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阿毅哥会随少将军入职,具体是做什么,还不得而知。”不说具体的,因担心有变化,会让大家失望。
“真的!太好了!”宋红玉跳起来,王春香脸上也是显见的开心,旁边宋虎睁大眼睛,“阿毅哥居然要做官了!这可是宋家村第一人!伯娘,这不得摆流水席吗!”宋虎看姐姐给钱弄过几次席,喜欢热闹的他不禁记挂。
“是是是,待阿毅官职下来,必定要请大家一起热闹热闹!开席上肯定的,到时候还要请我们小虎一起帮忙呢!”王春香笑得眼睛眯起来。
宋鱼看宋虎情绪没什么问题了,转身便又去了别的地方,宋红玉想跟着一起去,被她娘一把拉住,“你的东西整理好了吗?晚些还要烧灶火弄些吃的,别到处乱跑。”
宋红玉跺脚生气,憋着嘴看宋鱼笑嘻嘻走了。
王春香看人走远了,拉着宋红玉询问道:“阿玉,你也不小了,是不是还想跟在鱼儿身边?”从前宋红玉总喊着要好好学功夫,好跟在宋鱼身边。
如今还三五不时提起自己功夫不够好,根本无法跟上宋鱼。
“嗯,娘”,宋红玉转头拉住王春香的手,满眼愉悦,“我听大奶奶和姑姑说,到了京城要给鱼儿选丫头,我能去吗?”她说的姑姑是路玲玉,如今宋家村的小孩都这样叫她。
看着女儿满脸的期待,王春香忍不住将被握着的手抽出来捂上额头,真是头疼,这孩子怎么十五了还是个傻的!
“娘~”宋红玉皱着眉,脸上的失望显而易见,“您不同意吗?去做丫头也没什么不好的,您看鱼儿那样,可好伺候了!”
王春香一指头戳到宋红玉头上,“我看你就是想着鱼儿身边有趣的事情多!就想着玩,就想着玩!你这个傻子!”
“哎呀!娘!您别戳我了,我都大了!”
“你也知晓自己大了!若要让你做丫头,鱼儿早就说了,还要等到现在!你是不是傻!啊!总去寻鱼儿玩,怎么没学到两分聪明劲儿!”
“娘,别总是说我傻啊!”
“你不傻你能说出要去给鱼儿做丫头这样的话!她娘刚寻到她的时候你要去还像些话,如今都大了要嫁人了才说,怎么,你要去陪嫁给姑爷做小啊!是不是傻,是不是傻!”王春香生气,一边拍宋红玉的手臂一边咬牙切齿地骂。
宋红玉跳着脚哎呦哎呦到处跑,还忍不住为自己辩解,“我才不去做小,我只是跟在鱼儿身边!您别打了,别打了,小心手疼!”她练武练得一身肉硬邦邦的,自己不痛,娘很可能会痛。
跳脚,纯粹是习惯。
王春香停下,叉腰喘气看着宋红玉,“你可长些心眼吧,鱼儿不叫你跟在身边,是不想你被人说成是个奴婢,你哥若是真有个一官半职的,你还去跟在关小姐身后,你让别人怎么看你哥!你这傻子!”
宋红玉呆愣当场,她是真没想过这些问题。
“呜呜呜呜……”宋红玉真哭了,“我跟鱼儿说要跟着她,她还笑嘻嘻答应我,我练功这么辛苦,全白费了!”起早贪黑,每日累得要死,晒得……好吧,不知道宋鱼给她的是什么,泡的药水是个啥,也没黑。
就算如此,她也是真心期待跟着宋鱼闯天下的。
“不做婢女不能跟着鱼儿吗?”她泪眼汪汪看着自己娘。
“你那点三脚猫功夫,不是给她耽误事吗,万一出点什么事,还要鱼儿去救你。再说,你也十五了,进了京,待你哥职务下来了,也该给你相看了,到时候你嫁了人,哪儿有空去跟着鱼儿。”
“娘~”宋红玉边想哭边不好意思,好在她虽有些爱闹,也还是个传统的小姑娘,也没跟自己娘争论自己不要嫁之类的。
猛女流泪的样子着实让王春香辣眼睛,赶紧挥手让她自己去忙去。
宋红玉心大,也没多想太多,知晓自己无法做婢女的,又想着去寻别的事情做去了。
宋鱼边走边笑,宋虎一脸莫名,“姐,你笑什么!”自己发笑,着实有些可怕,还不如冷脸的样子好。
“无事,只是想起要在城中开铺子,会赚到许多银子,心中开心。”
宋虎撇嘴,姐姐并不爱财,他是了解的,不说那些得来的银子大多给了奶奶,他们几个小的都分得不少,宋鱼给银子的借口多得很,今日开心庆祝一二,明日过年给些银子买东西,后日出门去玩儿买些有趣的,城里开了新铺子去试试味道去……
宋鱼听完宋红玉的抱怨,也在心中默默说了一句抱歉,一开始宋红玉喊着以后要跟在她身边,她并不是很在意,后来买了人才觉得让红玉跟着不合适,或许真会被人当成奴婢,最后则是因为宋毅立功,大小也是个官了,如何能让官员的妹妹跟在她身边做这做那的。
自己心中不觉如何,别人看了却不好看,重点是王春香是世俗中人,不得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宋鱼完全不知,自己已经渐渐有了古人思维,将原本什么也不在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心思收了收,融入了古代的社会规则里。
不过好在她还维持一贯的对人性的坚持和认知,也还算是原来的她。
几人进了主院,院子里几个新来的丫头和婆子正在听吴嬷嬷训,这处院子虽然不是小姐常住的,却紧紧邻着宋家村出来的众人,老太太往后想念族人,或许会经常回来。
新买的一家三口外加五个丫头三个婆子一个门房一个马夫认真听着,吴嬷嬷说罢,路玲玉又说了几句,大意是只要他们好好办差,一心一意为主家做事,自然少不了他们的好处,若是有人有二心,帮着外人打探主家或者害主家,发卖的机会都没有,只有一个死字,且祸及家人,若有难处,直接与主家说便可,宋家人好,自然会帮着解决。
说完吴嬷嬷又遵循老规矩,给了每人五百文钱置办自己的物品,如同他们第一次见到宋鱼时一样,这个行为似乎短短三年已经成了传统。
恩威并施之下,下人们自是心中忌惮,又感激异常,得了银钱认了老太太、宋鱼、磕了头便欢天喜地地往各处准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