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容不厌其烦的解释了不少,众人这才安心的收下这些礼物。
月晴赶紧叫她爹娘洗手吃饭,顺便说了请石容在家吃饭的事。
“对对对,在家吃顿饭,我们这也没什么好东西,将军别嫌弃。”
赵大勇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却愁着这里这条件怎么招待人家,结果到桌子上一看,居然是鱼汤,而且看着就很好吃的样子。
“这从哪来的鱼。”
小四儿忙道:“姐姐今天带着我们上山采果子,采完果子在河边抓的。”
院子太小,院中的小桌平时就是一家人挤在一起吃饭,爹娘都要挤在一边。今天有石容在肯定不能都坐在桌子前。
侯玉芬赶紧交待着只让大哥三弟和爹爹一起坐在桌前,其他人都坐到灶台边上吃。二哥去了镇上,否则还要另外安排。
如此安排大嫂自然是没有意见的,本来家中有客时女子就不能坐席,何况婆婆都没去。
至于两个小的,虽是男孩,毕竟还是孩子,都没让他们上桌。
好在锅里月晴留的还有鱼汤。就是那些个主食已经被月晴给摆到桌子上了。锅里剩下的可不够吃。
心中感叹:怎么忘了这一出,古代女人身份低下,四国中黎国这类现像最为严重。这些常识墨雪以前给她讲过,以前自己不需要操心这些,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此时跟着娘和大嫂蹲坐在小木墩上,月晴小声道:“娘,我不懂这些,把咱们的饭都摆上去了,咱们吃什么?”
娘亲白了她一眼,“那锅里不是还有吗,一顿不吃又不会饿死你。”
月晴嘴巴闭上了。
大嫂道:“今日休息的早,我没干多少重活,这饭我就不吃了,喝点鱼汤就好。”
小方儿忙跟着他娘道:“方儿也不吃。”
月晴小嘟囔:“桌子上那么多,他们也吃不完呀。”
娘亲抬手就要打她,但没打到身上,只是吓唬她道:“昨天才说你懂事,今天咋又开始作了,贵客在呢,当然得仅着人家吃。咱们这样的人家能遇到将军这等人物,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月晴被吓的歪身躲着,见她娘没打,忙就和道:“是是是,我懂了。”
大嫂让小方儿搬了个圆点儿的木墩充作饭桌盛了鱼汤摆在上面。
又盛了三碗饭,分别递给月晴、婆婆和小叔子。
月晴见只有三碗还盛的不满,心中叹气道:不行,得赶紧把房子盖好,主屋里待客,其他女眷和小孩子就算不上桌也得有个地方吃饭。
“大嫂,其实我也不太饿,小方儿正在长身体,让他吃吧。”
大嫂忙推辞:“不不,小姑可是家里的功臣,谁都不吃你也得吃。”
小方儿倒不怎么馋那糙米饭,只对着鱼汤流口水。
但奶奶没动筷子,他不敢吃。
此时桌子那边传来笑声,笑的赵大勇。
就听石容道:“这么说,你们四个孩子都要到镇上学习了,那还真是恭喜,以赵二公子的才能,将来必定能成大气,余下的公子我看着也都是不错的,你们家人以后前途无量呀。”
赵大勇又笑着道:“哎呀,前途无量不敢想,就想着让几个孩子能认识些字,学些写写算算的将来随便找个活计干,总不让所有的孩子都待在村里一辈子。”
“赵大叔,看几位公子品性,可见赵家家风严谨,祖上可是出过什么能人?”
“哪有什么能人,不过我们家以前也是村里的富户,家里男丁会打猎,孩子爷爷也是会读书的,娶了永孩子他奶奶家有些家底,嫁过来的时候带了些嫁妆。那时候家底还算丰厚,便把孩子们送去读书了。”
“哦?原来是这样。听村里人说赵大叔并没什么同胞兄弟。”
“是啊,我家就我一个,我娘身子不好,生我的时候又伤了身子,后来几次有孕都没保住。。。。”
月晴听的一愣:这怎么听着有点像常氏女人的症状,不易怀孕,身体还弱。不会爹爹才是常氏的后人吧,看娘亲这么多产,可一点也不像,石容这问的倒真是时候,多问点,我也很想知道爷爷奶奶那一辈都发生过什么。
可惜,石容似乎对这个不太感兴趣,两人的话聊到了别处。
赵大勇聊的高兴,忙让石容别光顾着说话,快吃些菜。
石容依言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鱼肉放进嘴里,一愣:这味道可以呀。
赵大勇没注意到,见将军已经动了筷子,自己也开始动筷子,刚放进嘴里也愣了一下:这可口美味的程度,是自己从来没有吃过的。看石将军这表情估计也很好吃,还好,没有怠慢贵客。
赵大勇招呼大儿和三儿一起吃。
侯玉芬见那边的人都动了筷子,这才跟这边说:“吃吧吃吧,可以吃了。来,小四,娘亲给你夹块大的。”
月晴见那边没再谈奶奶他们的话,心里正有些不满,侯玉芬一句话把她的思虑拉了回来。
侯玉芬训道:“想什么呢,这么出神,赶紧吃呀。”
月晴点头:“嗯嗯,我也不太会做,胡乱放了些东西,不知道好不好吃,你快尝尝。”
侯玉芬已经夹了一块进嘴里,惊艳道:“嗯,真好吃。你这怎么做的呀?”
