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试验船成功下水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了兴元城,甚至传到了数百里外的辽西山区。

这日清晨,城门口的卫兵匆匆来报:“大人,城外有一群自称‘墨者’的人求见,说要拜见‘懂格物之术’的赵都尉。”

赵宸正在格物工坊检查新造的水力锻锤,闻言动作一顿:“墨者?带他们进来。”

半个时辰后,十几个身着粗布短褐、腰佩短刃的汉子走进工坊。为首的是个年约五旬的老者,面容清癯,手指关节粗大,眼神却锐利如鹰,腰间挂着一枚刻着 “矩” 字的铜佩 —— 这是墨家弟子的信物。

“在下墨翟后人,墨离。” 老者拱手行礼,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傲气,“闻兴元城有奇人,能造连弩,能制惊雷,更能造逆风而行之船,特来一观。”

赵宸心中微动。墨家自战国后便逐渐衰落,没想到在辽东竟还有传人。他笑道:“墨先生客气了,不过是些糊口的小技,谈不上‘奇’。”

“小技?” 墨离身后一个年轻弟子忍不住开口,指着墙角的连弩,“此弩能连发十矢,却无墨家‘连弩车’的复杂机括,敢问是何原理?”

赵宸拿起连弩,拆解开来,露出内部的 “棘轮” 和 “弹簧片”(用弹性钢片制成):“靠的是这两个部件。棘轮储能,弹簧片复位,无需人力反复上弦 —— 这是‘势能转化’的道理,比纯机械的连弩车更省力,也更易维护。”

他随手拿起一根钢片,弯成弧形再松开,“啪” 地弹回原状:“关键在这钢片的材质,我们改良了冶铁法,能炼出这种‘弹性钢’,你们看……”

墨离的目光落在钢片上,瞳孔微微收缩。他识货,这钢片的弹性远超寻常铁器,绝非传统锻打能成。

“再看这个。” 赵宸又拿起一枚震天雷的外壳,“这是‘球墨铸铁’,内部有预制的纹路,爆炸时能按预定方向裂开,产生更多破片 —— 靠的是控制铁水冷却时的碳分布,不是蛮力。”

他一边说,一边用木炭在地上画出简单的分子结构示意图(虽然粗糙,但能表达意思):“铁里面的‘碳’像沙子,分布均匀,就结实;分布不对,就脆。我们能算出该加多少碳,什么时候加。”

这番话,彻底超出了墨家弟子的认知。他们懂机关、懂杠杆,却从未想过能 “算” 出铁器的好坏。

墨离沉默半晌,忽然道:“老夫带了件小东西,想向赵大人请教。”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巴掌大的木鸟,上弦后放在桌上,竟能扑腾着翅膀飞出去丈许远 —— 这是墨家着名的 “木鸢”。

“此鸟能飞,靠的是机关转动,模仿鸟翼。” 墨离盯着赵宸,“敢问赵大人,能否让它飞得更远?”

赵宸拿起木鸢,仔细观察其翅膀的角度和机关的结构,笑道:“能。但不是靠机关,是靠‘空气动力学’。”

他让人取来薄竹片和绢布,当场修改木鸢的翅膀:将原本平直的翅膀改成上凸下平的弧形,尾翼也调整成倾斜角度。

“这样,空气流过翅膀时,上方流速快,压强小;下方流速慢,压强大,就会产生向上的升力。” 赵宸上弦后放飞,改良后的木鸢竟飞出了三丈多远,还能略微转弯。

墨家弟子们目瞪口呆。墨离上前拿起木鸢,反复摩挲着弧形翅膀,忽然长叹一声:“原来如此…… 老夫钻研木鸢三十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赵大人的‘格物之理’,竟能道破天机!”

