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清了?”
福祥记后院,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人喝着茶,向那小厮问话。
“回东家的话,小的看得清楚,每天辰时中就有辆马车停在那铺子门前。车上的人进去取东西,每次都是好几个大食盒。今儿那家姑娘也跟了去,这会刚回来。时间这么短肯定不是喝茶,定然是去送货的。”
中年人放下茶杯,瞥了眼立在一旁,掌柜模样的年长老翁。
“史掌柜,你怎么看?”
被称作史掌柜的老翁躬了躬身子,道:“东家在茶楼吃的茶点,听描述有一样和咱们的糯饼很像,但馅料和味道却完全不同。再加上其他几种皆是咱们没见过的样式,这人定是个白案高手。”
中年人皱了皱眉:“这都过了几天了,师傅还没做出来?”
史掌柜连忙道:“已做好了,这就给您端来。”
他朝伙计使了个眼色,伙计立刻去后厨,很快和拎着食盒的糕点师傅一起过来了。
“东家,按您说的外皮馅料做的,您尝尝是不是这个味。”糕点师傅将食盒打开,殷勤地把东西呈给中年人。
那人先看了一眼,淡绿的外观,花纹也算精致,倒是还算满意。随即捻起一块咬了一口,当即变了脸色,把东西吐了出来。
“呸!这皮怎么这么苦?还比茶楼的厚一倍!这就是你琢磨几天做出来的东西?”
那糕点师傅脸色难堪:“是...东家说茶楼那款皮闻起来有茶的香气,我就用茶汤来和粉浆。可颜色又不够,只能弄得浓些,这才有些苦味。可这苦味配着馅料也不是特别明显,入口滋味也尚可......”
“胡扯!那别人做的怎么不苦?哼,我看你是在铺子里过的太安逸,手艺都生疏了,连一个女娃娃都比不过!”
糕点师傅脸色一阵白一阵青,史掌柜连忙出来打圆场。
“东家,这小女娃小小年纪就能有这些本事,想来是师出名家,说不定是跟从宫里出来的御膳师傅学的。陆师傅一时半会琢磨不出来也正常。他的手艺您也知道,这糯饼不就是他尝过一回就做出来了?再说,茶点不光咱们做不出来,那九香斋不也做不出来么?”
中年人脸色这才好些,剩下的几种却是尝都不尝了。
“指望你们自己琢磨是不行了,还是得从正主入手。你查得怎么样了?”他眯了眯眼,眸中闪过一抹精光。
“打听清楚了,她们是外乡人,一家子妇孺,连个成年男丁都没有,要做点什么简单得很。不过她们似乎与魏家有些关系,开业那天魏府还派人来送了贺礼,只怕不好下手。”
中年人咧了咧嘴:“无妨,我们又不是要害她们。有钱一起赚,你去与她谈谈合作,成了最好,不成的话,就让她们长点教训,知道知道在这汴城的地界,可不是靠手艺就能混的。只要别闹太大,魏府又不是她家衙门,还能去告状不成?再说我陆家在汴城多少也有些薄面,魏家可不一定会帮她出头。”
史掌柜点头:“奴才明白了。”
“嗯,前两天已经有几家茶楼来找过我,也要做这茶点。你动作利索点,事成之后,自有你的好处。”
“是。”
“对了,你瞧着她家那个花饽饽生意如何?”中年人又道。
“应该不错,那东西最便宜也要二两一单,我瞧着进出客人挺多,一个月利润不会少。”史掌柜道。
“这么说,也是门赚钱的买卖?”中年人摩挲了下手指,道,“我寻几个会做馒头的送来,你看着调教调教。我还不信了,这东西只有她一家能做。”
中年人说着,一甩袍子站起身来。
“东家慢走。”
沈云姝不知这些阴暗算计,这会已被王氏要求回去休息了。但捧着上百两银票的沈云姝就和打了鸡血一样,压根不想睡,左磨又磨要留下来把最近大姑做的宴席菜式整理出来,王氏拗不过她,又见她神采奕奕的,最终松口答应。
王氏关了铺子和廖源赶去了流民村。沈云姝坐在后院和大姑商量菜单,杜锦香廖歆儿和梁珍儿也坐在一旁听着。
“最基础的席面就以李大娘家那天做的菜式为准,十道一席,就叫十全十美宴,怎么样?”
