖励20分钟存活时长。】
沈轩萱:我把皇帝老爹还没说的内容给吐槽了,我真是个合格的剧情搬运工。
顾觉:说的好有道理啊,封为亲王这件事,我要是能想出来,我名字倒着写。
左相:这主意不错,我觉得我努努力还可以够一下。
右相:陛下真有这么聪明,还带小公主上朝干啥。
中书令:本来我的目标的衣锦还乡,配享太庙,现在我为自己树立一个小目标——当上左相~
这件事的解决方法就是,“顾觉”按照“沈轩萱”吐槽的那些,并用自己的话语进行润色,设立了10个可以世袭制的异姓亲王职位,并把科举徇私舞弊列入刑法,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轻度取消考试资格,三年后再考。
中度押入大牢,或流放。
重度三日后问斩。
连带责任制。
官员轻度,直接罢免官职。
中度,秋后问斩,五马分尸。
据说5日后,科考开始,考场设立在皇宫『文圣殿』,这是下朝时,“沈轩萱”被皇帝老爹抱着离开,路过这些大臣时,所听到的。
从前只在电视上,看过,这么宏大的场面,她希望现场参观一下,就是不知道到时候,皇帝老爹会不会带上她去巡视一下考场。
让她感受一下古代考试是不是,和电视上边演的一样。
……
5日时间眨眼即逝,科举考试共6天分别是会试3天,殿试3天,考试的都是已经通过乡试,选拔上来的学子。
考试还没有开始之前,进入考场的学子们,都被这重兵把守的『文圣殿』给惊到了!
然后刚一进门,又被考场墙壁上,贴着的律法给吓到了!
这时第一个跑进考场,占据有利位置,能够一眼看清律法内容的学子道:
“这些对我来说用处不大,我可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最后边站着的离得远的学子,听见这人说话,恳求道:
“这位兄台,你先别急着直抒胸臆,麻烦把上边内容念给我们听一下吧。”
……
“唉呀,看完了,走喽……”
其他学子:这人听不懂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