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一家人便坐着马车往镇上赶。
爹娘、大哥大嫂还从来没有坐过马车,刚上车便新奇了一阵。
月晴这次走,把家里的兔子和三条狗都带上了。
那三条烈犬长大了不少,侯氏直说它们太能吃了。
月晴呵呵笑着,“那我以后可得多给他们找些东西吃。”
大哥给家里的家禽和家许都放了不少食物和水。
一切收拾好,大哥锁上大门上了马车,坐到了二哥旁边。
马车里坐着四人并不太挤,爹娘坐里面,月晴和大嫂坐在靠外的位置,小兔子们都放在马车中间的罗筐中。
大嫂:“这马车坐着可真舒服。”
赵大勇也是在车里看来看去,侯氏则一会儿摸摸这儿,一会儿摸摸那
月晴心道:等以后日子过好了,你们只会觉得这马车也不怎么样。
正想着便听外面的大哥说:“二弟,你马车赶得可真好。我还没赶过马车呢,只会赶牛车。”
月晴掀起帘子。
“赶马车和赶牛车应该差不多吧。”
“牛车可没有这么快。”
二哥道:“我赶的也不快,其实也没有学多久,大哥要是想学,我可以教教你,不难的。”
“那成,我赶个试试。”
“和赶牛车差不多,大哥拿着缰绳。你只需要轻轻拉着就行,马反应的速度比牛快很多。也不需要用鞭子打他们,走的时候用缰绳轻轻拍一下就行。”
“好,那我试试。”
马车稍微颠簸了几下稳住了。
月晴拍马屁道:“大哥学的真快。”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到了镇上。
刚经过巷子口,就见到那摆摊儿的刘嫂子。
刘嫂子昨天因跟他们说了话,知道今天他们家里人要来。
连忙热情的先打招呼。
“呦,小晴呀,家里人可是已经接过来啦?”
月晴在门帘处跟她说话。
“刘嫂子,我爹娘和大哥大嫂都接来了。”
接着又向侯氏介绍她们:“爹,娘,大嫂。这位是刘嫂子,她家就住在这跟前,她男人是方大人府上的捕快。
还有那几个嫂子,也都是这一片儿住的。家里有做小生意的,还有开肉铺的。”
侯氏一听,便知道这些人是谁,那刘嫂子可不就是小晴说的家里有未出阁女儿的那家吗?
捕快这种身份,在老百姓面前大小是个官儿。想着有可能跟她家结亲,侯氏笑的满脸褶子。
双方几声招呼之后,侯氏夸道:
“哎呦,你们镇上人可比我们村里人还要勤快,这么早就出来摆摊儿啊。”
“婶子可真会夸人,我们平时就是没什么事儿干,随便出来摆个摊儿,挣几个零钱儿给家里那不成器的儿子买点儿零嘴儿吃。”
这声婶子叫的侯氏心里很是服帖,“真是个能干的,早就听我家小琴提过你们,说这巷子里住的都是些好人家,很受你们照顾呢。”
“小晴他们平常对我们也很好,婶子来了镇上可要抽时间到家里来坐坐呀!”
“那感情好,我一定去。”
接着马车便在众妇人的热情欢送下赶到小院儿。
小院儿门口站了不少人。
李氏翠花老三带着四个孩子等在小院儿门口,连王三全也拄着拐杖站到一边儿。
李氏抱着孩子迎上来,开口第一句便是向侯氏问好。
“婶子,你们可算来了,我们都盼了一早上了。”
月晴等人下了马车,侯氏被李氏和翠花一起扶了下来。
现在一家人都要住在李氏租的院子里,侯氏见着李氏特别的亲切。
“哎呦,小慧呀!婶子就知道你是个懂事的,你婆婆那个没福气的不知道珍惜,以后婶子疼着你。”
王翠花在一边道:“婶子,你只见着你嫂子。是没见着我吗?”
“哎呦,哎呦,翠花。怎么没见到,你现在是越来越漂亮了呀!婶子一见到你就觉得特别亲。”
“是吗?我也觉得婶子年轻了不少,这段日子家里过的一定很好吧?”