“就把从山上摘来的各种野菜往鱼汤里一放。”
“这随便一放就能这么好吃了。”
“我也没太注意,这菜还是小方儿选的呢。”虽然是月晴引导着选的。
但她若是突然会做饭,也会引起大家的猜疑,真不方便,得想个办法合理化才行。
大嫂也是赞不绝口,两个小的更是吃的停不下来。大嫂连忙嘱咐他们小心别卡着。
小桌那边也没了声音,老大和老三时不时说一声好吃。
赵大勇只觉得两个儿子上不得台面,这点子东西就在人家将军面前说好吃,那人家在京城里吃的都是山珍海味,能看的上你这点东西吗。
石容却不像他想的那样,而是觉得这鱼做的很好,就是黎京的清风酒楼,做出来的味道也就那样了。
石容连喝了两碗汤才停下,慢慢等赵大勇吃饱,便开口道:“我听赵姑娘说,你们打算盖房子?”
赵大勇吃的有点撑:“是啊,我这闺女孝顺,才得了银子,就全部拿出来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第一个提到的就是盖房子。”
石容心道:那是你们只见到了那五百两,她可没有全拿出来。
“赵姑娘确实是个好姑娘。”
“可不是,尤其这段时间特别懂事,跟变了个人一样。”
月晴听的一惊,不是,这人怎么还能卖自己呢,本来石容就多疑,这下更要多想了。
果然就听石容哦了一声:“怎么,以前不是这样的吗?”
月晴咳嗽了一声,“爹,石将军的意思是说,他想帮我们盖房子。”
赵大勇一听:“哎哟,这可使不得,将军怎可干这种粗活。”
石容:“哦,我确有此意,姑娘救了我们王爷一命,只送这些银子和物件,总觉得无法报答姑娘恩情,刚好我有几个粗笨的手下,就想着如果能在盖房子一事帮些小忙。赵大叔可不要推辞,以免我们回京后一直记挂着这边的事。”
月晴连忙附和:“是啊,爹,你们没回来的时候石将军就跟我说过了。反正,我们也需要找人,找谁不是找,不如果找石将军。”
石容:“说的对,找谁都是一样的,我那几个手下要求不高,只要每天管顿饱饭就行了。”
“这,这。”赵大勇一时拿不定主意,石容又劝了几道,还是答应了。
吃过饭,石容又坐了一会儿,便带着人离开,说是明天就安排盖房的人过来。
傍晚,二哥回来了,面上带着喜色。
赵大勇忙问他今天的事情办的怎么样。
“都办好了,借的钱还了,银子也换成了零散的。另外跑了几个木匠处,挑了些合适的家具模子,就等房子盖好后,大哥和大嫂一起去挑挑哪家的合适。另外,我也去问了镇上的学堂,他们愿意收像方儿这么大的孩子,只是要看看孩子的资质,害怕收了也学不懂,每周上三次课。”
大嫂听他这么说高兴坏了,“这两天家里净是幸事。”
大哥:“可不是,今天石将军还来家里送了一大堆好东西,还说要帮咱们盖房子。”
二哥果然很意外:“石将军居然打算帮咱们盖房子。”
“是啊,说是明天就带人来呢。”
二哥已经看过院子里的牛和猎犬,也见到那辆马车,这些东西放以前他们可不敢想。
“石将军也太客气了。”
月晴道:“可能他们王爷的命比较值钱吧。”
侯玉芬从主屋出来,面上带着喜色,“哎呀,刚好老二也回来,石将军送来的那些衣服和料子我都收拾完了,给全家人准备的都有,你们快进来试试。”
兄弟几个赶紧都拥进了主屋,大嫂带着方儿跟在后面,月晴也想换了这身不舒服的,跟着大家一起去挑。
“来,这件应该是小方儿的。快方儿试试。来,这几件,老大和老二都比划一下,看哪件合身。”
大嫂帮着方儿把衣服换上:“哎呀,娘,这衣服真好看。”
侯玉芬上下看着,“稍微长了些,让小四穿的话又显的短了。”
大嫂忙道:“娘,不长,方儿长的快,等回去,我给他缝几针,这衣服就合身了。”
“倒也是,老大家的手巧,这点倒是难不到你。”
月晴也已经选好了自己的衣服:“大嫂,这件我挺喜欢的,就是也有些长,大嫂也给我改改吧。”
“成,我今天就给你改好。”
孩子们都挑了衣服,料子现在用不着,侯玉芬笑的满脸皱纹的把料子放了起来,说等孩子成亲的时候再做新的。
