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别想了,啸灵卫不会恨你的。牡丹院主身边有很多灵卫,姑娘没有管她之前,她的灵卫备受折磨,也没见哪个灵卫会恨她。他们成为灵卫的那一天便知道自己随时会因灵主而死,可没有一个人会怕,啸灵卫也一样,这点苦难,他能挺过去。”
月晴看着他,“你还挺会说话的。可惜死的太早了,常榕,你死的时候在想什么?也没有害怕吗?”
常榕笑:“没有,我当时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害怕不害怕,只想着拼尽全力帮姑娘拖延些许时间。”
“你死的这么惨,我都看到你被活生生撕掉了手臂,居然不害怕。”
“一定吓着姑娘了。”
“当然了,我都吓死了,只觉得为了救一个人,让另外一个人死在我面前无法接受。结果最后要救的人也残了,太不值了。”
常榕:“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我现在很好,好在当时我跟着姑娘,否则也没有今天的戒灵常榕。要放在以前,每天都陪在姑娘身边是我最大的奢望,没想到死了以后倒实现了。”
月晴笑起来:“谢谢你陪着我,没找到齐易林之前,你是我最大的依靠。”
常榕:“我定会想办法让姑娘早些找到齐公子,让姑娘在这个世上也能安稳。”
月晴点头。
“快睡吧姑娘,你明天早上还要起来做鱼,浅姑娘进城的事,也会浪费姑娘不少精力。晚睡该没精神了。”
月晴再次点头,拉过被子躺下。
常榕见她还睁着眼睛,便道:“睡吧,我就在床边陪着,等姑娘睡差再回灵戒。”
月晴闭上眼睛,翻了个身。
第二日月晴比平时起的晚,这个晚是跟她自己比,她平常的早起跟李氏她们比起来也是晚的。
李氏她们从来不催她,不等她起身,便与翠花一起做饭、腌鱼。
今天除了她两个又加上了大嫂。
大嫂一早便进了厨房帮李氏,心里还在奇怪这小姑子在镇上住着怎么比在家里时还懒,李氏和王翠花两人也真能容的下她。
侯氏也觉得月晴过分了,大家一起做生意,女儿要是每天都这么懒,那李氏早晚有一天要甩下她。
站在李氏跟前说了些好话后,转身进了月晴屋里。
“哎哟,这怎么还在睡。”
说话间便抽掉了月晴的被子。
月晴揉揉眼睛:“娘,你进我房间怎么不敲门呀?”
“敲什么门?我进自己闺女屋里还要敲门?你快点起来,怎么越发懒了,李氏她两个一早就起来了。”
月晴坐起身,不满道:“起来就起来吗?她们愿意早起是她们的事,我还困着呢。”
侯氏坐到她床边:“你怎么这么懒,以前在村上就有那懒的名声,看你在镇子上挣了些银子,还以为你改好了,没成想比在家里还懒。你再这样下去,李氏还能容的下你吗?”
月晴拉过被子,盖到身上,“哎呀,娘,你放心吧,我们有分工。谁该干什么都论的明明白白的,那早饭和处理鱼的事情本来就是李女嫂子的活,我的活在中午呢。”
侯氏这才放下心:“分工了呀,怎么不早说?”
“你也没问我呀,哎呀我昨天没睡好,我再睡会儿,娘你快出去吧。”
“昨晚上为什么没睡好?不睡觉你干啥呢?”
“还不是小四闹的,让我和老三好找,回来以后我也一直在想着。娘,小四你真得好好管管,以后得让他记得早些回家。”
“是得说说他,既然你没睡好,那你继续睡吧,我去看看你大嫂她们饭做好没有。”
“娘,你不用叫我吃早饭,就给我留点就行了。”
“知道了知道了,睡吧。”
打发走侯氏后,月晴躺回床上,也睡不着了,翻了几个身后又坐了起来。
揉揉了乱七八糟的头发,走下床,随意做了几下运动。
打开一点窗户,看了一眼小院里忙碌的家人和朋友。
看了一会儿,害怕人家看到自己起床却懒在屋里,又关上了窗户。
坐到简易梳妆台前,拿起最普通的木梳,粗糙且有些硌手,拿着很不舒服,心中有些感叹。
常榕从灵戒中出现:“姑娘在想什么?”
月晴看了他一眼。
“有些想青儿了,当年我的头发都是她收拾的。她梳头的手艺,还很快,我这急性子她都从没让我着急过。”
常榕:“姑娘怎么突然想起了从前,如果想要青儿在身边伺候,倒是可以让岳柯安排她过来。”
月晴摇头:“不需要,只有些感叹而已。如今确实自由了,但从某些方面又不太自由。”
“哪里不太自由?”
