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半的晨光裹着桂香漫进窗棂时,萧念正踮着脚往门框上挂灯笼。红绸子缠了三绕,灯穗子是用王小满送的马鬃编的,他说“这样风一吹,灯穗子就会替咱们招客人“。苏挽棠倚在廊下笑,指尖拈着枚刚绣好的并蒂莲帕子——那是给泥人会摊位的桌布,针脚细密得能数清花瓣上的纹路。
“念哥儿!“院外传来王小满的嚷嚷,“我奶奶煮了糖粥,说要在泥人会前给你垫垫肚子!“话音未落,那小身影已经窜进门来,怀里还抱着个粗陶罐子,罐口飘着层亮晶晶的糖壳。萧念忙放下灯笼去接,却被王小满拽着往灶房跑:“我阿爹说,糖粥要配新晒的桂花,我今早五更就去后园摘的!“
灶房里,王妈妈正用木铲搅着铜锅,桂瓣浮在琥珀色的粥面上,像撒了把碎金。“小公子来得巧,“她舀起一勺吹凉,“你阿娘昨儿送的蜜枣,我埋在粥底了。“萧念捧着蓝边瓷碗,看热气模糊了眼睫,忽然想起昨夜王小满说的话——泥人会的头奖是尊白瓷泥人,“要是咱俩的泥人能得奖,我就把泥人摆在书铺最显眼的地儿,天天看你刻的算筹筒!“
“阿小满,“萧念舔了舔嘴角的桂花蜜,“咱们做个什么泥人好?“王小满歪着脑袋想了会儿,突然眼睛一亮:“做对并蒂莲!你刻莲花的枝,我刻花瓣,再给每片花瓣上点金粉——就像你鞋尖上的那样!“他从怀里掏出个小木盒,打开是半袋金粉,“这是春桃姐给的,说比颜料牢,风吹雨打都不掉。“
两人蹲在堂屋的八仙桌前捏泥人时,萧承煜抱着一摞算筹筒进来。“陈护院让人送来的,“他放下木盒,目光扫过桌上的泥胚,“说泥人会的摊位在最东头,离河埠头近,方便看灯船。“苏挽棠正往泥人裙角绣并蒂莲,闻言抬头:“可那处人多,念儿的东西...““无妨,“萧承煜在她身边坐下,“我让张叔带了两个护院,扮作卖糖葫芦的,就在摊位后头守着。“
“阿爹又要当大人了,“萧念捏着泥莲花的茎,“我又不是小娃娃。“苏挽棠笑着戳他额头:“你昨夜还说要护着王小满的泥人,怎么说到护着自己就...“话没说完,院外传来急促的拍门声。
“谁?“萧承煜放下算筹筒,手按在腰间玉佩上。开门的是隔壁周婶,她鬓角沾着草屑,气喘吁吁:“承煜兄弟,我家小子说看见两个生面孔在泥人会那边转悠,穿青布短打,帽子压得低低的...“萧承煜脸色微变,苏挽棠已攥住萧念的手:“念儿,跟阿娘去书铺,那里清净。“
“我不去!“萧念甩开手,“我和阿小满约好要做泥人,还要去泥人会!“王妈妈端着糖粥从灶房出来,见状叹了口气:“承煜,让他们去吧。当年在福宁山庄,念儿连门槛都不敢迈,如今能在市井里跑,是好事。“她走到萧念身边,替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呆毛,“你阿爹的玉佩在腰上,张叔的糖葫芦担子就搁在摊位后头,有事儿他敲三下铜锣。“
萧承煜沉默片刻,从袖中取出块羊脂玉佩塞给萧念:“这是你娘当年在绣坊学的平安扣,刻着'长命百岁'。“苏挽棠又往他兜里塞了把桂花糖:“要是饿了,就去买糖画,别省着。“王小满拍着胸脯:“我保护你!我阿爹说我能扛动两袋米!“