月晴好笑,心道,过段时间日子好过点,这些料子估计娘又看不上了。
换完了衣服,小方儿和小四去逗那三条猎犬,大嫂陪着他们。大哥去照顾那两头牛,老三则拉着二哥站在马车旁憧憬以后坐上马车去镇上读书的日子。
二哥只看了一会儿,便失去了兴趣,留下老三一个人在那围着马车转来转去。他自己回到了房里,打开那箱书,翻了起来。这些可都是好纸好书,平时自己就算是一本也用不上,没想到现在居然有整箱,各种书都有。他今天在镇上已经看了一个书架,等有了书架,这些书就都可以摆上了。
月晴见大家都非常开心,自己也很高兴,走到小方儿他们跟前道:“这些小狗都是要吃肉的,以后有了他们,咱们可得更努力才行。”
小方儿问道:“我们自己都没有肉,上哪里去给他弄肉吃呢?”
月晴想了想,“嗯,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不如咱们明天再去山上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是它们能吃的。”
小四问道:“他们吃鱼吗?”
月晴道:“吃是吃,但它们不会吐剌,万一卡着就不好了。要是喂它们鱼的话,得提前给他们挑刺。”
小方儿忙道:“那我以后给他们挑刺。”
大嫂道:“这些狗长大了应该能吃很多,咱们家哪来这么肉呀。”
月晴道:“大嫂放心,也不是全吃肉,剩饭剩菜也是吃的,不过得给它他补些肉。咱们不是也打猎吗?也许我们可以去山上猎些东西给它们吃。”
大嫂道:“爹年纪大了,当家的并不太擅长打猎,又要使力气,二弟和三弟都不是能打猎的,哪里能这么容易。”
月晴心道:这么废吗?也许她得想办法理些陷阱,不过这些陷阱也有弊端,一是容易让人怀疑自己一个村妇如何会这些,另外一个就是这山里人常走的地方不方便设陷阱,更深一些地方,就需要考虑安全问题,而且还得考虑家里让不让自己去。
心中暗暗叹气:真难,实在没办法的话,就只能请外援了,只要把这外援合理化就行。嗯,比如又救了受伤的人,人家非要上门送些猎物,并且教会了自己捕猎的方法。
越想越觉得合适,说到外援,自己的灵戒里还有常榕这个戒灵,他为自己而死,被浅露封印进灵戒中并追封为常氏忠魂。月晴其实并不想用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想与以前的人有牵扯,常榕如果在身边,会让她想起以前的事。
明天上山看看吧,实在没办法了再说。
第二天,大家又起了个大早,不过今天家里人并没有全部下地,只是爹和大哥、大嫂还有三哥去了。拉走了家里的那头公牛。娘没去,月晴起来的时候,她还在屋里试大嫂给她改好的衣服。二哥也没去,他在房里画房子的构造图,两个小的又趴在地上和小狗们玩。
月晴见没人理自己,自去锅里拿了剩下的鱼汤泡着窝窝头吃了。
洗过碗,大家还在专注自己的事,月晴问两个小的,要不要去山里采果子。
两个小的不想去,说要家里陪小狗玩,月晴又去找娘,说自己想到山上去采些野菜。
“你一个去可不行,让老二陪你去吧。”
月晴很想一个人去:“娘,二哥操心盖房子的事呢。我又不是没去山里,你就让我一个人去吧。”
“不成,一个人不许去。”
月晴叹气,突然灵光一闪,“娘,王三全家的李嫂子是不是也在家里待着呢。”
“是呀,她男人病了,家里又没有地,她不在家里待着,能去哪。”
“那她们家怎么过日子?”
“还能怎么过,全靠那李氏给人家浆洗衣服,挣几个钱过日子呗。”
“娘,我前些天救了她家的儿子,不如让她陪我一起去吧。”
“李氏哪有时间陪你去,陪你去了,她男人和孩子谁照顾。”
“那不一定,要不我现在去问问吧,反正她天天在家里。”
“行,你去吧。要是那李氏愿意和你一起去,你们便一起结个伴。”
“好嘞。”
月晴赶紧出门,还没到门口突然想到自己也不知道李氏家在哪呀。
看着在和小狗玩的两个孩子,月晴走过去,“谁能陪我去一趟王三叔家呀?有奖励哟!”
