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主心骨周德全离开,一群食肆老板面面相觑,没过多久便各自散去。
看着这些人离开的背影,夏沐无奈的叹了口气。
她不过是想安静的挣点小钱,这些人怎么就一直盯着自己不放?
不过还好周德全这个会长还算是正直,并没有因为对方人多就偏袒对方。
想到上次对方还邀请自己去醉月楼,这都过去一个多月了,自己都还没登门拜访,心里顿时有些惭愧。
考虑了片刻,夏沐决定明天抽空就去这醉月楼尝尝。
毕竟,这醉月楼可是应天府的八大楼之一。
几乎已经能代表,目前烹饪水平的金字塔顶层。
她很想知道,这醉月楼的出品的到底如何。
第二天,等送走午餐最后一批客人,夏沐便带着夏国文来到明朝。
一路打听,两人很快就来到了醉月楼。
作为八大楼之一的醉月楼,坐落于应天府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东段。
青砖黛瓦的三层楼阁前立着两尊石狮,鬃毛卷曲如波浪,眼珠镶嵌着墨黑琉璃,在日头下泛着温润的光。
朱漆大门上方悬着块黑底金字匾额,“醉月楼”三个字笔力浑厚,据说出自前宋大书法家之手,边角虽有些许磨损,却更添了几分岁月沉淀的韵味。
两个身着青布短褂的门童守在两侧,见夏沐与夏国文走近,立刻躬身行礼,声音清亮如铜铃:
“两位客官里面请!”
刚踏入楼内,一股混合着陈年花雕与糟卤的香气便扑面而来。
一楼大堂铺着打磨光滑的青石地面,正中架着座汉白玉鱼池。
几尾金鲤在碧水中摆尾,鳞片映着头顶的琉璃灯盏,洒下细碎的光斑。
四周的八仙桌旁坐满了食客,南腔北调的谈笑声混着碗筷碰撞的脆响,却不显嘈杂。
“这醉月楼,果然名不虚传。”
夏国文环顾四周,忍不住小声对夏沐道,
“单看这布置,就比咱们那儿的五星级酒店有味道多了。”
夏国文也是见过世面的,以前也去过不少五星级酒店。
但是如此古香古色的酒楼,他还真的是第1次见。
夏沐指尖轻轻拂过身旁的雕花木栏,这栏杆上的缠枝莲纹雕得极细,每片花瓣的脉络都清晰可见,显然是出自巧匠之手。
“这可是应天府的八大楼,怎么可能不气派?”
两人朝堂间,一位小二迎了上来。
“两位客官是第一次来?”
小二眼尖,见两人打量环境的模样便猜了七八分,脸上堆起殷勤的笑,
“咱们醉月楼可是传承了三代的老字号,拿手的都是金陵本帮菜。
“两位贵客里面请,请问是要雅间还是大厅?”
夏沐微微颔首:“就大厅吧,我们随意坐坐。”她本就是来探探底,没必要讲究排场。
伙计应了声“好嘞”,话音落下他便侧身引路:
“贵客这边请,大厅今日正好有空位,视野敞亮得很。”
夏沐目光扫过进出的客人。
有穿着锦缎长衫的富商,手摇折扇气度不凡;
也有戴着方巾的文士,三五成群谈笑风生;
偶尔还能见到几个佩着腰刀的武夫,虽穿着便服却难掩一身锐气。
伙计将两人引到一张靠窗的方桌旁,麻利地用抹布擦了擦桌面,又摆上一套青瓷茶具,提起桌边的铜壶给两人倒了杯热茶:
“两位贵客先润润口,咱们醉月楼的招牌菜可有不少,小的给您报报?”
“你说吧。”夏沐端起茶杯,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开来,茶水中飘着几缕碧色的茶叶,正是南京特产的雨花茶,清香扑鼻。
伙计清了清嗓子,语速极快却吐字清晰:
“咱们醉月楼做的是地道的金陵菜,别的不说,单是这鸭子就有十八种做法——首推的便是金陵盐水鸭,选的是本地散养的湖鸭,用老卤浸足了十二个时辰,皮白肉嫩,咸鲜入骨;
还有桂花鸭,卤汁里加了新采的桂花蜜,吃着带点甜香;酱鸭则是用冰糖慢炖,肉质酥烂,酱汁能拌饭吃……”
他一口气报了七八种鸭菜,又接着说:
“除了鸭子,咱们的芦蒿炒香干也是一绝,芦蒿是今早从玄武湖捞的,嫩得能掐出水来;
还有清蒸鲥鱼,选的是长江里的鲥鱼,带鳞蒸的,淋上秘制的酱汁,鲜得能掉眉毛;
另外还有金陵烤鸭、炖生敲、素什锦……”
夏沐听得暗暗点头。
金陵菜素来以鲜活、精细闻名,讲究“不时不食”,食材多取自本地的江河湖沼,口味偏甜鲜,刀工和火候都极为讲究。
就像这伙计提到的芦蒿炒香干,看似是道家常菜,却最能体现金陵菜的精髓——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最地道的本味。
而炖生敲更是金陵菜中的功夫菜,要先将鳝鱼去骨,经过油炸后再用调料焖煮,工序繁复,口感却外酥里嫩,堪称一绝。
夏国文在一旁听得直咽口水,等伙计报得差不多了,才笑着问道:
“听着都不错,就是不知道这些菜怎么卖?”
伙计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些,报出的价格却让夏国文差点把刚喝进嘴里的茶水喷出来。
“咱们这金陵盐水鸭,半只 120文,整只 200文;
桂花鸭稍贵些,半只150文;
清蒸鲥鱼是按尾算的,一尾要100文;
芦蒿炒香干便宜点,60文一碟,炖生敲是 80文一小份……”
夏国文的眼睛微微睁大,下意识地换算起来。
这价格可相当不便宜,按照普通人一个月400文的工钱计算。
随便点上两三个招牌菜,就能抵得上普通人一个月的工钱了。
他不动声色地端起茶杯,掩饰住自己的惊讶。
心里却暗暗咋舌——这醉月楼的价格,可真不是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
夏沐倒是比他镇定些。
她早就料到这种高档酒楼的价格会偏高。
毕竟无论是食材、环境还是人工,都比她的小食肆讲究得多。
而且餐饮行会的规矩里本就有“分档定价”的不成文规定,不同档次的食肆卖不同价格的菜。
既能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也能避免恶性竞争,周德全能把醉月楼经营成八大楼之一,自然深谙此道。
“我们先看看,等会儿再点。”夏沐对伙计温和地说道。
伙计也不催促,笑着应道:
“好嘞,两位贵客慢慢看,有需要随时喊小的一声。”
说罢便躬身退了下去,转而招呼其他桌的客人。
等伙计走远了,夏国文才压低声音,凑近夏沐道:
“沐沐,这价格也太离谱了吧?
半只鸭子就要120文,咱们店里的盒饭一份才 15文,这相当于8份盒饭的钱了!”
夏沐放下茶杯,轻声解释道:
“爸,这醉月楼和咱们店的定位不一样。
你看这里的环境、食材,还有他们做菜的工序,成本本来就高。
而且来这儿吃饭的多是有钱人,讲究的是排场和味道,不在乎这点钱。”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
“就像咱们现代,路边摊的小吃几块钱就能吃饱,五星级酒店的一道菜却要几百上千,道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