四人赶到泥人会时,日头刚升到檐角。青石板路上搭着彩棚,棚下摆着各色泥人:有骑鲤鱼的胖娃娃,有执团扇的仕女,还有戴斗笠的老渔翁。最显眼的是街角那尊丈二高的财神爷,金漆涂得锃亮,围观的人挤得水泄不通。萧念踮脚望去,却在最东头的简陋摊位前停住了——竹筐里摆着几个歪头歪脑的泥人,最大的是个穿粗布短打的庄稼汉,脸上还沾着块泥。
“这是...王小满他阿爹?“萧念指着泥人问。王小满挠着头笑:“我阿爹说,泥人要贴近生活才生动。你看这庄稼汉的裤脚,我还刻了泥点子呢!“他蹲在摊位后头,正拿小竹刀修泥人的眉毛,萧念忙搬了个小马扎坐在他旁边:“我来刻莲花。“
两人的泥胚渐渐有了模样:并蒂莲的花茎缠着金粉,花瓣上用矿物颜料染了粉、白、浅紫三色,最妙的是花心里嵌了粒桂花核——是王妈妈今早特意挑的,说“这样泥人能带着桂香“。日头爬到头顶时,泥人终于完工了。萧念捧着泥人左看右看,忽然想起什么:“阿小满,咱们给泥人起个名字吧?“
“叫'同心莲',“王小满挠了挠后脑勺,“因为...因为你和我,还有阿爹阿娘,还有王妈妈,大家都是同心圆的。“萧念眼睛一亮:“好!那咱们把名字刻在莲茎上。“他用小刻刀一笔一划描着,金粉簌簌落在两人交叠的手背上。
正午时分,泥人会的喧闹达到顶峰。卖糖葫芦的老伯敲着铜锣,糖画师傅的铜勺划出金丝,杂耍班子的猴子戴着小帽翻跟头。萧念的“同心莲“被摆在摊位最中央,立刻引来几个妇人围观:“这莲花刻得真细!““金粉用得讲究,怕不便宜?“
“不要钱!“王小满脆生生喊,“这是我和萧念哥儿送的,希望大家日子过得像莲花一样,越开越旺!“孩子们蜂拥而上,踮脚摸莲花的花瓣,萧念忙蹲在旁边护着:“轻点儿,别碰坏了金粉!“苏挽棠不知何时来了,正往孩子们手里塞桂花糖:“慢些吃,别噎着。“
萧承煜则守在摊位后头,看似在看泥人,实则目光扫过人群。他注意到街角有个穿青布短打的男人,正盯着“同心莲“看,帽檐压得低低的,露出半截刻着“宁“字的玉佩——正是陈护院的手下。萧承煜不动声色,朝不远处的糖葫芦摊使了个眼色,张叔立刻挤过去,铜锣敲得震天响:“新到的山楂糖葫芦!甜得能齁死蜜蜂!“
那男人被人群挤得后退两步,趁机溜进了旁边的茶棚。萧承煜待要跟上,却见萧念举着泥人跑过来:“阿爹,你看!有个小娃娃盯着'同心莲'看,眼睛都不眨!“那是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攥着个破布娃娃,正用脏乎乎的手指戳莲花的花瓣。萧念蹲下来,把泥人轻轻放在她面前:“要摸摸看吗?“
小丫头怯生生地伸手,指尖刚碰到花瓣,眼泪就掉下来了:“阿娘说...说我娘绣的并蒂莲和这个一样,可我娘...我娘走了...“萧念摸了摸她的头,从兜里掏出桂花糖:“姐姐说,并蒂莲是姐妹花,你阿娘在天上,会看着你笑的。“小丫头捧着糖,抽抽搭搭地走了。
“念儿,“苏挽棠轻声道,“你阿娘当年在福王府,也常给孤女们绣并蒂莲。“萧承煜揽住她的肩,目光落在远处的河面上——灯船已经亮起,红的、黄的、绿的,像缀了满河的星子。王小满拽了拽萧念的衣角:“萧念哥儿,该去比赛了!“
泥人比赛的场地设在河埠头的空地上,裁判是位白胡子老匠人。“今年参赛的有二十三个泥人,“老匠人扶了扶眼镜,“要评个'最活泛'、'最贴心'、'最有巧思'三个奖。“萧念和王小满的“同心莲“被排在第七位,前面的泥人各有千秋:有会“流泪“的木偶,有能“走路“的泥马,还有个泥人肚子里装着机关,一按就唱《茉莉花》。
