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所处理完事务后,便由牛组长带领贾东旭和何裕柱等人离开,后续的工作将由其他同事继续完成。
牛组长送走何裕柱一家后,来到陈娟身边说道:“小娟,你们家情况特殊,这次贾家被通报批评,你们院的先进评选可能就悬了。
不过我会向上面反映,希望能按特殊情况处理。”
牛组长的意思很明显,想帮陈娟争取一些额外支持,虽然对何家而言这奖励并不重要,但对普通家庭来说也算一份福利。
陈娟在街道工作认真负责,此次处理事务也公正无私,加之何家有个少年英雄,何裕柱的锦旗是在军管期间为国效力的功劳,这样的先进典型理应得到特别关照。
何大清和陈娟心里清楚,这多半是看在柱子的面子上,牛组长才愿意帮忙。
一旁,贾东旭一家脸色难看,恰好听见了牛组长的话。
贾张氏的脸色变得铁青。
这下好了,他们一家倒霉透顶,没想到罪魁祸首的何家却不受影响。
若非易忠嗨及时拦住她,她真想当面质问何裕柱和牛组长。
易忠嗨听到了牛组长的话,但他作为轧钢厂的高级工人,对相关政策有所了解。
柱子获得少年英雄锦旗的事全院皆知,陈娟能成为街道委员或许也有这原因,国家确实会给予这类贡献者一定的保障。
而且,他们院子的先进评选本因贾家的问题受影响,易忠嗨正头疼如何化解当前局面,哪有精力管贾张氏的无理取闹。
然而,何裕柱婉拒了牛组长的好意:“牛组长,既然今年评不上,我们家就不需要特殊对待了。
大家都是四合院的一员,不应搞特殊化。”
何裕柱不想为了这点小事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听到这句话,牛组长眼睛微微发亮,看到柱子的表情不像是伪装,便不再多劝:\"好,既然你这么想,我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小娟,你们一家人跟着过来也麻烦了,先回去吧,其他的事情明天上班再说。\"
对于柱子的决定,何大清和陈娟自然没有异议。
陈娟点头示意,一家人便回到了院子。
南锣巷90号四合院。
当何裕柱一家回来时,街坊邻居立刻围了过来,不少人想要看看热闹。
阎富贵在前院见到柱子一家后,也来了兴趣,走过去问道:\"柱子,怎么回事?治安所那边是什么情况?\"
何裕柱如实将事情经过告诉了他。
阎富贵听后,脸色立刻变得凝重。\"什么?全街道通报批评?那咱们院的先进称号不就完了?\"
阎富贵对贾东旭和秦淮茹在单位被批评没什么太大反应,毕竟与他无关,但街道也要通报批评却让他意识到事情严重性。
这样一来,先进院的评选还能成吗?到时候那些福利资源……
何大清冷哼一声:\"出了这种事还谈什么先进?就算街道愿意给,我们院还有脸要吗?\"
这种偷腊肉的事情才刚过去一天,现在又发生了这样的事,估计整个街道都在传。
让90号四合院评上先进,简直不可能。
听到这话,阎富贵脸上露出痛心的表情。
他真的很心疼!这些福利资源虽少,但对他来说早已成为家庭财产的一部分,现在相当于从他口袋里掏钱,他能不心疼吗?
何裕柱见状,耸了耸肩,他知道阎富贵的性格,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三大爷,我们先回去了。\"
何裕柱说完那句话便带着家人回到了小院。
此刻的阎富贵似乎魂不守舍,只是机械地点点头,口中不停地喃喃自语,像是在计算这次失策带来的损失。
——
当晚吃过饭后,何裕柱就和雨水返回住处。
尽管他的各项技能水平都不错,但面对即将到来的八级工程师考试,他依然不敢掉以轻心,毕竟结果还未尘埃落定,只有真正通过了才是真实的收获。
一周后,考试如期而至。
清晨,何裕柱再次翻阅手中的机械课本,随后瞥了一眼自己的系统面板:
【姓名:何裕柱】
【厨艺6级\/)
【钓技3级3412\/5000)
【桩功6级\/)
【提纵术6级\/)
【太极元功拳4级9571\/)
【十二形桩3级】
【药理5级\/)
【英语5级\/)
【俄语5级\/)
【国文5级\/)
【数学5级\/)
【化学5级\/)
【物理5级\/)
机械理论4级\/)
【车工4级672\/)
【铆工4级784\/)
【焊工4级863\/)
【电工4级654\/)
钳工4级971\/)
【锻工4级661\/)
【系统空间:624立方米】
六大实操技能均已达到4级,从技术角度看,何裕柱完全具备了八级工程师的能力。
希望今天的工程师考试一切顺利……
何裕柱先去叫醒了雨水,让她洗漱准备上学,自己则简单准备了早餐。
两人吃完收拾妥当后,何裕柱先把雨水送到学校,随后骑车来到清华大学。
到达教学楼时,他发现江文辉和其他几位同学已经提前到了,看到旁边的孙教授,何裕柱眼睛一亮,赶忙将自行车推了过来。
如今大家对何裕柱的自行车已不再感到新奇,毕竟他的经历众人皆知:鸿宾楼的大厨,收入足够买一辆自行车。
不过每次见到,人们还是会忍不住羡慕,毕竟全校只有他一人骑车上学。
这并非何裕柱有意炫耀,只是自行车确实便于他接送雨水,也就没太在意别人的想法。
将车停好后,他快步走到孙教授身边说道:“孙教授,咱们不是约好八点集合吗?我还以为来晚了呢。”
何裕柱看了看手表,现在才七点四十多。
江文辉在一旁听到后说道:“柱子,我们请孙教授来帮我们辅导考试了。”
说到这,他的眼神有些复杂。
投身机械领域的同学们才意识到其中的艰难。
尤其在这个学期,他们要参加工程师资格考试,即便只是最低级别的九级工程师,难度也不容小觑。
九级工程师虽是最低等级,但拥有工程师的头衔,远比高级技工难得多。
看看原着里的易忠嗨,身为八级技工,一生都没晋升为工程师。
这一等级的差别,意义重大。
即便这个时代论文无需在国外发表即可认可,其难度仍不是普通人能够轻易达到的。
江文辉的眼神流露出复杂的神情,原因在于他们了解到,今年这个学期,柱子仅凭论文就发表了四篇,而且无需任何修改即可直接视为某一研究领域的方向。
