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里,蒋建华醒时,院外已经传来傅煜城劈柴的声响。
她起身洗漱,刚走到檐下,就见张婶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羹过来,瓷碗里卧着两个嫩黄的鸡蛋,还撒了点葱花。
“建华,快趁热吃,”张婶把碗递到她手里,“我特意少放了盐,你现在身子虚,吃清淡些好。”
蒋建华接过碗,鸡蛋羹的香气扑面而来,她用勺子舀了一口,软嫩顺滑,入口即化。
“谢谢张婶,真好吃,”她眼眶微微发热,“您天天为我费心,我都不好意思了。”
张婶笑着摆手:“傻孩子,跟婶客气啥?你好好把身子调理好,比啥都强。”
云棠音也醒了,扶着腰慢慢走出来,傅煜城连忙放下斧头走过去,给她搬来摇椅:“怎么不多睡会儿?是不是外面太吵了?”
云棠音摇摇头,笑着说:“不是,听着院里的动静,心里踏实。”
她看向蒋建华,“二嫂,鸡蛋羹好吃吗?张婶的手艺可好了,我怀孩子这些天,多亏了张婶照顾。”
蒋建华点头:“好吃,比我在城里吃的还香。”
她忽然想起什么,对云棠音说,“音音,等会儿我教你绣虎头枕的花样吧?昨天说好了,给孩子做个虎头枕,保佑他健健康康的。”
云棠音笑着应下:“好啊,我正想学呢,有你教我,肯定能绣得好看。”
饭后,蒋建华从包里翻出一本旧绣谱,里面夹着她以前画的虎头花样。
“你看,这虎头要绣得圆一些,眼睛用黑丝线绣,再用金线勾边,看着更精神,”
她指着花样对云棠音说,“咱们先在布上画好样子,再慢慢绣,不急。”
云棠音拿起笔,按照蒋建华画的样子,在浅黄色的布上轻轻勾勒。
她怀孕后期手有些沉,画得慢,但线条很稳。“真不错,”蒋建华看着她画的虎头,笑着说,“比我第一次画的强多了,你有绣活的天赋,以后肯定能成好手。”
傅远山和傅煜城则在院里搭木架,准备给云棠音做个摇篮。
傅远山拿着尺子量尺寸,傅煜城则在一旁刨木头,木屑簌簌落在地上,带着松木的清香。
“摇篮要做得稳一些,栏杆间距别太宽,免得孩子伸手卡着,”傅远山一边量一边说,“再在栏杆上刻些槐花图案,看着也好看。”
傅煜城点头:“好,我记住了,等做好了,再刷层清漆,又亮又耐用。”
他抬头看向檐下的云棠音和蒋建华,笑着说,“你们绣活累了,就歇歇,别总熬着,等摇篮做好了,看看舒服不舒服。”
中午时分,周德胜媳妇拎着一篮子新鲜的青菜过来,里面有菠菜、小白菜,还带着晨露的湿气。
“我娘在园子里种的青菜,刚摘的,给你们送些来,”她笑着说,“音音怀着孩子,得多吃新鲜青菜,补补维生素,建华,你也多吃点,清淡的对身子好。”
云棠音接过青菜,笑着说:“谢谢嫂子,正好中午想吃青菜豆腐汤,有你送的青菜,就不用去镇上买了。”
蒋建华也跟着说:“是啊,家里种的青菜就是新鲜,比城里买的好吃多了。”
午饭时,灶房里飘着青菜豆腐汤的香味,还有傅煜城做的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傅煜城给云棠音夹了块瘦肉:“快吃点肉,补补营养,孩子才能长得壮。”
又给蒋建华夹了块豆腐:“二嫂,你多吃点豆腐,软和,好消化,对身子恢复也有好处。”
蒋建华接过豆腐,吃了一口,鲜得眯起眼睛:“真好吃。”
傅远山笑着说:“这是镇上老王家的豆腐,用卤水点的,比石膏点的好吃,以后想吃,我再去买。”
下午,阳光暖融融的,蒋建华陪着云棠音坐在檐下绣虎头枕。
云棠音绣着虎头的耳朵,针脚细密,蒋建华则在一旁绣流苏,浅黄色的丝线在她手里转着,不一会儿就绣出了好看的穗子。
“你看,流苏要绣得长一些,这样孩子躺着的时候,流苏轻轻晃,还能逗孩子玩,”
蒋建华一边绣一边说,“等绣好了,再在枕头上缝个小铃铛,孩子一动,铃铛就响,多有意思。”
云棠音笑着点头:“好啊,你想得真周到,孩子肯定会喜欢的。”
她忽然觉得肚子里的小家伙动了动,连忙拉着蒋建华的手放在肚子上:“二嫂,你摸摸,孩子在动呢,他肯定也在盼着虎头枕快点做好。”
蒋建华轻轻放在云棠音的肚子上,感受到小家伙轻轻的胎动,眼眶微微发热,脸上却露出了笑容:“真的在动呢,这孩子真活泼,以后肯定是个健康的好宝宝。”
傅远山和傅煜城的摇篮也快做好了,木架已经搭好,正在刻槐花图案。
傅远山拿着刻刀,小心翼翼地在栏杆上刻着,槐花的花瓣层层叠叠,栩栩如生。
“你看这槐花刻得怎么样?”傅远山问傅煜城,“是不是跟院里的老槐树一个样?”
傅煜城点头:“真像,二哥,你的手艺真好,比镇上木匠做的还精致。”
他摸了摸摇篮的栏杆,“打磨得真光滑,孩子躺着肯定舒服,不会硌着。”
傍晚时分,虎头枕的主体已经绣好了,浅黄色的布面上,虎头圆滚滚的,眼睛黑亮,还带着金色的流苏,看着格外可爱。
云棠音把虎头枕抱在怀里,笑着说:“真好看,等孩子出生了,就让他枕这个,肯定能睡得香。”
蒋建华看着虎头枕,心里也满是欢喜:“是啊,这虎头枕看着就喜庆,孩子枕着,肯定能健健康康的。”
她忽然想起什么,“等过几天,咱们再给孩子做个小肚兜,绣上长命百岁四个字,保佑孩子平平安安的。”
晚饭时,傅煜城做了云棠音爱吃的南瓜饼,还炖了鸡汤,给蒋建华补身子。
众人围坐在桌前,吃着饭,聊着天,笑声飘满院。
蒋建华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暖融融的,她知道,虽然失去了孩子很伤心……
但身边有这么多关心她的人,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的,就像院中的老槐树,经历了寒冬,总会在春天抽出新芽,绽放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