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阳城的晨雾裹着桂花香漫进聚香居时,何青云正坐在镜前,任由刘雨兰为她绾发。
铜镜里映出的人影带着几分陌生,鬓边簪着并蒂莲桃木簪,耳上坠着安阳王妃送的珍珠耳坠,连眉心都点了一点胭脂,是李重阳特意挑的正红色。
“娘的手艺越发好了。”
何青云摸着发髻上的流苏,流苏是用超市里的红绳编的,她偷偷加了根金丝线,在晨光里闪着细弱的光。
刘雨兰的指尖有些抖,将最后一支珠花插在她鬓角:“当年给你梳总角时,才这么点大。”
她比划着巴掌大的空隙,眼眶忽然红了:“如今都要嫁人了。”
“娘,我还在聚香居呢,”何青云握住娘的手,掌心的老茧磨得她指腹发痒,“又不是远嫁。”
“理是这个理,”刘雨兰抹了把眼角,忽然笑了,“重阳是个好孩子,以后定不会委屈你。”
窗外传来鞭炮声时,何小丫捧着个红布包裹冲进来说:“姐,重阳哥送的合卺酒!”
包裹里是两只缠红绳的锡酒壶,壶身上刻着“天长地久”,是李重阳亲手雕的。
何青云想起他笨手笨脚学雕刻时,木屑嵌进指甲缝,却笑得像个孩子。
“让他先等着。”
何青云接过酒壶,忽然觉得耳根发烫。
吉时的锣声敲响第三遍时,李重阳穿着新做的湖蓝长衫走进来,长衫的领口绣着暗纹,是她画的“莲花缠枝”,针脚歪歪扭扭,一看就知是他亲手绣的。
“可以走了吗?”
他的声音有些发紧,目光落在她身上,像是被烫到般移开,又忍不住重新看回来,嘴角的笑绷不住地往上扬。
何青云点点头,被他扶着走出房门时,忽然发现聚香居的长廊挂满了红绸,是伙计们连夜挂的,连灶台的烟筒上都系了红布,像个热闹的戏台。
拜堂的香案设在前堂,安阳王夫妇端坐主位,看着并肩而立的两人,脸上的笑意温和。
何平安捧着婚书站在一旁,红绸裹着的婚书上,“何青云”与“李重阳”的名字紧挨着,下方特意注了“入赘”二字,是李重阳坚持的。
“一拜天地!”
司仪的高唱声落下,何青云跟着李重阳弯腰,额头的胭脂险些蹭到他的衣袖,他却忽然偏头轻声说:“裙角沾着面粉了。”
是今早去厨房时蹭的,他连这个都看见了,何青云的脸颊发烫,拜完起身时,指尖悄悄勾了勾他的袖口。
“二拜高堂!”
刘雨兰看着他们,忽然掏出个红封递给李重阳:“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李重阳双手接过,深深鞠了一躬:“娘放心。”
“夫妻对拜!”
何青云抬头时,正撞进李重阳的眼眸里。
他的睫毛上沾着点鞭炮灰,眼里却亮得像落满了星子,在她弯腰的瞬间,忽然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青云,你今天真好看。”
红绸在头顶飘动,混着宾客的哄笑,何青云忽然觉得,这三拜竟比应对十桌客人还累,却又甜得让人舍不得结束。
送入“洞房”时,何青云才发现所谓的洞房,不过是把她的房间换了床红被褥。
李重阳送的那对锡酒壶摆在床头,旁边放着何平安写的“囍”字,墨迹还带着点晕染,是小丫撞了他胳膊肘。
“坐吧。”
何青云往床沿挪了挪,红裙裾铺开在青砖地上,像朵盛开的花。
李重阳却站在原地,手指绞着长衫下摆,忽然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给你的。”
是块用金箔纸包的麦芽糖,他记得她说“小时候偷吃过麦芽糖,总觉得粘牙的才甜”。
何青云掰了半块塞进他嘴里,看着他鼓着腮帮子咀嚼,忽然觉得这样的他,比平日沉稳算账的模样可爱多了。
“婚书……”
她想说“婚书要收进木箱”,话音未落,李重阳忽然握住她的手。
他的掌心还带着点薄茧,是常年握笔算账磨的,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指缝,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
“青云。”
他的目光落在她沾着胭脂的眉心,忽然低头,轻轻印下一个吻。
像羽毛拂过水面,轻得让人心头发颤。何青云的睫毛猛地一颤,闭上眼时,尝到了他嘴角残留的麦芽糖甜味,混着自己唇上的胭脂香,在舌尖漫开。
窗外传来伙计们“闹洞房”的哄笑,何青云慌忙推开他,却被他顺势拉住手腕,往床里带了带。
“他们进不来,”李重阳的声音带着笑意,凑在她耳边,“我让平安把门锁了。”
红烛的光晕在他眼里跳动,像两簇跃动的火苗。
流水席的喧闹声漫进窗棂时,何青云忽然想起该给宾客们添菜了,她从李重阳怀里挣起身,刚要喊小丫,却被他按住肩膀。
“让他们先忙着,”他的拇指擦过她发烫的唇角,“我们还有合卺酒没喝。”
锡酒壶里的酒温得正好,带着桂花的甜香。何青云仰头饮下时,忽然觉得,所谓的岁月静好,大抵就是这样。
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没有轰轰烈烈的仪式,只是在这红绸缠绕的房间里,一对粗陋的锡酒壶,一个带着麦芽糖甜味的吻,便抵得过千言万语。
前堂的喝彩声越来越高,何青云知道,聚香居的流水席定是热闹非凡。
林六娘亲手做的“龙凤呈祥”摆在首席,鲤鱼跃龙门的造型是用胡萝卜雕的,凤凰的尾羽沾着金粉,是她偷偷从超市拿的闪粉。
张屠户订的酱牛肉切得薄如蝉翼,码成囍字形状,每片肉都浸足了二十四种香料。
连最普通的凉拌黄瓜,都被伙计们摆成了并蒂莲的模样,淋着用超市陈醋调的酱汁,酸得恰到好处。
何青云看着李重阳倒酒的手,忽然想起超市里那坛没开封的女儿红,或许,该让它见见这人间烟火了。
红烛的泪滴落在烛台上,像一粒粒凝固的时光。何青云举杯与李重阳的酒壶轻轻一碰,清脆的响声里,仿佛听见了未来的声音。
是聚香居的晨雾,是账房的算盘,是他在灶台前熬粥的声响,是她在他耳边说的“今天的红烧肉咸了些”。
这些琐碎的日常,终将在岁月里酿成最醇厚的酒,在每一个清晨黄昏,散发出绵长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