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阿蘅都不知道,但这表姐妹到现在都还在相互帮助,感情至深,真是让人咬牙切齿。
但人都放出来了,温亭骤只能忍着心中的不爽快,说:“朕放你出来,不是抖这些机灵的,桁州那边还是你的,你若是做的好,以后一应相干事务都是你的。”
“臣一定不负陛下之命。”宋云邈内心一喜,在监狱里这么多天,想的就是搁置的海事怎么办,船、水师、大炮以及表妹说的外邦之国。
“你也别得意,朕还封你为太子少师,太子的课业,你既然接了,就一直做下去吧。”
宋云邈高兴不起来了,本来海事就忙,关了这么久,不知道耽搁了多少,现下还要教太子,天啊,这肯定是报复!
就知道皇帝不会放过她!原来在这里等着。
“臣遵旨。“
看她不情不愿的,温亭骤心里才好受了点。
就先这样吧,温亭骤更加抓心挠肝的是,宋云邈和阿蘅之间总是有一些旁人难以插进去的默契。
宋云邈呈上来的通敌书,是几个国家的,据他所知,现在大雍的通事,可没有这么多的本事翻译。
而那些文字,他在阿蘅的小册子上见过,甚至更多更奇怪的语言都有,阿蘅懂得东西比他想象中还多。
但是阿蘅可以毫无保留地与宋云邈分享,却在知道自己的小册子被他拿走之后。连问都不问。
温亭骤垂下眼帘,抿着唇,开始看折子。
得知宋云邈好好的出狱,崔玉蘅赶紧派戚嬷嬷亲自去看望,小咕噜也一同去。
温亭骤醋劲大得很,知道表哥是女子,还要闹脾气。
她要是巴巴地跑去见了,还不知道要怎么闹呢。
不过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崔玉蘅不由地就开心起来,挂在心里的事情,就这么放下。
想了想,就吩咐:“给小少爷的包裹收拾好了吗?”
一旁走出个利索的宫女:“回娘娘,已经收好了。”
其实没什么好收拾的,明德书院管理很严格,不允许带丫鬟小厮,不需要陪读。
只需要带好贴身的换洗衣物,和金银,就可以去了。
学院里会发放统一的学子服和文房四宝,会提供住宿和餐食。
崔玉蘅倒是不担心,怪不得除了束修,还有学杂费呢。
就相当于古代的私立学院,虽然遭到了很多人的口诛笔伐,但是这学院本来也不是面向普通家庭的。
当然,一般人家里也不会有纨绔和二世祖,或者说那种混不吝的。
崔青梧虽然都不算,但是崔家得有个知道理懂进退的人,趁着现在年龄还小,去磨砺磨砺。
把这个便宜弟弟的事情安置完,崔玉蘅才惊觉,现在她做事情完全是长辈思维,就这么安排了家里的事和弟弟的去处,是不是就和现代那些送子女去什么不好的地方一样。
一想到这个,崔玉蘅整个人都不好了,因此晚间吃饭的时候,就有些闷闷不乐。
夫子二人看出来了,对视一眼,由小咕噜先开口:“娘亲,您是累着了吗?儿子明日休沐,陪您好好休息一下吧。”
小咕噜才入宫没多长时间,不过是个小儿模样,可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瞧着还有奶瞟,此时正一脸关怀地问她。
瞧着这个比她还正经的儿子,崔玉蘅又郁闷了,但又说不上来是为什么,恹恹地回答:“娘不累,快吃吧。”
她鲜少有这样兴致不高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神采奕奕的,就是不喜欢把负面情绪带给其他人。
这下搞得父子心头皆是惴惴,温亭骤还以为是他那般,让她恼了,也小心道:“要不,在大典举行之前,你们去庄子上耍一段时间再回来?”
她喜欢那种空气清新的地界,前两天还在说御花园的花草太少了,桐花台和鲤鱼池看着也光秃秃的。
这当然是因为温亭骤对这些都不是很在意,除了宫人,内务府也清理了不少人,他不喜欢乱七八糟这个势力那个势力的人留在这里窥探他,干脆打发了大半。
崔玉蘅也懒懒的,不是很想去:“本来想着我们该去避暑山庄避暑了,但儿子好不容易才适应,别了,不过,我倒是想去蓬莱岛住住。”
蓬莱岛当然不是在海外的,而是在皇宫人工建造的,很是清凉清净的地方。
“好,我们一起去,夏全,去安排。”温亭骤哪有不答应的,只是暗暗瞅她的眼色,见没有排斥他们的意思,才松口气。
不过崔玉蘅也憋不住,等吃好了饭,她就把自己的顾虑说了。
就见越来越像的两张脸,都不约而同笑了起来。
温亭骤轻咳一声:“俨儿你说,别让你娘自个儿琢磨,把自己琢磨坏了。”
“那儿子就说了,”小咕噜脸上也带着笑意,“娘,您是有了为人长辈的担忧,许是儿子没有给您过当母亲操心的感觉,让您不知道如何做了。”
这小子,还挺自恋,不过打小就是这样的。
她还记得,小咕噜刚生下来,是多么可爱,但也着实是省心,不怎么哭闹,后面甚至连吃饭睡觉拉便便都有很固定的时间。
就连奶嬷嬷都说,是一等一好带的孩子。
后来大了,能够听懂人话了,那就更不要她操心了,读书、习字,样样都能够自己安排好。
“至于娘说舅舅的事情,那更不用操心了,生在崔家,享受了荣宠,不可能不但夫责任,若任崔大人教养下去,只不过会成为祸患,早点遏制在源头比较好,再说了,儿瞧着舅舅似乎没什么主见,去书院,对他来说,未必不是件好事,毕竟现在舅舅左右为难,很是尴尬。”
小咕噜说着一番话,完全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的,冷静又直白\/
崔玉蘅就看见了温亭骤满意的脸,不禁暗瞪了他一眼。
不过,也想着自己可能确实有点儿子说的那种心思,看看这小家伙分析的时候,头脑门清。
称呼崔青梧为舅舅,又叫崔砚为崔大人,分寸拿捏之好,让她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