他这一声感叹,终于放下了所有傲气。

赵宸顺势道:“墨先生过奖。墨家的机关术博大精深,格物之理也需实践验证。我听闻,公孙瓒覆灭后,不少墨家弟子流落在外,无以为家。兴元城虽小,却愿为天下工匠提供一席之地。”

他指向工坊外一片正在兴建的建筑群:“我打算在此设立‘格物院’,专门研究天地万物之理,改良器械,造福百姓。若墨先生与诸位肯留下,格物院的‘机关部’便由您主持,所有研究资源,任凭调用。”

这正是赵宸的目的。墨家弟子掌握着大量失传的技艺和经验,他们的加入,能让格物之术如虎添翼。

墨离眼中闪过挣扎。墨家有 “非攻” 的信条,不愿为诸侯所用。但赵宸的格物之理、兴元城的务实之风,以及那句 “造福百姓”,都深深打动了他。

“赵大人真能做到‘唯才是举’,不问出身?” 他沉声问。

“当然。” 赵宸指着正在调试水力锻锤的一个奴隶出身的工匠,“他以前是公孙瓒的奴隶,只因改进了锻锤的锤头角度,现在是工坊的‘技正’,月俸比普通士兵还高。在兴元城,本事就是身份。”

墨离环顾四周,看到工匠们脸上没有奴颜婢膝,只有对技艺的专注和对未来的憧憬。他终于下定决心,躬身行礼:“若赵大人真能践行‘格物致知,利天下’之诺,我等愿加入格物院,为兴元城效力!”

身后的墨家弟子也纷纷行礼,眼中充满了期待。

三日后,格物院正式成立。

这座位于兴元城中心的建筑群,由赵宸亲自设计,融合了墨家的 “实用主义” 与格物之理的 “功能性”:

主体建筑:呈方形,象征 “天圆地方”,内部按学科分为 “算学部”(数学几何)、“物理部”(力学、光学)、“化学部”(火药、冶金)、“机关部”(墨家主持,研究机械)、“医学部”(陈默主持,研究草药和外科)。

试验场:位于后院,设有水力驱动的各种试验装置(如斜面、滑轮组、杠杆),还有专门的 “爆破区”(测试震天雷)。

藏书楼:收藏赵宸带来的 “格物大典”(手抄本,记录基础科学知识)、墨家的《墨经》及各种工匠技艺图谱,允许所有研究员借阅。

成立仪式上,赵宸亲自主持,将刻有 “格物院印” 的铜印交给墨离和墨老(两人共同担任院监):“格物院的宗旨,是‘探天地之理,制万物之器,济天下之民’。诸位不必墨守成规,可大胆设想,大胆试验,错了不要紧,重要的是找出为什么错。”

墨离接过铜印,激动得双手颤抖:“老臣必不负所托!”

墨家弟子的加入,立刻带来了惊人的变化。

他们与算学部合作,用墨家的 “矩尺” 结合赵宸的 “几何学”,改进了连弩的瞄准装置,命中率提升三成。

他们将墨家的 “桔槔”(杠杆取水器)与赵宸的 “螺旋泵” 结合,造出了能深入井中取水的 “深井泵”,解决了兴元城的饮水问题。

墨离更是根据赵宸的 “热力学” 初步概念,设计出 “双动式风箱”(推拉都能鼓风),让熔炉温度提升了足足两百度,能炼出更优质的钢材。

格物院的灯火,彻夜不息。算学部的弟子在计算抛物线(为了更精准地投射震天雷),物理部在研究凸透镜聚光取火(尝试替代火石),机关部在调试能自动行走的 “木牛流马”(改良版,用于运输)……

赵宸站在格物院的最高处,望着这片灯火,心中充满了豪情。他知道,墨家的归心,格物院的成立,不仅是技术的融合,更是理念的碰撞 —— 将古代的实践经验与现代的科学理论相结合,这才是真正能推动时代进步的力量。

远处的工坊传来铁器撞击的声响,与格物院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兴元城最动听的乐章。一个属于 “格物” 的时代,正在辽东的土地上悄然开启。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英雄集结吕布重生天唐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我从替身成为皇帝骗了康熙玉柱1850美洲黄金大亨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敕封一品公侯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