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相的脸色很难看,勤郡王也没了主意。
皇后见了十四公主很是激动,她稳定了情绪道:“好了,此事今日定不下来,那就改日再议,众卿请回吧。”
众人也知今天算是把话挑明,一边是有国相支持的宗亲勤郡王,一边是先帝之女十一公主。
虽然十一公主是女子,但在混乱之际她主持了宫内外之事,包括先帝,太子,各位亲王的丧仪,不仅没出错还井井有条,稳住了局面,也足够说明了十一公主并非一无是处。
所以局面竟然莫名的陷入僵持。
十四公主回宫的消息传遍了整个皇宫。
贞妃激动至极,见了十四公主只会抱着她痛哭。
后宫的女子们也没想到十四公主最后走上这样一条路,难以置信的同时更是匪夷所思。
女子也能上阵杀敌?且十四公主还是这样小小的年纪。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十一公主要想成为国君本就是难上加难,现在有了十四公主这个例子在前,似乎女子想做些什么,也没那么难以接受。
晚间,姐妹三个在睿思阁齐聚。
刚从太后的寿宁宫回来,太后的病日益严重,看样子也是拖不了太久了。
十四公主听裴沐恩和十一公主共同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一一讲述,听的她瞠目结舌,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皇宫发生的事。
尤其父兄一夜之间全部毙命,十四公主至今都是十分恍惚。
裴沐恩和十一公主又问了十四公主这段时间在西山关的事。
当日姐妹三人亲眼目睹十公主被逼到绝路上,不得已跳城楼的一幕,不仅对十一公主和裴沐恩刺激巨大,十四公主更甚。
她想为十公主报仇,不想再回到皇城,看着姐姐们一个个出嫁,过着或好或不好的日子。
她当即从了军,当了一个小兵,也想冲锋陷阵,但因为年纪小,力弱遭到不少的耻笑打压。
战事还在推进,不服输的十四公主凭借在这方面的聪明劲硬生生的活了下来,并且晋升了。
但她的特别也被裴君宥发现,且认出了她。
裴君宥第一反应就是送十四公主回京,但十四公主讲述了自己的恨,又讲述自己报效国家之心,最后以命相逼,裴君宥才勉强留下她。
但怕她出危险,把她提成亲兵带在身边。
几次战役下来,十四公主也大胆的献计,说出许多自己的想法,裴君宥终于意识到十四公主在这方面过人的天赋,命她带一队人出战,若胜,便提她做副将,若败,活下来就回京,活不下来那就是命。
十四公主就喜欢裴君宥这种说一不二的气势,十分的能服众。
那一战十四公主以自己的智慧带领军队取得胜利,她也顺利提为副将,慢慢成为裴君宥的得力干将。
姐妹们絮絮叨叨说到了后半夜,最后也是在睿思阁歇下。
翌日十四公主便用凤印召了禁军统领和副统领。
国家无主,外面群狼环伺,内里虎视眈眈,宫里还一群弱女子,怎能不防。
很快边境战事又起,裴君宥在西山关尚未归来,朝中若要调兵遣将还需皇帝虎符,如今国家无主,虎符在皇后手中,只能再一次召集众臣商议。
皇后端坐上首,身侧是十一公主和裴沐恩,十四公主站在武将之列,把自己定位的很清楚。
“如今南越蠢蠢欲动,北面羯人已经打了下来,若一时调裴将军回京只怕来不及,为今之际,众卿有何良策?”皇后话毕,无人应答。
国相道:“为今之计自然是要攻打羯人,护我大周国土,裴将军回不来,只能另外调兵遣将。”
皇后道:“只是本宫不知,朝中哪位将军愿意出战?”
武将之列面面相觑,几位比较老的军侯不说话,一些年轻将领不服皇后,更没有站出来的。
十四公主出列,身形虽娇小,但声音沉稳清亮,道:“回皇后,臣愿出战北羯,护我大周。”
国相道:“十四公主年纪尚小,不要以为在裴将军的照顾下打了几场仗,自己就有资格单独带兵了。”
十一公主道:“那依国相之意,此战由何人带兵合适?”
国相冷笑一声:“依老臣之见,十一公主还是回后宫为好,朝政之事,岂由公主置喙?”
十四公主闻言色变,十一公主却淡淡一笑,道:“国相此言差矣。”
国相皱眉:“何解?”
十一公主道:“若无国何来家,若无家何来在座各位?守护国家是你我应尽之责,何关男女之说?再者十四皇妹为大周可上战场杀敌,我身为宣文帝骨血,正统皇室血脉,为江山黎民有此一问,何错之有?”
国相的脸色青白一阵:“公主,请不要诡辩。”
十一公主淡淡一笑:“我只是说事实罢了。现在大周内忧外患,当务之急是要平定边疆,而不是在此勾心斗角,再大的事,也没有周国黎民百姓重要。”
国相道:“攘外必先安内,国家无主,将军将士黎民百姓心将不安,国之动摇,又当如何?所以依臣之见,还是先定国主,既要定国主,勤郡王为景德帝后代,也是皇室血脉,当为宗室之首,继立为皇。”
此话一落,朝中大臣大部分都跳出来支持国相所言。
十一公主和一直默不作声的裴沐恩对视一眼。
裴沐恩站出来道:“看来众位都想拥立勤郡王为皇,你们的意思都是这样吗?”
国相皱眉道:“郡主不过只是个郡主,并非皇室血脉,怎能无端参与皇位之事?真是荒谬。”
皇后出言道:“国相息怒,漱阳是陛下钦定的太子妃,若非出了意外,她很快也是皇室之人,虽然没过门,但她依旧是陛下昭告天下的太子妃,本宫认她这个儿媳,她是太子妃,自然可说。”
国相虽然不认可,但还是哼了一声没说话。
裴沐恩站出来,缓缓踱步,目光在文武百官面上扫来扫去,道:“国家有难,满朝文武不思为国分忧,提到立十一公主为国君的事倒是一个个积极跳出来反对,若你们看不到十一公主的才能只因为她是女子就对其贬责,那你们也虚担大丈夫之名。”
国相道:“自古以来就没有女子为帝之说!况勤郡王是正统皇族血脉,为何不可?”
裴沐恩笑了笑,道:“我想国相大人误会了,我之所以站在这里,并不是和你们商量的,希望你搞清楚。”
国相皱眉:“你什么意思?”
裴沐恩道:“皇后娘娘拥立十一公主为国君,登基为帝,昭告天下,和以往周国任何一个皇帝无异,你们愿意支持也好,不愿意也罢,都只是通知你们,并无商量。”
国相怒了:“你简直荒谬!国家大事,岂是你一人说了算!”
裴沐恩冷笑一声,当场拔出侍卫佩剑,干脆利落的插进了毫无防备的勤郡王的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