其中包含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思路甚至可以直接用于实际操作,这与他们绞尽脑汁想出的论文选题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因此,他们需要提前请孙教授过来指导论文,这便是原因之一。
柱子的话让孙教授未置一词,只是以看待优秀学生的眼神看着他,示意柱子在一旁稍等。
柱子的论文无需修改,但其他同学还在等待孙教授的指导。
何裕柱看到这一幕,立刻明白过来,便没有开口,而是静静地听着孙教授为其他人讲解。
他从中也学到了很多。
约半小时后,孙教授基本完成了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这些学生都是清华大学的佼佼者,加之论文已撰写许久,现在的问题大多只是小细节和方向上的调整。
孙教授经验丰富,讲解简洁明了,往往一句话还未说完,学生们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颇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体会。\"好了,时间差不多了,跟我来吧。”
考试前,孙教授再次交代了这些考生的情况。
此次工程师考试共有三十七名同学报名,这是机械系几个班级合并后的总人数。
考试分为两部分,首先是笔试,这也是较为重要的文化测试部分。
像易忠嗨这样的厂内高级技工,由于缺乏文化知识,在机械理论方面难以取得突破,因此始终停留在八级工的位置。
然而,要成为一名工程师,扎实的理论知识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即使面对先进的机床图纸或零件结构的设计,以及大型工程中的各种参数,也只能徒有其表,甚至不知从何下手。
第二部分是实际操作环节,这里不需要完全掌握所有六项技能,只需从中挑选两项进行考核即可。
当然,何裕柱是个特殊案例,他要参加的是八级工程师的考核,试题与同学们不同,既有笔试也有实操。
孙教授将三十六名考生送入考场后,又让何裕柱跟着他前往另一间教室。
毕竟,这次八级工程师的考试只有何裕柱一人报名。
考场虽设在实验室,但考官配置十分完备,这得益于孙教授的安排。
何裕柱进入考场后,拿到试卷粗略浏览了一遍,发现都是机械领域的题目,比之前的理论测试难度高得多。
上午,何裕柱完成答卷后并未交予监考老师,而是直接递给了孙教授。
孙教授仅扫了一眼便带着何裕柱离开教室。
一路上,两人沉默无语。
不久,他们抵达清华大学机械系实验室门口。
一进屋,孙教授直奔实验桌旁,指着桌上摆放的各种工具说道:“试试?”
何裕柱略作观察,尽管工具种类繁多且种类复杂,但他脑海中早已熟记于心,几乎无需思考便能熟练运用。
于是,他随手拿起两件工具,检查桌上损坏的机械部件后立刻开始修理。
实验台上摆着一块损坏的零件,似乎是从车间废弃的物品中挑选出来的。
螺丝口断裂和主体结构受损,使这块机械部件几乎失去了实用价值。
虽然可以修复,但修复的成本可能比直接更换新品还要高。
何裕柱手持工具在零件上细致操作时,孙教授的目光愈发明亮,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靠近。
以他的经验,在何裕柱开始操作的瞬间,他就察觉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何裕柱的手法非常稳定,就连一些资深的车间师傅都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更难得的是,不仅稳,他在细小部位的焊接或打磨,每一步都精准到位,这表明他对修复这块零件的技术完全游刃有余。
这正是让孙教授感到意外的地方。
他之所以带何裕柱来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是因为上午何裕柱提交的试卷。
他当场审阅后发现,答案几乎没有问题,连他自己设计的一道难题也被何裕柱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巧妙解决。
在他最初的设想里,即便何裕柱能够解开那个难题,也可能需要采取复杂的步骤和迂回的方式。
然而事实证明,整个过程毫无瑕疵。
因此,在将何裕柱带到实验室时,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只要何裕柱的实际操作表现不过分失常,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即使整体水平稍逊,他也愿意认可何裕柱通过八级工程师的评定。
毕竟,何裕柱之前发表的几篇论文,加上笔试中的出色表现,已经显示出他对机械研究有着深入的理解。
正因为如此,他在理论学习方面可能更加注重,而对实践部分的锻炼相对较少。
对于这样优秀的学生,孙教授自然乐于给予支持和帮助。
何裕柱熟练地用扳手拧紧最后一个螺口,随后放下工具,转向孙教授。\"孙教授,我已经完成了,您看看?”
何裕柱恭敬地说。
孙教授听后,嘴角微微抽动。
这还需要检查吗?他刚才全程都看在眼里,凭他的经验,一眼就能看出结果。
何裕柱的操作水准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这块损坏的零件不仅修复如新,甚至质量可能超过了原来的级别。
这种技艺,只有资深工程师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