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产工艺不够先进,各种设备都未完成微型化,连小型化程度都不高。
刘威铭设计的这套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就比较庞大,算上导弹吊运车、弹药运输车、三坐标预警雷达、跟踪雷达、制导雷达、电源车、油料补给车等,整套系统车辆超过40辆。
“这么多?”
王立新皱起了眉头,“这意味着这套防空系统的机动能力不是太强啊。”
“这根本就不是靠机动力生存的系统。”
刘威铭强调着。“出口的近程防空导弹射程22公里、射高14.5公里;自用版本射高18公里、射程28公里;出口的中程防空导弹射程100公里,射高36公里……”
跟之前一样的作风。
汇报出口产品数据时,连带着自用型号数据一起。
“你们不是人手紧张?”
王立新皱起了眉头。
相当于同时搞4个型号!
为什么别的单位连一个型号搞起来都费劲,619这边同时4个型号跟玩儿一样?
有这么容易?
“这跟人手紧张没关系。大体上的技术都是一样,之所以射程跟射高有区别,是使用的发动机、固体燃料配方有调整……”
刘威铭笑着说道,“跟其他单位先研制出成果,再根据成果提升出自用型号或削减性能出口不同,我们从一开始就在考虑……有银河一号的模拟,设计过程中只需要有技术论证,再通过试验台试验……不过最终结果是否跟理论数据一样,需要进行打靶。”
实战,才是检验武器装备的唯一途径。
“真打m7?”
陈为民一脸担心。
他旁边跟着的人也是差不多的表情。
一旦打靶失败,对项目的影响可不会小。
“领导,长空一号高机动性靶子性能太差,根本无法检验这套防空系统的性能。m7弹道导弹的性能也仅仅勉强能用。”
刘威铭一脸无奈。
是的,在他眼中,m7的速度还是有些差了。
末端最大速度也才4.8马赫。
仅仅!
勉强能用!
王立新等人嘴角抽搐,眼神怪异地看着刘威铭:你小子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弹道导弹啊!
世界上防空技术最强的苏联跟美国的科研团队,敢说弹道导弹仅仅够用?
没等他们开口,刘威铭就继续说道:“要不是m7采用弹体分离技术,在末端体积小,给探测雷达以及计算机的计算速度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这玩意儿同样测试不出性能……实际上最能检验效果的是东风-3……”
“噗~”
正在咽口水的陈为民差点被口水给呛着。
见过装逼的。
却没有见过如同刘威铭这样装逼的啊!
会被雷劈的!
“东风-3的末端速度可是10马赫!”
王立新提醒刘威铭。
刘威铭知道如果告诉他们自己手里有能拦截东风-3弹道导弹的技术,大佬们肯定不会信。
红旗-11跟红旗-21整合而成的新防空导弹系统,实际上是用了几十年后国内多款的防空导弹技术,最大4.8马赫的速度,还是不停地向上飞升加速,已经非常困难了。
用这样的防空导弹拦截东风-3这样的弹道导弹,还是非常勉强。
只有利用红旗-9b、红旗-19甚至老毛子的S-400等防空导弹系统研发的射程达200公里的远程防空导弹,才是真正对付东风-3这种末端速度达到10马赫甚至更高速度的弹道导弹的大杀器。
“眼前这套不行。”
刘威铭并没有辩解,他直接转移了话题,问陈为民:“火车这块?”
“没问题,今晚上装车出发,铁路系统会提供优先路权,五天内就能到达目的地。”
王立新开口,“另外,今晚上空军会有一个全副武装的防空连在东郊编组站蹬车……”
听到这话,刘威铭就放心了。
这次的时间太紧张。
619所处的位置相对来说比较偏僻,需要在工业击中的东郊继续往前走,可在蓉城平原这种人口密集的地方,属于国家最先进的装备没法大摇大摆地开出工厂进行测试。
“还有一个小时,运载的火车就会直接到厂里。”
军代表秦浩然汇报着。
一个小时后,一辆东风-5型内燃机车拖着一列长长的平板车进入了车间。
在秦浩然的指挥下,619的技术人员跟一直在这边接受培训的空军防空部队官兵们,在厂里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开始把各种装备开上平板,并且固定。
固定好后,再用军用篷布把所有装备全部盖上,唯独车头留下。
火车运输途中,防空装备操作人员会在驾驶室里。
押运的武装人员需要直接跟在即将编组到列车中,每隔几节车厢会加挂一截客运车厢,确保整个运输过程中不泄密。
在装运时,火车还有很长一截在厂区外面。
前面的装好、固定好、遮盖好后,内燃机车拖着车厢往前移动。
接连搞了好几个小时才把所有装备装上火车。
在原本车尾的位置,一辆东风-4b型内燃机车头挂在尾部。
为了避免装着银河一号的发射指挥车高度过高无法通过铁路上的隧道,在厂里直接把车厢跟车体分离,到了地方再用导弹吊装车吊运到车上。
“从蓉城出发去西北空军靶场,必须翻阅秦岭,秦岭那一片不是隧道就是桥,设计时候我们就考虑到装备机动等问题,所有619的产品设计时都采用模块化设计,制造方便,维修容易……”
面对疑惑的王立新等人,刘威铭解释着。
随着刘威铭在619展现出来的技术实力越来越强,赵秉璋几乎直接就退居二线了。
张振万跟叶永安等人也有着觉悟。
该他们背锅、承担责任时,一点都不带犹豫。
要他们反对,就失去了留在厂里当领导的意义了。
刘威铭从技术到管理展现出来的,让他们甚至无法理解,结果却让他们服气。
在上级领导面前,不是刘威铭开口,他们都不会主动说话。
“不错~不错!”
王立新点头不已,“模块化设计,也可以在全国军工单位推广。”
刘威铭不置可否。
“领导,我准备邀请易卜拉欣跟哈鲁比·鲁韦利两位一起参观打靶。”
发射指挥车完成装载后,一行人到了会议室。
还没等王立新他们喝上一口茶,刘威铭的话让他们脸上再次浮现出无奈。
果然!
刘威铭这小子一点都不考虑上级领导的感受么?
“不是我不考虑领导的感受,m7弹道导弹发射成本不低,防空导弹也不便宜……一次实弹打靶,消耗经费得上千万……”
“多少?”
饶是做好了心理建设,王立新还是猛地站了起来。
只是一次测试就上千万!
“这次测试并不是单一测试,需要测试多个系统,尤其是复杂环境下多枚导弹袭击时的拦截,一套系统可以同时监测24个目标,拦截8个……”
刘威铭一脸无奈。
一套防空导弹系统包括4辆6联装的红旗-21防空导弹,由于时间等问题,这次只有2套红旗-21中程防空导弹发射设,2套红旗-11短程防空导弹系统。
“作为靶子的m7,我们准备了10枚……实际上,这次打靶成本需要超过3000万,还是生产成本,没算研发成本……”
“……”
王立新等人彻底傻眼了。
超过3000万的弹药成本!
一次打靶!
可他们连说都没法说:619自筹经费!人家科研经费跟实验经费都是自己掏的,没向上级要。
“空军根本就装备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