“好,好。托你们这些好孩子的福气,我现在的日子呀过得很好。”
老三上来帮忙拿东西,拉马车。
小四和方儿围了过来,娘、奶奶的叫着。
侯氏是抱了这个抱那个,笑的这嘴巴都没合上过。
李氏:“赵叔,婶子,赶快进来吧。到院子里歇歇脚,这一路上坐马车肯定累坏了。”
赵大勇和侯氏被一群人围着,坐到了院中桌子旁。
侯氏转头看着这个小院儿:“哎呦,这院子收拾的可真好,这么多屋子呀,这镇上还真不一样,随便租个小院都跟咱们村上盖的大院差不多。”
月晴:“娘,这算什么大,您是没见过真正大的院子。这院子都算小的了。”
李氏:“是啊婶子,以前没出过门不知道,自从我来了这镇上认识了不少人之后才知道,这镇上的人过的是什么日子,这两天我们就带着您四处看看,保证您看到眼花。
你们来了也不用担心不方便住,我们都已经安排好了,您和赵叔一间、赵家大哥大嫂住客房,赵二郎和赵三郎本就有自己的屋子,晴儿也有自己的屋子。刚好能住的下,你们就是在这里住上个一年都没问题。”
侯氏:“哎哟,真是太好了,惠儿呀,婶子我可得好好谢谢你。”
李氏:“谢什么,我能在这镇上立足,多亏了晴儿和翠花帮忙,要不是她们两个,我现在还在河西村里给人家浆洗衣服,每天连顿饭都吃不饭。
尤其是晴儿,当初只有她不嫌弃我是个扫把星,接着我每天上山挖菜、抓鱼。也是晴儿每天鼓励我,陪着我一起研究做鱼的法子,狗儿的命也是她救的。她可是我的恩人,若没有她,哪里有我的今天。”
这些事赵家人倒是知道,纷纷在想怪不得李氏对晴儿那么好。
月晴:“哎呀,这都是因着李嫂子实诚,我做的那些都是些小事,哪里有她现在待我这般好。”
李氏:“都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晴儿对我可是有大恩的,我当然也会对晴儿好。”
翠花站在一旁,心道:真实的情况可比李嫂子说恩情更大,不管是卖鱼的生意还是这院子可都晴儿弄的。她不明白,晴儿为什么连自己人也要瞒着,难不成是为了保护李氏,晴儿对李氏也太好了,比对自己要好很多。
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只能归咎于自己和晴儿相知的晚吧,早知道晴儿这么厉害,当初自己就应该多跟她相处相处。她在这儿听着这些话,怎么听怎么不舒服,转身去给侯氏他们准备茶水和小吃。
侯氏感叹:“惠儿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李氏低头道:“婶子,您是晴儿的娘,我以后也会把您当成自己的娘一样对待。我以前在村里从来没有感觉到过家人的温暖,自从和晴儿认识以后,不仅她对我好,赵家人对我也好,我感觉我头上的整片天都亮了。”
侯氏感动:“好孩子,婶子早就听说你是被家里人弃了的,你放心,以后婶子就是你娘家人,不管是在河西村还是在这镇上,谁要是敢欺负你,我第一个不愿意。”
李氏笑着点点头。
赵大勇也表示,会把她当自家人,哪有个这样懂事的晚辈,可是幸事。
王翠花端着两个盘子过来。
“婶子,你们应该饿了吧,我和李嫂子今天早上一起给你们做了些吃食。”
侯氏连忙准备过去接上。
翠花道:“婶子你坐着,我来我来。”
说着便把东西摆到桌子上,又给赵大勇和侯氏倒上茶水。
侯氏接过她倒来的茶水:“哎哟,好好。翠花也贴心,婶子这走了一路,确实有些渴了。”
喝了口茶,表情一亮:“嗯,这水可真好喝,当家的你快尝尝,可比咱家的水好喝多了。”
王翠花笑道:“婶子,这可是好茶,不是平常的水,这镇上的大户人家一般都不会喝水,喝的可都是茶。”
侯氏一听:“那这茶一定很贵吧。”
王翠花:“确实很贵,不过这茶不是我们买的,是人家送的。平常我们都不舍得喝,只有贵客来了需要招待的时候才喝。”
侯氏:“送的?谁送的?”
王翠花:“四方当铺的岳掌柜。”
侯氏:“娘嘞,我可听说这当铺里什么东西都能收,有的一下都要好几百两呢,这能开当铺肯定很有钱吧。”
赵承启:“确实得很有钱才能开的起当铺。”
侯氏:“你们几个可不得了,居然认识那么厉害的人,人家居然还给你们送茶喝。”
月晴在旁边道:“可不是白送的,我们也常给人家送鱼吃,都是往来的人情。娘是不知道,我们这鱼,如今在镇上可受欢迎了,很多人都买不到,但像这四方当铺呀,柳家牙行呀、伏虎镖局呀、浅园这些地方我们都是主动给他们送上门。一来二去的也就熟悉了。”
侯氏听的头昏眼花:“这些都是些什么地方?”