月晴笑了一下:“对我这异世之魂的接受能力,赵家人远远比不上山庄。你知道吗?我曾经非常后悔告诉长老们我异世而来的事情,但又觉得能把这些事情都讲出来很轻松。对我这种情况,本以为会被人当成妖怪抓起来,没想到这世上居然还有与我一样情况的人出现过,我很欣慰。
还有你们这些一直陪着我的人,也很感谢你们,若是没有你们,没有山庄,我那段时间在这个世上应该过得很难。”
“姑娘是神女,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为神女做的。”
“都说了,常氏的正统里,没有神女的说法。有的只有灵女,区别只在于灵魂的强弱而已。”
常榕:“这正统的说法,我从小便没有接触过,我想常氏之所以把最强的灵力称呼为神女,便是要大家都明白,神女大人凌驾于常氏众灵女之上。是这世上最尊贵的人。”
月晴叹了口气,“岳柯说墨雪留在了顺安郡,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找过来。”
“姑娘希望他找来吗?”
月晴没有立刻回答。
常榕:“姑娘与刚成为赵月晴时相比,变了许多,在河西村的时候,姑娘可是一听到我提以前的旧人便会发火。”
月晴感叹:“是啊,变的真快,我发现我已经很习惯岳家人在身后默默为我付出了。昨天只是小四晚回一会儿,这么小的事情,当我看到周亭找过来时,便觉得很安心。心里想着,岳家人定会处理好这一切,我根本不需要怎么操心。”
“周亭他们是幸运的,山庄多少人想要站在姑娘身后还没有机会呢,他们能如此幸运,为姑娘办几件事,也是因为岳柯运气好,这永安镇刚好在他的管辖范围内。”
月晴:“他们觉得是幸事,不知道是能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呢?”
“姑娘什么都不给他们,他们也能因着姑娘得到莫大的好处。就算是姑娘如此未向外公开自己的身份,光凭姑娘前些日子给岳柯的那道传令,就能让他的家族在岳氏中站的更高。”
“不是让他做的隐秘些?”
“姑娘没有接触过各家族的本事,大概想不到,这么大事想要完全做的隐秘不太可能。就像岳柯前些日子给姑娘来信中说的一样,姑娘身边就那么多人,只要有一丝蛛丝马迹,想查并不难。”
月晴眯眼。
常榕:“我想岳柯大概会很头痛吧,权力往往都附带着凶险。”
“你是说山庄会有人为难他?”
“没查明之前,岳柯都能周旋。况且岳柯本事可不小,现阶段他还能应付。真到了无法应对的时候,周亭也会跟姑娘说的。”
月晴点头,开始摆弄自己的头发,“但愿这个时间可以长一些,最起码得让我找到齐易林。”
常榕:“也许这话姑娘可以告诉岳柯。”
“他不是还能应付吗?不着急。”
月晴头发整理的简单,她也不会梳太复杂的发型。收拾好后,月晴站起身。
“早饭应该差不多了,你先回灵戒吧。我还得跟李氏他们计划一下今天的安排。”
见月晴出来,李氏忙招呼着摆饭。
月晴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
“李嫂子,今天的鱼腌的怎么样了?”
李氏边摆饭边道:“快好了,等咱们吃完饭,这鱼就可以开始做了。”
“那咱们今天可得抓紧时间了,卖完以后还得出门玩呢。”
王翠花:“可不是,听说这浅姑娘进城的事昨天一下午的时间传的人尽皆知。我今天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可是听邻居们都在谈论这事呢。”
月晴:“所以今天这镇上肯定特别热闹。”
大嫂:“咱们这镇上应该还从来没这么热闹过吧。”
王翠花:“咱们这镇子不大,以前当然没有这么热闹的事,我听我娘说,外面有些地方特别繁华,天天都热闹的像过年一样。经常有各样的庙会和祈福,大街上全是人。”
月晴:“真的吗?我也喜欢热闹。我有一个想法,既然今天镇上非常热闹,要不咱们今天也不在巷子口卖鱼了,咱们直接到大街上卖去,顺便也多做一些将来打算在小吃铺子里卖的零食,趁着这个时间宣传一番。”
李氏看了一眼王翠花:“这个主意好,我怎么没想到呢。”
王翠花:“确实,晴儿你点子可真多,就按你说的办。”
月晴:“那我们得赶紧吃饭,今天上午可有的忙了。娘,大嫂,你们可都得下手帮忙。”
侯氏放下筷子:“我们也不会呀。”
大嫂点头:“我也不会。”
月晴:“并不需要会什么,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你们只需要帮忙打打下手就好。”
大嫂:“那成。”
方儿:“姑姑,我能帮忙吗?”