小方儿问:“什么奖励?”
“甜甜的,软软的,糯糯的,香香的。”
小方儿连忙道:“我要去我要去。”
小四见状,“那我也要去。”
“我只有一个,这样,你们两个石头剪刀布,谁赢了谁去。”
“什么是石头剪刀布?”
月晴讲了一下规则,两个小的立马明白。伸出手比划了起来,最终小方儿胜出,高兴的带着月晴出门了。
王三全家倒是不远,但没有跟任何人家挨着,房子是破旧的茅草屋,墙还是漏风的,家徒四壁,真的就是什么都没有,连院墙都是几个零散的木头和树枝勉强围成的。月晴看着这条件,心中感叹,还好自己没到这地步。
李氏正在院子里洗衣服,她的孩子一个坐在地上睡着了,一个趴在背上睡着了。
“李嫂子。”
月晴在院外喊。
李氏抬头,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们家从不会有客人来,就算有也是婆家的人来闹着要东西。
仔细一看居然是赵家的姑娘,前些天救了狗儿的那个。
李氏扶着腰站起来:“赵,赵家姑娘。”
月晴从并没有门的院门口进来,“李嫂子,你怎么在这里洗衣服,用水多不方便。”
李氏尴尬的低头道:“要,要是到河边会被人瞧不起。”
月晴叹气:“那些人经常骂你吗?”
“是我该骂。”
什么?月晴头一回这么听说。
“啥叫该骂,人家骂你你就应该骂回去。”
“我们家这个样子,谁见着都会觉得不吉利,我要是再骂回去,以后在村里更抬不起头了。”
月晴也不忍心再说,“好了,李嫂子,咱们不说这个,我今天来是想来请你帮忙的?”
李氏抬头:“可是有要洗的衣服,我可以洗。”
“不是要洗的衣服。是我想要上山采些果子野菜,但家里人都不去,我娘不放心我一个人去,我就想着,拉着你陪我,前些天我不是救了狗儿吗?我想着我们也算有缘,这不求到你这来了。”
“上,上山?”
“嗯,你上过山吗?”
“当家的身体好时倒是去过几回。”
“那就行,主要是我娘不放心,我就想着如果你能陪我去,我娘肯定会答应让我去的。”
“这。”李氏看了看屋里躺着的丈夫,自己两个年幼的孩子,再看看还没有洗完的衣服。
“我,我这。。。我。。。”拒绝的话并没有敢说出来,李氏支支吾吾半天,月晴没听到她想说的话。
月晴心急道:“哎呀,李嫂子,你陪我去吧,我这会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了。我知道你家里的情况,山上的好东西多着呢,你跟我一起上山,弄些东西回来补贴家用也是好的呀。”
“当家的离不开我,还有孩子。”
月晴叹气,“要不这样吧,你把狗儿放我们家,小的你背着。王三哥也不是时刻都需要你陪着。你把他弄好了,就跟我一起去怎么样?”
月晴都这样安排了,李氏找不到可以拒绝的理由。点了点头。
李氏动作很是利索,没一会儿就将家里收拾好了,拿了箩筐将狗儿叫醒,便跟着月晴回了家。
侯玉芬虽然并不会嫌弃李氏,但也并不想跟李氏接触,原以为她肯定走不开的,没想到人居然来了。
“娘,李嫂子答应和我一起去了。”
侯玉芬点头:“好吧,那你就去吧,但要记得不太往里面走。”
“娘,你放心,我都懂呢。李嫂子还带着孩子,她也走不远。”
“成成,你去吧。”
“哎,谢谢娘,娘你真好。对了,狗儿不方便带着,让他在家里陪着小方儿他们玩。”
“好,你跟小四说一声,他最大,让他看着点。”
“恩。”
李氏进了院子就见到了他院里的东西,原先听说赵家败了,没想到居然有牛还有出车,他家可真有钱。
两个小的对于多出来的小朋友并不抵触,很快便拉着狗儿一起玩。
“狗儿,你看,它们和你的名字一样。”
狗儿并不懂得生气只觉得两个哥哥和自己玩很开心:“嘻嘻,狗儿。”
李氏见儿子面上带着笑,也很欣慰,就只有月晴想上去拍小四一巴掌,哪有这样说人家的,还好李嫂子不生气。
算了,月晴拿箩筐背在背上,和李氏一起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