月晴:“都是与四方当铺一样厉害的地方。”
侯氏感叹:“你们三个可真能干。”
月晴:“这有什么,娘在这里住的时候长了,也能认识不少这样的人,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和那些大户人家的夫人什么结交朋友呢。”
侯氏心里幻想了一下,呵呵笑笑。
院子里人多,不能大家都坐下,实际坐在桌前也只有赵大勇夫妇以及月晴,孩子们早就跑到一边玩去了。大嫂时不时看一眼在院子里玩的方儿,但婆婆还在这里说话,她也只能站在桌子边上陪着。
李氏:“婶子,你再尝尝这些小吃,都是我们三个一起琢磨出来的,人家都说好吃呢。”
侯氏笑着拿起一块鸡米花,对赵大勇说了一句,“老头子,你也吃呀。”
赵大勇在一边闷不吭声,但该吃该喝的却一个没落下,闻言果断拿了一块酥肉条放进嘴里。
侯氏又叫道:“嗯,这确实好吃,这都是你们做的?”
王翠花:“都是我们做,我们打算一起开一间小吃铺子,就叫李氏小吃铺。到时候就卖我们做的这些小吃。”
侯氏:“这开小吃铺子得要多少钱呀?”
月晴:“娘,你放心,我们这段时间在镇上挣了不少钱,到时候镇上的福源酒楼也会出一份力。那可是大酒楼,开一间铺子那在人家眼里都是小事。”
侯氏瞪大眼睛:“大酒楼?”
月晴:“是啊,咱们今天逛完街就去那酒楼里吃饭,到时候保证让娘大开眼界。”
侯氏连忙摆手:“不成不成,那得多少钱。”
月晴:“哎呀,娘你放心,我们之间有合作,李嫂子都跟人家谈好了,要不了多少钱,掌柜的直接给我们打一折。”
赵承启意外的看向月晴:“什么时候说好的,我怎么不知道。”
李氏道:“赵二郎当然不知道,是我以前就跟福掌柜说好的。”
有李氏作保,赵承启疑心消失。“原来如此。”
王翠花心道:李嫂子是晴儿说什么,她就顺着说什么。到时候万一那福掌柜不给一折可怎么办,不过晴儿既然这么说,肯定有办法做到。
侯氏:“什么叫一折?”
月晴:“就是这顿饭本来要十两银子,我们去吃只要一两。”
赵家人一惊:“那,那这剩下的九两银子就不要了?那要是这样个吃法,那大酒楼不得亏死了。”
李氏:“我们在福源酒楼里有分红,也算在洒楼里有些身份的人。别人去肯定不能这样的。”
赵承启则道:“那酒楼总不会在你们每次去都打折吧?”
李氏:“我们也不好意思次次都去呀。这是因为晴儿家里人来了所以才一折。要是我们平日里宴请只能打八折的。”
赵承启心道:这倒是说的过去。
月晴:“娘,我都计划好了,咱们今天先到街上好好逛一圈,然后到福源酒楼吃饭,接着到浅园去参观一番,顺便看看那些孩子,下午回来的时候到附近几个认识的人家里坐坐,晚上我们再在家里好好吃个饭。”
赵大勇忙道:“哎哟,这逛街的事我就不去了,要去你们自己去。”
“爹,吃饭你总得去吧。”
“吃饭可以去。”
赵承启:“我还想在家里温书,我也不去逛街了。中午我带着爹一起去福源酒楼,那地方我认得路。”
老三:“我也不去逛街,到时候还得帮你们拿东西。”
侯氏训他:“你个臭小子,能让你拿多少东西。”
老大:“那要不我也不去了。”
月晴皱眉:“这一家人团聚,你们都不去呀。”
赵承启:“中午一起热热闹闹吃个饭就好,逛街这事太费时间,我们就不去了。”
月晴叹气,心里则道:不去就不去吧,反正也没打算迷惑你们,只要将娘亲哄得不想回河西村就行。
“行吧,你们不去就不去吧,孩子们肯定会去的,李嫂子、翠花、大嫂,咱们四个带着孩子陪娘一起去。”
大嫂:“成。”
李嫂子和翠花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