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朕要的从不是两虎相争,而是让有用之人,各展其长,共筑大玥的根基。】
【即便他们是反贼。】
何岁没有直接回应宁白露先前的疑惑,反而放缓了语气,像寻常教导学生般开口:
“白露,你随朕处理朝事有些时日了,若让你评断鲁清,你觉得他身上最该善用的特质,和最需留意的疏漏,分别是什么?”
宁白露指尖轻轻抵着下颌,认真思索片刻后答道:
“夫君常说‘用人如器,当取其长’,鲁清的长处自然是那旁人难及的巧思,他能想出些旁人连想都不敢想的造物,若能用在正途,定能帮百姓省力、帮朝堂增效。”
“至于疏漏……我瞧他做事时总一门心思扑在器物上,对周遭人事、成本损耗都不太在意,上次墨家弟子说缺了三成铁矿,他竟才后知后觉。”
“说得很细,可见你确实用了心。”
何岁眼中漾开些微暖意,轻轻点了点头,起身走向墙边悬挂的大玥疆域图,抬手示意宁白露也过来:
“你看这蜀中,多山多矿却路险难行,百姓运粮要翻三座山,军器造好要走半月路,若能有法子破了这‘险’字,便是大功一件。”
他指尖落在“蜀中”二字上,声音愈发温和:
“鲁清脑子里的东西,便是破局的关键。你还记得朕跟你提过的‘蒸汽机’吗?”
“若能造出来,往后运粮不用再靠人力畜力,顺着河道便能行船;还有那改良的炼钢法,炼出的铁又坚又韧,造农具能让亩产多两成,造甲胄能让士兵少流血。”
每说一句,宁白露便凑近一分,凤眸里满是好奇与期待:
“真能有这样的好东西?那岂不是能让蜀中百姓早早过上好日子?”
“是能,但急不得。”
何岁转过身,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里带着几分耐心的叮嘱:
“这些想法都好,可从‘想法’到‘能用’,中间要走很长的路。”
“就像你初学绣花时,明明脑子里有图样,可针脚总歪、丝线总缠,要练上几十遍才能绣出个像样的荷包。”
“鲁清的这些造物,比绣花难上千倍万倍——蒸汽机的铜缸要铸得厚薄均匀,差一丝就会炸;炼钢的火候要掐得分秒不差,错一刻就成了废铁。”
他顿了顿,继续道:
“更要紧的是,试错要花钱、要有人手。朕如今要赈济北方灾民,要修整东南堤坝,银钱和人力都得掰着手指头用,实在没法把所有力气都投在这一件事上。”
“但沈沧澜不同,他是商人,最懂怎么算‘划算’,他会盯着鲁清把精力放在最容易出成效的地方,比如先造小些的蒸汽机用来抽水,先炼能造农具的铁,而不是一上来就琢磨那些太复杂的东西。”
宁白露这才恍然大悟,眼中的疑惑渐渐散去:“原来夫君是想让沈沧澜帮着鲁清‘收心’,先把能成的事做成,既不浪费鲁清的才华,也不白耗力气?”
“正是这个道理。”何岁笑着点头,拉着她坐回桌前,顺手给她倒了杯温茶,“蜀中多矿,墨家弟子又擅长造器,让他们在那边先试、先练,把该踩的坑都踩了,该攒的经验都攒了,等将来时机成熟,朕再调派工匠、拨下银钱,把这些好东西推广到全国,那时便会事半功倍。”
他看向窗外,月色正柔,语气也愈发平和:
“朕已让人给成都知府传了话,让他对青城山一带多照看些——山匪土司若想跟墨家换些普通兵器,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别让琐事扰了鲁清;”
“再派些精干的探子伪装成流民混进去,不是为了偷什么,是让他们把鲁清试造时的图纸、数据都记下来,将来推广时能少走弯路。”
宁白露捧着温热的茶杯,看着眼前的夫君,眼神里满是安稳的信赖:“夫君想得这样周全,既给了鲁清施展的空间,又替他挡了杂事,还为将来铺好了路,这样一来,蜀中迟早能变成富足之地。”
何岁拿起一面小旗子,轻轻放在地图上蜀中的位置,声音里带着几分笑意:
“治国就像下棋,不能只看眼前一步,要想着后面三四步。鲁清是颗好棋子,沈沧澜也是,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他们各尽其用,这盘棋才能下活。”
随后何岁用朱砂笔在地图上,沿着交通路线不断连通,形成了一张朱红色的网。
宁白露才发现,何岁究竟看到了多么久远以后的未来。
这可不是多看了三四步,何岁这是把未来三四百年都想清楚了啊……
【鲁清,沈沧澜。】
【愿你们能在蜀中好好打磨本事,将来这大玥的好日子,也有你们的一份功劳。】
蜀中,深谷。
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草木香与铁器的冷意,鲁清站在那台初具雏形的“抽水机”旁,正拿着图纸跟墨家弟子们讲解:
“你们看这里,活塞要跟缸壁贴得紧些,但又不能太死,不然拉不动——就像你们打铁时握锤,太松会掉,太紧会累,得找个刚好的力道。”
一个年轻弟子挠着头问:“先生,昨天试的时候,活塞还是漏了气,是不是缸壁没磨平?”
鲁清蹲下身,指着零件耐心解释:“不全是,你看这密封圈,用的皮子太硬了,遇热会缩,得换成软些的牛皮,再泡上桐油,就能封得严实了。”
他拿起锉刀,亲手给弟子示范:“锉的时候要顺着纹路来,力道均匀些,别急,慢工才能出细活。咱们造这抽水机是为了帮山下百姓抽井里的水,要是造得不好用,岂不是辜负了人家的期待?”
弟子们听得认真,手里的活计也慢了些,却比先前更稳当了。
月光透过树梢洒下来,落在鲁清专注的脸上,没有了偏执的疯狂,只剩对造物的热忱与对民生的牵挂。
只是……众人都看得真切,他的疯狂与偏执,藏在平静与热忱背后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