“这名字好,十全十美,贺寿娶亲都能用。”沈玉春很满意,其他人也没意见。
“这些菜式大姑已经做熟了,回头就做个册子出来摆在柜台上,让娘卖花饽饽的时候也给客人瞧瞧。”
前头铺子里忙不过来,再加上这些菜沈玉春没做过几次,心里没底,暂时就没宣传。现在主要的几个大菜都做过两三回了,手上熟练了,时机也到了。
“嗯,还可以出个稍微贵点的席面,还是热菜为主,但食材更丰富,做法更少见些。”
沈云姝列了下最近沈玉春做的几道复杂菜式:狮子头,松鼠鳜鱼,砂锅焗百合,猪肚鸡,姜母鸭,话梅排骨,蒜泥白肉,上汤菘菜心,还有好几个凉菜。
“香儿姐,城里的宴席是不是一定要有汤?凉菜呢?”
宴席菜单的确定不光要考虑口味,还要考虑制式,比如有的地方宴席一定是八道菜,或者一定会以一道甜饭作为宴席结尾,所以她得了解清楚本地的习俗。
杜锦香想了想:“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起来了。我每回吃酒席好像一定有鱼肉和鸡,冬天就一定有羊肉。一般就这几个荤菜,汤也有,多半就是鸡汤,最后都是一大碗面条或者馒头。凉菜倒是不怎么见,咱这冬天冷,吃凉菜怕是都下不去筷子。”
沈云姝点头,把这些都记在了心里。
虽然本地有比较习惯的吃法,但不是没有改动的空间。只要尊重习俗,有效的创新只会给人带来惊喜。
“酒席桌上喝酒的人不少,我觉得凉菜可以保留,就做个四色拼盘用来开桌。荤菜鸡鸭鱼肉都做一道,汤可以用鸡汤底来调点别的味道。还可以用点少见的食材,把档次提上去。”
沈云姝说着,用笔在纸上刷刷写了几行,一边写一边流口水。
“下个月咱就吃这些。”
杜锦香识字,凑过去看了一眼,吓了一跳,笑觑着她:“这些东西可不便宜,大娘能同意吗?”
沈云姝嘿嘿一笑:“咱不是挣钱了么,吃好一点花不了多少的,再说以后肯定能挣回来!难道你不想尝尝?”
杜锦香咬咬唇,其实她也很好奇这些菜到底是什么味道。
“好啦,跟着我吃香喝辣,别有心理负担。再说最近都入秋了,也该补补了,娘不会有意见的。”
最终沈云姝敲定了下个月的试菜名单,然后和沈玉春商量三天后李大娘亲戚家的席面安排。
“她家人少,只有十二桌,到时把这里的大锅带两个去应该就够用了。这回大姑不用我帮忙,我也能去打下手。烧菜我不行,焯水烧火我还是能干的。”
“嗯,前两天我去隔壁铁匠铺子看了,咱定的那个铁架子明儿就能做好,到时咱也一并带去。”
所谓铁架子其实是沈云姝仿做的简易柴火灶,整个的铁皮架子,中间大肚子可以烧火,侧面还通个烟囱。有了这个,就省去了每次要临时搭灶的麻烦。
只不过不便宜,两个就花了十两银子。但一次付出长久回报,主家看到她们这么专业的设备,也会高看她们一眼,多帮她们介绍些客户。
“这是咱头一单生意,一定要办得漂漂亮亮的。”
说了大半天,沈云姝终于有些累了,在厢房的小铺子上躺了会。醒来的时候,王氏已经回来了,还带了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