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林天在102兵工厂7号车间,把高精度测量仪器设备从系统提取出来。
并且成立了一个原子能研究中心。
所有工作准备就绪。
只要各方人才一到,核弹研究正式启动。
很快,全国各地各核能物理的人才和专家几乎在同一时间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
北平。
某小院子里。
九月的夜已经带了凉,李老正趴在桌前给孩子改作业,铅笔头在算术本上戳出小坑。
客厅里的老式座机突然响了,铃音尖得像警报,在安静的夜里格外突兀。
他趿着拖鞋跑过去接,刚“喂”了一声。
那边就传来个陌生的男声,声音沉得像压了铅:“是北平机器厂的李建国同志吗?”
“我是中央办公厅,现在有项紧急任务,需要你立刻放下手头所有事。”
“后天早上八点到102兵工厂报道。”
“具体任务到了再谈,记住,不要跟任何人说,包括家人。”
李老心头一紧,内心十分疑惑。
他是厂里最好的车工,手上能把铁铣得比纸薄,可这辈子没跟“中央办公厅”沾过边。
“同志,这……这到底是啥任务啊?我家里孩子还小,我走了……”
话没说完,喉咙就堵得慌。
“任务需要绝对保密,你的家人会有专人照顾,这是国家的命令。”
那边的声音没带半点商量:“现在问你,能不能去?”
李老深吸一口气,把到了嘴边的疑惑咽回去,声音突然硬了:“能!我明天准时到!”
挂了电话,他蹲在地上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已经睡着了,小脸红扑扑的。
他没敢说要走,只把几件换洗衣裳塞进帆布包,心里跟压了块石头,却又透着股说不出的热。
次日一早,老李头也不回的走向火车站。
既然国家需要他……那他就无条件支援国家。
……
几乎在同一时间。
魔都交大的周教授刚结束晚自习,正走在校园的梧桐道上。
口袋里的传呼机突然震动起来,他以为是家里有急事,跑到电话亭回拨,听筒里的声音同样陌生又严肃:“周明教授……”
“中央调你参与一项重点研究,三天后下午两点到东北102兵工厂集合,不得延误,不得泄密。”
周明愣住了,他教核物理十年,写过的论文能堆半人高,可从来没人找他做“重点研究”。
“同志,研究方向能透个底吗?我手头还有学生的毕业论文要改……”
“到了就知道……国家需要你。”
国家需要你!
这几个字如石头一般,沉重的压在老周的身上。
突然,他想起留学时,外国教授拍着他的肩膀说“龙国国搞不出核物理”,那时他攥着拳头没说话。
现在电话里的声音像块火炭,烫得他心口发颤:“我去,保证不耽误。”
……
与此同时。
广府军区医院的护士长陈芳,刚给最后一个病人换完药,值班室的电话就响了。
“陈芳同志,中央急调你去沈阳参与医疗保障,明天一早的飞机,会有人去医院接你,带上常用药品和换洗衣物,不要告诉任何人。”
陈芳手里的镊子“当啷”掉在盘子里,药水溅了一地。
她干了八年护士,救过的人能从医院排到街上,可“中央调遣”还是头一回听。
“我……我去了,科室的病人怎么办?”
“会有其他同志接手,你只需要服从命令。”
陈芳看着病房里亮着的夜灯,想起每次抢救后,病人家属握着她的手说“谢谢”。
她抹了把脸,声音有点哑:“是,坚决服从国家命令。”
……
同时的一幕在全国各地核心机构不断上演……
……
第二天一早,老李背着帆布包挤上火车……
周教授拎着装满资料的手提箱赶往机场……
陈芳跟着穿中山装的同志上了汽车……
他们互不相识,也不知道要去做什么,只知道电话里那句“国家需要”,比什么都重。
三天后!
102兵工厂。
从全国各地前往的人才,技术工人,科学院士,物理专家,医疗主任等等。
看着眼前这个全新的兵工厂,众人一脸懵逼。
相互打招呼,相互介绍,来自什么地方,什么职位等。
场面好不热闹。
“不知道,这次把我们召集来”
这时,赵天明走了出来,招呼大家:“各位同志,一路上辛苦了!”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赵天明,是102兵工厂的副厂长。”
“赵厂长,能说一下,我们来这的目的是什么吗?”
“别急……”赵天明安抚道:“大家把东西放好,然后,我们去会议室集合,到时候,我们林厂长会跟大家公布这次任务。”
随后,大家在警卫员的安排下,前往各自的宿舍。
宿舍是新建的。
当大家看到设施配套如此齐全、周到,让你吃得好,住得好。
瞬间众人心里明白:这肯定是国家大项目。
同时,他们也明白这是一个长期项目。
想到这,众人的表情不由沉重了几分。
……
此时。
会议室内。
林天正和于悯和郭泳怀等人召开单独会议。
“林院长,我们又见面了!”
于悯对于上次林天发表关于核弹的言论印象深刻。
林天点了点头。
这时,于悯又看向另外一个中年男子,好奇的问道:“林院长,这位是……”
“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郭佬,我国的首位核弹研究者。”
此话一出,于悯露出惊讶的表情。
……
谁知道郭佬的研究成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