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婶,刚好要回去了。”
赵仪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但仍乖乖地上前一步,轻声打着招呼。
“谢谢您来接我们。”
赵美英听到这话,嘴角微微扯了扯,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可那笑意根本没到达眼底,反而透着一股僵硬。
“不客气……吃饱了没?”
“让小宝破费了,”赵仪继续说道,“晓晓嘴馋,一路上吃了好多,什么糖糕、豆腐脑、炸丸子,全都尝了一遍。估计他带的零花钱都快花光了吧。改天一定请小宝来我家做客,我和晓晓也好好准备些好吃的,回请他一次。”
“零花钱?”
赵美英几乎是咬着牙,一字一顿地重复这几个字。
赵仪完全没有察觉到其中的异样,依旧点点头,语气自然。
“对啊,刚才都是小宝付的钱。他说没关系,还说难得出来一趟,该吃就吃。”
赵小宝只觉得后脖颈一阵发凉。
他的心咚咚直跳,像是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似的。
完了完了,这下真完了!
赵美英当着侄子和侄女的面,实在不好当场发作,只能强压住心头翻涌的怒火,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挂起一个假笑,朝着赵小宝伸出手去。
“小宝呀,零花钱这种东西,还是别随身带着的好。先让娘帮你收着吧,省得不小心弄丢了,你说是不是?”
赵小宝:“……”
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低着头,沉默地从怀里掏出那个装钱匣子的小布包。
赵美英接过手的一瞬间,心头就是一沉。
怎么……这么轻?
她几乎立刻就想当场撕开看看里面到底还剩多少,但终究还是忍住了。
此刻人多眼杂,她不能失了体面,只能强作镇定。
装作没事人一样提起布包,转身便走。
直到回到船上,舱门“砰”地一声关上。
她才猛然转身,一把将赵小宝拽进了舱房。
她手臂一扬,“啪”地一声,把那个小布包狠狠摔在了床铺上。
“说。”
赵小宝被吓得一个激灵,低着头站在原地,小声嘟囔道:“说啥?”
“花了多少?”
赵美英的声音依旧平静。
赵小宝歪着头想了想,努力回忆着今天一路上的每一笔开销。
他好像付了两三回?
具体数目,他还真没仔细算。
“我也没仔细算,”他干脆抬起头,眼神躲闪地避开母亲的目光,“您自己数吧,反正都在这儿了。”
赵美英:“……”
家里总共给了多少银钱,她清楚得很。
可正因为清楚,才更不敢去碰那个装钱的小盒子。
她怕打开之后,看到的是一片空荡。
空气死寂般沉闷。
良久,她终于抬起眼。
“赵小宝!”
赵小宝瘪着嘴,一脸委屈地站在那里,眼睛微微发红。
“明明是您自己说的,亲戚家的孩子来了,咱们做东的人家,哪能让客人掏钱呢?这是待客的基本礼数啊。他们非要买这个买那个,我一个当主人的,总不能硬拦着不让人花钱吧?那多不像话。万一他们回去以后到处乱说,说咱们小气,传出去多难听啊。”
赵美英深深吸了口气,胸膛起伏了一下。
“所以你倒有理了?花了一大堆钱,买这买那,闹了半天,就没想着捎带给我带点好吃的回来?一丁点儿也没有?”
赵小宝一怔,眨了眨眼,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
反应倒是不慢,立刻把手里捧着的饮料小心翼翼地往前递了递。
“有啊!娘!您看,这不是嘛!那位在店里做奶茶的漂亮姐姐,做了特好喝的东西,叫什么……冰镇桂花蜜饮,可香了。这一杯就是我专门给您买的,一直捂在怀里,生怕洒了,就为了让您尝个新鲜,您快尝一口!”
赵美英冷哼一声,眉头紧皱,毫不领情。
“当我是瞎的不成?这竹筒口都让你舔了好几回了,上面还沾着你的口水印子呢!你以为换个说法,我就看不出来?真当我老糊涂了?”
赵小宝脸立马垮了下来,嘴巴嘟得老高,鼻子一抽一抽的,眼眶也慢慢红了,声音带着哽咽开始告状。
“娘,你不知道……今天我在翠玉轩,差点就回不来了……真的,吓死我了……”
赵美英一听这话,心猛地一揪,眉毛立刻皱成一团,厉声质问:“说什么胡话?什么回不来?到底怎么回事?给我说清楚!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是谁?”
“今儿我和堂哥、堂妹一块儿在翠玉轩买东西,挑了好久才买了几份点心和奶茶。正准备走的时候,突然从角落里冒出来好几个乞丐,他们冲上来就想抢我们手里的奶茶,当时我吓得手都抖了,根本不敢反抗。幸幸好店里那位穿蓝裙子的姐姐及时跑了出来。”
赵美英顿时火冒三丈,脸色铁青,一掌拍在桌沿上,“啪”的一声吓人得很。
“谁?哪几个不要命的狗胆包天,敢在我眼皮底下抢我孩子的钱和吃的?你说出来,我马上叫你爹抄家伙去收拾他们!让他们知道,咱们许家不是好惹的!”
赵小宝心里一阵暖乎,眼眶更酸了,觉得娘亲果然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可还是赶紧摆手,慌张地劝道:“算了算了,娘,真的不用。那些人一看就不是良善之辈,脏兮兮的。咱们本本分分过日子的人家,何必跟那种混混一般见识?要是真动起手来,万一爹吃了亏,或者被人反咬一口,那吃亏的肯定是我们啊。”
“那也不行!”
赵美英怒意未消,声音提高了八度。
“欺负孩子就算了,还敢明目张胆地抢吃的?这是什么世道?简直是无法无天!官府不管,咱们也该出头,不能让这些泼皮无赖横行霸道!”
赵小宝:“???”
脑子里嗡的一下,整个人僵住了。
完蛋了。
原来在他娘眼里,那些被抢走的吃的和银子,竟然比他这个亲儿子还重要?
早知道就不提这事了……
翠玉轩。
姜莺把知府衙门的午饭准备好。
一道道热腾腾的菜肴被她仔细地盛进干净的瓷碗里。
装进食盒的时候,她还特意用布巾将饭菜盖好。
防止路上颠簸洒出来,也为了保温。
等来取餐的人到了,她便站起身,把食盒稳稳地递过去。
平时拿了饭转身就走的差役今天却没急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