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简单给沈稷过了个生日,小院所有人就全心投入宋少太太的订单中了。
九层馍塔加上展示台,总共四百多个馒头,加上繁复的造型,在这么热的天气条件下,只能提前一天做,因此时间其实非常紧张,不能出太多错,反复返工。
沈云姝负责各式花样造型,廖歆儿已经可以独立完成文字馒头的贴装,花馒头和元宝馒头,给她省了不少力气。揉面团的活则交给了王氏,杜锦香和廖源。这是力气活,还得达到出手套膜的程度,即便是三个人分担,也累得抬不起胳膊,晚上睡觉都隐隐发疼。
但最累,压力最大的还是沈云姝。
寄希望于借此打开高端销量,沈云姝对展示台和馍塔主造型完成度的要求几乎苛刻。作为配饰的绿叶都要毫厘分明,环形馒头上的一簇簇丁香花,石榴子,醒狮面部的胡须,身上的毛发纹路都做到了极致。
为了提高效率,揉面时就同时揉不同颜色的面团,按沈云姝的要求处理成大小不同的剂子,不能用模具的就先给她做塑型处理,可以用模具的就直接压好形状,直接装配。这样一来,时间缩短了不少。否则天热,面团发酵时间严重缩水,根本来不及。
一整天,所有人除了中午简单吃个饭,几乎手脚不停地忙碌,沈稷他们放学回来也帮着烧火,紧赶慢赶,一直到夜半,沈云姝才完成了所有花饽饽的造型,又检查了一遍,才去眯了会。
天还未亮,宵禁一除,已经约好的两辆骡车就在巷子口等着了。所有的花饽饽用蒸笼仔细装好,塞了整整四大桶。廖源的木架子,展示台用的摆具还有送的篮子也占了半辆车。东西放好,所有人上了车,朝城东宋少太太的娘家,吴家行去。
吴家自是比不得魏家百年勋贵,但在汴城也经营了几代,如今又有子孙入仕,虽官职不显,也算踏入了权贵阶级。
吴家的宅子在圩口胡同,四进的院子,前两年又扩了些,修阁建楼,有了几分大家族气象。沈云姝他们到了以后,吴家上下已经都忙起来,为宴席做准备。吴家太太早得了女儿消息,派了下人等在侧门,帮着把东西运进来。
先拜见了吴家太太,王氏将摆在最上面的馍塔主造型,一个脸大的金色长命锁给她过目。锁身中央有红色长命百岁字样,四周围绕吉祥如意纹,空白处点缀紫色小花,最上面锁头上有一只趴着的小老虎,惟妙惟肖。
吴家太太当即露出满意之色,安排人领着她们分别去正席和儿媳的小院安置东西。
似吴家这样的,男女是分开坐席的,这也是沈云姝提出做展示台的原因。
大气富贵的花馍塔显示主家体面,适合男宾席;精致漂亮的展示台留给女宾,绝对能牢牢吸引她们的目光,留下深刻印象。
男宾宴席摆在正院,廖源和王氏在主桌旁把架子搭了起来,然后一层层地放置花饽饽。布置宴席的下人往来穿梭时都忍不住停下脚步,望上几眼,皆是好奇惊艳。
沈云姝带着廖歆儿去了吴太太大儿媳的屋子。吴少夫人还没出月子,这会和孩子尚在休息。沈云姝就在厢房里先布置。
廖源做的容器用的是梨花木,上了一层清漆,油润光泽。两个醒狮放在迷你小蒸笼里,是展台的视觉中心;长条形和正方形木盘子里分别放些小巧玲珑的款式。带满月欢喜四字和花草纹的粉色寿桃馒头,寓意鲤鱼跃龙门的两条红色鲤鱼,一个迷你长寿花篮,双色福袋,金银元宝聚宝盆,还有一对祥纹宝葫芦。
吴少夫人的贴身侍女在旁看着,原本淡淡的神色在沈云姝一件又一件地拿出精美绝伦的花饽饽后,逐渐动容,甚至主动上前帮忙。
摆完后,沈云姝又拿了几个空木碟递给侍女。
“这些用来做什么?”
沈云姝解释:“花饽饽是宋少夫人给侄儿的一点心意,这些就用来放其他长辈添的喜礼,到时候摆在花饽饽一起就行了。”
吴少夫人娘家今天来人,肯定给孩子按习俗带了金银首饰,宋少太太可以出风头,但这个场合,不能独她一人显眼,这是大户人家处事的讲究之处。到时候一摆出来,两家都欢喜,有面子。
侍女也想到了这点,顿时面露笑意。
“姑娘不光手巧,心思也巧,我知道了。”
一应交代过后,又约了取摆设的时间,沈云姝就先告辞了。
吴夫人在正院看过一人多高的花馍塔,已是大为满意,沈云姝那边只听侍女说了声,就把剩下的十两银子结了。
从昨天忙到这会,再加上头一回接这样的大单子,精神紧张,众人都累的够呛。一回到家,沈云姝就被王氏安排去补觉,廖家兄妹也被勒令不许干活,好好休息。幸好杜锦香把做饭的活揽下了,王氏也能歇口气。
沈云姝这一觉睡得天昏地暗,只记得中途好像有人轻拍她的脸,她迷迷糊糊应了句就又睡了过去。等她彻底醒来,已是晚霞满天。
王氏正和杜锦香还有陆家媳妇坐在树底下做针线,见她出来,当即放下手里东西,迎了上来。
“醒了?饿不?给你留了好饭菜,娘去端来?”
沈云姝显然是累狠了,王氏心疼得不行。
“嗯,饿!”
睡饱了有精神了,这会沈云姝简直饿得能吃下一头牛。
“好,你坐屋里等会,娘马上就来。”
夏日饭菜容易变质,午饭吃过后,王氏都是把菜放到桶里,盖上板子,再把桶吊在井里浸着,这样就连最容易坏的冬瓜汤都可以撑一整天。
王氏去屋后井边拿菜,沈云姝凑到杜锦香二人边上,看两人手里绣的东西。
陆家媳妇确实如杜锦香所说,绣工好,速度快,一天能绣一两件小的,大的也只要两天左右就能完成。
王氏结钱利索,她做好一件拿来就结一件的工钱,陆家媳妇自是欢喜,这几天只要有空就常来小院里和杜锦香一块干活,和沈云姝也逐渐熟悉了。
“英凤姐,照这速度,再有十来天应该就能完工了吧?”
陆家媳妇叫柳英凤,年纪只比她们大三四岁,沈云姝就跟着杜锦香叫她英凤姐。
“差不多,你这花样子数量多,但都是小幅的,不算费功夫。”柳英凤笑道。
沈云姝算了算,和廖源的完工时间差不多,这样就不耽误开业了。
倒是王氏的速度有些跟不上。
模具的棉花内芯是用素白的棉布先塞满棉花做出形状,再把绣花的绸布套上去。
工序倒是简单,就是数量有些多,再加上需要的胚子形状各异,做起来就费时间。
看来她也得帮忙。
好在缝在里头看不见,就算缝得乱七八糟也没事。
三人说了几句话,屋里王氏摆好了饭菜,喊她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