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
风,停了。
那场由《商律草案》掀起的朝堂风暴,在太后一纸“请神”的懿旨下,诡异地平息了。
京城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暴风雨前的宁静。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等着看那位即将到来的儒学圣人,会如何与这位年轻的天子,掰一掰手腕。
宁白露剪去一截君子兰的枯叶,清澈的凤眸里,映着何岁的侧脸。
“陛下,您真的要等那黄举入京?”
她放下手中的金剪刀,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太后这一招,是阳谋。”
“她将黄举塑造成了‘道义’的化身,您若拒之门外,便是心虚,便是与天下读书人为敌。”
“可您若让他来了,就等于在朝堂之上,立起了一座神坛。他站在上面,俯瞰众生,俯瞰……皇权。”
何岁转过身,握住她微凉的手,轻轻一笑。
“谁说,朕要等他来?”
宁白露一怔。
何岁拉着她,走到那副巨大的大玥疆域图前,手指,点在了京城的位置。
“他要神坛,朕就给他建一座。”
他看着宁白露,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棋手落子前的兴奋。
“一座,比他想象中,更宏伟,更华丽,也更……让他下不来的神坛!”
……
翌日,早朝。
金銮殿的气氛,依旧压抑。
文官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都在猜测皇帝会如何应对。
内阁次辅徐向高,更是摆出了一副随时准备引经据典,与皇帝死谏到底的架势。
然而,何岁一开口,就让所有人都傻了。
“朕,昨夜梦到了太祖皇帝。”
他声音平缓,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庄重。
“太祖皇帝于梦中训诫朕,说我大玥能得天下,靠的不仅仅是兵戈之利,更有教化之功。”
“想我大玥立国之初,为何能迅速安定天下,万民归心?”
何岁目光扫过下方,缓缓吐出了四个字。
“稷下学宫!”
轰!
这四个字,像是一道天雷,劈在了每一个文官的心头!
稷下学宫!
这个世界的历史,在战国时拐了一个弯。
最终一统天下的,并非强秦,而是尊崇百家争鸣的齐国。
而齐国能以偏安一隅之力,最终鲸吞六国,其根本,便在于那座容纳了天下诸子百家,开创了无数思想学说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大玥王朝所有读书人心中,真正的圣地!
是所有人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图腾!
只可惜,历史悠久的学宫在比雍朝更古老的年代,毁于一旦。
后世君王,再也无人能重现其辉煌。
何岁看着下方那些震惊到失语的臣子,心中一片冰冷。
【你们想用儒学来绑架朕?】
【想用一个黄举来压制朕?】
【可笑!】
【朕,直接把你们的神主牌给请出来!】
【朕要建的,是百家争鸣的稷下学宫,而不是你儒家一家独大的孔庙!】
【你黄举,不是圣人吗?】
【来,到朕的稷下学宫里来,跟法家辩一辩法,跟墨家谈一谈利,跟兵家论一论战!】
【朕倒要看看,你这圣人的成色,到底有几分!】
何岁站起身,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天下。
“朕,决意!”
“重建稷下学宫!”
“朕要让这天下所有的学说,都有争鸣之地!让天下所有的贤才,都有用武之场!”
“朕要这盛世,如太祖皇帝时一般,百家齐放,百花争鸣!”
这番话,说得是何等的波澜壮阔,何等的振聋发聩!
徐向高那张准备死谏的老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他想反对吗?
他敢反对吗?
反对重建稷下学宫?
那他就是与天下所有读书人为敌!是数典忘祖的千古罪人!
他只能跪下!
“陛下……陛下圣明!”
他从牙缝里,挤出这四个字,声音里,充满了憋屈与无力。
“臣等,附议!”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赞美声,响彻金銮殿。
那些原本准备看好戏的文官,此刻只能跟着跪下,用最华丽的辞藻,来赞美这位“前所未有的圣君”。
他们感觉,自己像是蓄力打出了一记重拳,结果却打在了空处,还被对方顺势一带,摔了个狗吃屎。
何岁很满意这种效果。
他压了压手,声音再次响起。
“重建学宫,耗资巨大。”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户部尚书刘庸。
刘庸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果然,只听何岁说道:“然,国库之银,一分一毫,皆是民脂民膏,当用之于民。修河道,固边防,抚孤寡,皆是燃眉之急。”
“朕,不忍动用国库分毫。”
他一指自己。
“这稷下学宫,朕,以内帑之资,独力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