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粥在铁锅里慢慢熬着,傅煜城用勺子轻轻搅动,粥面泛起细密的泡泡,甜香混着红薯的软糯气息,在院里缓缓散开。
“粥快好了,”他朝檐下喊,“音音、二嫂,你们别缝了,过来歇歇,喝碗粥暖暖身子。”
蒋建华放下针线,扶着云棠音起身:“正好缝得有些累了,手腕都酸了。”
两人走到灶房边,傅煜城盛了两碗粥递过去,云棠音吹了吹,喝了一口,温热的粥滑进胃里,舒服得眯起眼睛:“真好喝,比昨天的更香甜,你是不是又加了些红糖?”
傅煜城笑着点头:“知道你爱吃甜的,特意加了点,不过别多喝,免得血糖高。”
他又给蒋建华递了勺咸菜,“配着粥吃,解解腻。”
蒋建华夹了口咸菜,脆爽可口,笑着说:“这咸菜还是去年腌的,比城里买的还好吃,等过几天咱们再腌些,留着冬天配粥。”
张婶收拾完院子,走过来接过傅煜城递的粥碗:“我也尝尝,闻着就香。”
她喝了一口,忍不住叹道:“还是家里的粥好喝,软糯香甜,我这老牙吃着也不费劲。”
她往傅远山的方向喊,“远山,快过来喝粥,凉了就不好喝了。”
傅远山正给摇篮的轮子上油,闻言放下油壶走过来:“来了,这轮子上了油,推起来更顺滑,孩子躺在里面也安稳。”
他接过粥碗,喝了一大口。
孩子们玩累了,也围过来要粥喝。
傅煜城给每个孩子都盛了一碗,小兰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着,还不忘往嘴里塞块草莓干:“傅大哥,这粥真好喝,明天还能煮吗?”
傅煜城笑着点头:“当然能,只要你们喜欢,天天煮都可以。”
傅远山喝完粥,又拿起油壶蹲回摇篮旁,指尖捏着棉布蘸了油,细细往轮轴缝里擦:“这轮子得多上几遍油,不然等天冷了容易卡壳,孩子躺里面颠簸。”
傅煜城走过来帮着扶稳摇篮,笑着说:“二哥想得真周到,等念安出生,躺在这摇篮里,肯定舒服得很。”
云棠音靠在檐下的摇椅上,手轻轻搭在圆滚滚的肚子上,忽然“哎呀”一声。傅煜城连忙转身跑过去:“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云棠音笑着摇头,拉过他的手按在自己肚子上:“你摸摸,他又在踢我了,力道比以前大多了,说不定是着急想出来呢。”
傅煜城的掌心传来清晰的胎动,他眼神软下来,俯身贴着肚子轻声说:“别急啊,等咱们把院子里的槐花盼开了,再出来跟大家见面好不好?”
蒋建华凑过来,也笑着摸了摸云棠音的肚子:“这孩子真有劲儿,将来肯定是个结实的小伙子。”
张婶端着刚蒸好的南瓜糕走出来,切成小块放在盘子里:“快尝尝,刚出锅的,软乎,音音你多吃点,垫垫肚子。”
她看着云棠音的肚子,又说:“这几天可得多留意,我看你这肚子往下坠了些,说不定就这几天要生了,我把接生用的剪刀、布片都消毒好了,就放在里屋柜子上。”
云棠音拿起一块南瓜糕,咬了一口,甜糯的口感里带着南瓜的清香:“谢谢张婶,您想得真细致。”
蒋建华也拿起一块:“这南瓜糕比城里点心铺的还好吃,张婶您教教我,等以后我也给念安做。”
张婶笑着应下:“不难,就是把南瓜蒸熟了和面粉揉在一起,放些白糖,蒸半个时辰就好,等过几天我教你。”
下午,天阴了些,风也带着几分凉意。
傅煜城把院里晒的草莓干收进竹篮,又把云棠音的摇椅挪到屋檐下避风:“别坐在风口,小心着凉。”
云棠音点点头,忽然觉得腰有些酸,蒋建华连忙扶着她:“是不是累了?我扶你回屋躺着歇会儿。”
刚走到屋门口,云棠音忽然停下脚步,脸色微微发白:“二嫂,我……我好像破水了。”
蒋建华心里一紧,连忙喊:“阿城!远山!音音好像要生了!”
傅煜城和傅远山闻声跑过来,傅煜城一把抱起云棠音往屋里走,声音都带着颤:“别急,我这就去请大夫!”
傅远山也跟着忙活起来,把张婶准备好的接生用品都拿到屋里,又烧了热水倒进铜盆。
张婶握着云棠音的手,轻声安慰:“别怕,女人生孩子都这样,有婶在呢,你跟着我深呼吸,别用蛮力。”
云棠音咬着牙,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手紧紧抓着床单。
蒋建华站在一旁,给云棠音擦着汗,又端来温水让她小口喝:“音音,坚持住,念安马上就要出来了,你不是还想抱着他看槐花吗?”
云棠音点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
院外传来傅煜城的脚步声,他领着王大夫匆匆走进来:“王大夫,您快看看!”
王大夫放下药箱,仔细检查了一番,对众人说:“宫口开得差不多了,产妇别紧张,跟着我发力就好。”
傅煜城守在床边,紧紧握着云棠音的手:“我在呢,音音,加油!”
云棠音疼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却还是跟着王大夫的指令,一次次发力。
屋里的气氛紧张又焦灼,傅远山在院外来回踱步,时不时往屋里望一眼。
蒋建华端着刚热好的红糖水,等在门口,准备等云棠音有力气了让她喝。
宋玉双则在一旁帮忙递东西,嘴里还不停安慰着:“快了快了,再坚持一下,就能听到孩子哭了。”
不知过了多久,屋里忽然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傅煜城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惊喜。
王大夫抱着一个裹在红布里的婴儿走出来,笑着说:“是个男孩,六斤八两,母子平安!”
傅煜城连忙走进屋,看着躺在床上虚弱却带着笑容的云棠音,眼泪忍不住掉下来:“辛苦你了,音音。”
云棠音看着被抱过来的孩子,小脸皱巴巴的,却格外可爱,她伸手轻轻碰了碰孩子的小手,笑着说:“咱们的念安,终于来了。”
宋玉双走过来,看着孩子,眼眶也红了:“真好,这孩子长得真俊,跟你小时候一样。”
张婶端着红糖水走进来:“音音,快喝点红糖水,补补气血。”
她看着孩子,又说:“这孩子有福气,出生的时候,院里的槐花都飘香味了,将来肯定顺顺利利的。”
傅远山也走进来,看着孩子,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咱们傅家又添了个小子,以后咱们槐院更热闹了!”
窗外的风渐渐停了,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里,照在孩子熟睡的脸上,也照在众人欢喜的笑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