“下一位,'同心莲'!“老匠人喊。萧念抱着泥人走上台,阳光照在莲花上,金粉闪得人睁不开眼。台下忽然响起抽鼻子的声音,王妈妈抹着眼泪站在第一排,王小满的阿爹搓着手直乐,苏挽棠靠在萧承煜肩头,眼里也泛着水光。
“这泥人...刻的是并蒂莲,“老匠人声音发颤,“当年福王妃在破庙里,怀里抱的襁褓上,就绣着这样的花。“人群忽然安静下来,萧念这才注意到,老匠人的眼角有道疤——和王妈妈说过的,当年救襁褓时被刀砍的,一模一样。
“这泥人里藏着桂花核,“老匠人轻轻捏了捏莲心,“桂花香能存三年,就像有些心事,藏在岁月里,越久越香。“他抬头看向萧念,“最贴心奖,归这尊'同心莲'。“
掌声如潮时,萧念看见人群里有个人影在晃动。那是个穿灰布衫的小子,约莫十二三岁,正盯着他怀里的泥人看。萧念刚要开口,那小子突然转身跑了,消失在人群里。萧承煜的手按在腰间,却又慢慢松开——他认出那小子腰间的玉佩,和陈护院的一模一样。
暮色渐浓时,泥人会的灯笼次第亮起。萧念抱着“同心莲“,王小满提着糖灯,走在回家的青石板上。路过茶摊时,王妈妈正收拾竹篮,见他们过来,忙把个油纸包塞给萧念:“这是陈护院让人送来的,说...说谢谢小公子的糖。“油纸包里是块桂花糕,还冒着热气。
“阿小满,“萧念咬了口桂花糕,“你说,那些穿青布短打的人,是不是也在找什么?“王小满踢飞脚边的石子:“我阿爹说,有些事像河底的石头,看着不动,其实水流一冲,就露出来了。“他忽然拽了拽萧念的衣角,“不过没关系,你有阿爹阿娘,有我,有王妈妈,咱们这么多人,什么都不怕。“
月光漫上屋檐时,萧府的书斋飘着桂香。萧承煜翻着密报,眉头微蹙——陈护室的手下今夜在码头出现,似乎在等什么人。苏挽棠端着藕粉进来,发间别着朵并蒂莲:“念儿在院子里刻泥人呢,说要给'同心莲'刻个弟弟。“萧承煜放下密报,走到窗前。
院子里,萧念正坐在石凳上刻泥人。王小满趴在他旁边,手里举着个小灯笼,照亮泥胚上的纹路。“这是'同心莲'的弟弟,“萧念轻声道,“要刻上'长命百岁',还有'平安'。“王小满摸着泥人的脸:“还要刻酒窝,和你一样的。“
月光落在泥人脸上,酒窝里盛着半盏月光。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吆喝混着桂香,飘向灯火通明的夜空。萧承煜忽然想起幼时在福王府,福王妃抱着襁褓哄他睡觉,说“等你长大,要像月亮一样,照着所有的人“。如今,他的念儿正用泥人和算筹,一点点把月光揉进人间烟火里。
“承煜,“苏挽棠靠在他肩头,“你说,那些风雨什么时候会来?“萧承煜握住她的手:“或许明天,或许十年后。但不管什么时候,咱们有藕粉,有泥人,有算术题,还有彼此。“他低头看向院中的萧念,孩子的笑声像一串银铃,“这样的日子,就是最好的铠甲。“
夜风卷着桂香掠过屋檐,吹得窗纸沙沙作响。远处传来王小满的嚷嚷:“萧念哥儿,快来看!你的泥人会发光!“萧承煜和苏挽棠相视而笑,携手走向院中。月光下,“同心莲“的莲心闪着淡淡的金光——原来王妈妈在泥人里藏了粒萤火虫,正扑棱着翅膀,把桂香和月光,酿成岁月里最浓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