月晴看着他:“你和四叔叔还有狗儿可以在街上帮忙叫卖,穿的好看一些,拿着试吃的零食,你们这么可爱,让人一看就喜欢,再专挑那些婆婆、姨姨或者大姐姐,肯定能帮上大忙。”
李氏:“是个好主意,我刚好最近抽空给狗儿做了一身新衣服,刚好穿上。”
月晴:“今天热闹,孩子们在大街上也高兴。”
小四看着她道:“阿姐,我可不去,我还要到浅园读书呢。人家对浅姑娘好奇,我可不好奇,我们本来就住在浅园,浅姑娘我们肯定能经常见到,我可不想在大街上人挤人。”
月晴皱眉:“你这么小,怎么一点也不喜欢热闹,人家都是一听说有热闹,都特别高兴,怎么一到你这这么老成。”
小四哼了一声:“是凑热闹重要,还是到浅园读书重要。”
月晴:“你们哪里算读书,最多算认字。”
小四:“怎么不算读书了,浅公子给我们准备的有书本,如今我们可是认识了不少字,每天都要念念的。”
月晴看向老三:“那老三今天也要去浅园了?”
老三:“要去的,要不孩子们岂不是没有师傅了。”
月晴叹气:“好吧,还想着今天一家一人一起到街上热闹热闹呢。”
侯氏:“哎呀,难得小四喜欢读书,他说的很有道理,浅园本就是浅姑娘的园子,他们什么时候都能见到,没必要凑热闹。孩子这么多,到时候人一多,再挤丢一个,可不得把我们急坏。”
“行吧行吧,那你们就去浅园吧。对了,你们不是搬到新园子了吗?怎么还叫浅园?”
小四:“佘大夫说,这新园子还没起名字呢,地方离浅园近,可以算成浅园的里一个小院子,就直接跟着浅园叫了,等什么时候浅公子起了新名字再改。”
“哦。”
月晴心道:一个小院他们自己做主起个名不就好了,听佘渔这话,意思是还需要自己起名了。
“对了,说起起名,李嫂子,咱们这小院还没有名字呢?”
李氏:“小院还需要起名吗?”
月晴笑道:“小四他们搬过去的小院都需要起名字,咱们这小院怎么就不需要起名了,这天天小院小院的叫,咱们叫习惯了没什么,可以后外面的人提起时没名字也不好看呀。”
李氏:“那起什么名字呢?”
月晴想了想:“岳掌柜的铺子叫四方当铺,家里叫四方园,不如咱们也跟他们学,小院和将来的小吃铺子一个名字。”
李氏点头:“好是好,但是该叫什么呢?”
王翠花:“这院子主人是李嫂子,直接叫李宅不就好了。”
李氏连忙摇头:“那可不成,要是叫李宅,我婆婆那边以后看到了,肯定觉得是我的地方,又会来闹,这院子虽然是我租的,但名义是赵家人的院子。”
月晴不同意:“可不能以我们赵家人的名义起名,我们已经占了不少好处了,要是起名也用赵家人的,以后人家知道肯定要说我们赵家的不是。是不是娘?”
侯氏连忙点头,“小晴说的对,不能用赵家的名义。”
李氏:“那怎么办?”
月晴低头想了一会儿,“不如这样,直接在我们的名字里取字如何?惠、翠、晴三个字里起名。”
李氏和翠花互看一眼。
李氏:“好是好,但用谁的名字呢?”
月晴道:“院子用我和翠花的,就叫翠晴居。”
李氏眼睛一亮:“这个好,翠晴居真好听,一点也不输那些大户人家起的名字。”
王翠花:“我的名字这么用居然这么好听。那小吃铺子呢?”
月晴:“铺子用李嫂子的,就叫福惠园,一方面咱们跟福源酒楼合作做生意,用他们一个字,看起来就像他们的产业,他们肯定会照顾我们良多,另一方面也能让我们小吃铺子福气满满,生意红火。”
老三:“姐,你可真会起名,这两个名字都好。”
月晴:“凑字而已,只能说我们三个的名字好。”
大家笑起来。
侯氏骂道:“你还真不知羞,居然如此夸自己。”
月晴拉着她:“这里也有娘的功劳呢,是娘会起名。”
侯氏推他:“可不是我起的,这名字是你奶奶起的。”
月晴好久没听家里人提起去世的奶奶了,这个很有可能是常氏后人的女人。
“娘,奶奶真会起名,她的事我好多都不记得了,娘你啥时候可得好好跟我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