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着军官,手指在保存容器上轻轻敲击。种子发出柔和脉冲,与她的心跳同步。
“你们想要种子?”她问,“那就来拿。”
她将容器抛向空中。军官们下意识抬头,她已冲到最近的控制面板前。手掌贴上识别区,母星的能量特征瞬间覆盖了白塔的安全协议。
研究所的防御系统突然转向。自动炮台调转枪口,能量屏障在士兵们身后升起。
“你做了什么?”军官怒吼。
“用了你们的系统。”她说。母星科技与白塔网络在她脑中融合,每一个指令都精准致命。
自毁倒计时还在继续。她抓起种子,穿过突然打开的应急通道。身后传来交火声——她设置的防御程序正在拖延追兵。
飞船就在前方。但长者不见了。
控制台上留着一张字条:“我去引开他们。种子更重要。”
她没有时间悲伤。启动引擎,拉升高度。研究所在她下方爆炸,冲击波让飞船剧烈摇晃。
雷达显示三艘白塔战舰正在接近。他们不再伪装了。
她打开历星烬的数据包,仔细查看种子坐标的详细信息。发现了一个异常:坐标点不仅标记了研究所位置,还有一个深埋地下的信号源。
那是历星烬的个人标识。
她调转方向,飞向信号源所在的山脉。在一片荒芜的峡谷中,发现了一个隐蔽的入口。
降落,持枪进入。洞窟深处,历星烬靠坐在控制台前,浑身是伤。
“你来了。”他咳嗽着,“就知道你能破解那个坐标。”
“解释。”她举枪对准他。
“白塔要的不仅是种子,”他指着控制台屏幕,“他们要重构整个生态体系。用种子作为模板,消灭所有不符合标准的生命形式。”
屏幕上显示着白塔的“净化计划”。数十个星球被标记为改造目标。
“为什么背叛我们?”
“我从未背叛。”历星烬调出一段监控录像。画面显示他在研究所偷偷修改种子的基因序列。“我在试图阻止他们。但被发现了。”
录像证明了他的话。他确实在试图消除种子中的武器化代码。
“那些追兵?”
“白塔的清理小队。他们不能让我活着说出真相。”
洞外传来引擎声。追兵到了。
历星烬站起身:“我带你去个地方。”
他打开暗门,露出向下的阶梯。地下深处,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实验室。里面保存着数百个植物样本,都是母星的特有物种。
“这些年,我一直在尝试重建你们的生态。”他说,“但缺少最关键的世界树种子。”
她看着这些熟悉的植物,记忆翻涌。这是她童年奔跑的森林,如今只剩下这些标本。
“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白塔错了。”他认真地说,“生命不应该被标准化。”
头顶传来爆炸声。白塔士兵在强行突破。
历星烬启动一个装置:“这是短程跃迁器,只能容纳一人。带种子走。”
“一起走。”
“不。”他摇头,“我必须完成最后一个任务。”
他展示控制台最后的程序——一个自毁序列,将彻底销毁这个实验室和所有研究数据。
“这些知识太危险,不能落入任何人手中。”
她犹豫了一秒,然后点头。带着种子走进跃迁器。
在按下启动键前,她回头:“那些方舟……”
“去找第七艘。”历星烬说,“它在暗星云后面。告诉他们还活着的消息。”
光芒吞噬了她的视野。
再次稳定时,她在一艘陌生的飞船上。这不是她的船。
“欢迎回家,守护者。”
几个同族站在她面前,皮肤都是健康的青绿色。这里是第七方舟。
她交出种子。长老们激动地接过,立即开始检测。
“历星烬呢?”一位长老问。
她摇头。所有人都明白了。
种子被送入培育室。几天后,它开始发芽。嫩绿的枝条舒展,散发出温暖的能量。
但监测系统发出了警告。种子内部检测到异常基因序列——正是白塔植入的武器化代码。
历星烬没能完全清除它。
“必须销毁。”长老们决定,“太危险了。”
她反对:“这是最后的种子。”
“被污染的种子只会带来灾难。”
当晚,她潜入培育室。种子的枝条轻轻缠绕她的手指,传递着痛苦与渴望。
她做了一个决定。
带着种子,她偷了一艘小型侦察舰。离开方舟,朝着白塔控制区的反方向航行。
在一颗无人行星上,她降落在一片荒漠中。将种子埋入沙土,然后割开手掌。
她的血滴在埋种种子的地方。母星守护者的血液中含有特殊的酶,能够重置基因序列。
这是她记忆深处的知识,连白塔都不知晓的秘密。
种子迅速生长。枝条破土而出,伸展向天空。但过程极其痛苦——每一次基因重组都像在撕裂她的神经。
她坚持了三天三夜。当一棵小树苗终于稳定生长,她已虚弱得无法站立。
树苗散发出纯净的能量。沙漠开始变化,周围出现了绿意。这才是世界树真正的力量——创造生命,而非毁灭。
白塔的舰队还是找到了这里。数十艘战舰包围了行星。
她站在树苗旁,准备最后一战。
但出乎意料,舰队没有开火。一艘小型穿梭机降落,走下来的是橙瓜在白塔时期的老上级。
“我们监测到了纯净的世界树信号。”老上级说,“证明它没有被武器化。”
“所以?”
“所以谈判的时候到了。”
原来,白塔内部也有反对派。他们一直不赞成武器化种子的计划。
“给我们一个样本,”老上级说,“我们可以在理事会争取支持。”
她考虑了很久,最后折下一根小树枝。
“记住,”她说,“这不是妥协。这是给你们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舰队撤离了。她看着手中的树枝,知道这远未结束。
树苗已经长到一人多高。以这个速度,几年后就能形成小片绿洲。
她在树下搭建简易住所。每天记录树苗的生长,同时尝试联系其他方舟。
三个月后,她收到了第一个回应。第二方舟还活着,正在前往汇合点的路上。
希望虽然微小,但确实存在。
她坐在树下,看着夕阳下的荒漠。这里永远不会是母星,但也许能成为一个新的家园。
远处,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她想起历星烬最后的话:“生命总会找到出路。”
树苗的枝条轻轻摇曳,仿佛在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