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凯顺利的接下斯德市段务局局长这个位置,短短的两三个月时间里面,高凯利用安德烈的权力。
把整个斯德市段务局里面的领导层人员,全部换成了自己人。
这些所谓的自己人,只有高凯和克尔斯两个人知道,其他人互相之间,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因为谢列平家族核心成员,所发展的人员,基本上都是单线联系。
他们所发展的这一些人员,最多也只能知道其中一个家族核心成员的名字。
其他核心家族成员,哪怕站在他们的面前,他们都不知道是自己人。
那一些被调走的人,基本上都得到了升迁,并没有引起其他势力的注意。
这就是温德烈坐在铁道部人事部部长这个位置上的便利。
可以很轻松的在铁道系统内部,下面的很多段务局和分局,安插和渗透更多的人员。
整个冬天还没有过完,仅仅只是到了2月份而已,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就传来了去世的消息。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戈尔巴乔夫就宣布上任。
他的上任,并非仅仅是个人的胜利,而是老毛子党内改革势力、元老派系和时代需求共同推动的结果。
他能够顺利坐上这个位置,主要得到了好几股关键人物和势力的支持。
戈尔巴乔夫上任的支持者,直接推手是葛罗米柯与元老派;关键盟友是党内改革派。
还有就是国内的现状背景,让人们深刻的意识到了,国内已经出现系统性危机。
这当中还有一些个人因素,那就是戈尔巴乔夫的独特形象。
“他有一张迷人的笑容,但有一口铁牙”这是葛罗米柯对他的个人形象因素的致命推荐。
元老派的乌斯季诺夫、葛罗米柯等元老,心里面是想寻求一位年轻可靠的代理人。
还有掌控着外交的谢瓦尔德纳泽,和掌控着宣传的雅科夫列夫,他们都是属于列宁格勒帮。
还有以叶丽钦为代表的激进改革派,同样也是大力的支持他上任。
葛罗米柯是老毛子资深外交家,现任老毛子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在党内资历极深,影响力巨大。
在1985年3月份,决定上任人选的会议上,葛罗米柯亲自提名并全力支持戈尔巴乔夫。
他发表了一篇极具分量的演讲,其中一句着名的话是:“同志们,这个候选人有一张迷人的笑容,但他有一口铁牙。”
这番背书,对说服其他犹豫不决的委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葛罗米柯等元老,并非真正的改革派,他们支持戈尔巴乔夫,主要是出于务实考量。
一是认为他年轻有力,能够扭转国家的停滞局面;
二是希望维持高层的权力平衡,避免其他竞争对手上任。
第2个支持戈尔巴乔夫上任的是党内改革派与知识分子。
包括以利加乔夫为代表的党内务实派,以及一批深知老毛子体制弊病、渴望变革的中层干部和知识分子。
这些人看到了老毛子经济的停滞、技术的落后、社会的僵化以及与西方差距的拉大。
他们支持戈尔巴乔夫,是因为他承诺进行加速发展战略和改革,认为他是能够给国家带来新鲜空气和活力的唯一人选。
第三股支持戈尔巴乔夫上任的力量,那就是已经厌倦老人政治的普通民众与精英
在短短两年半内,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三位年迈的老人接连病逝,老毛子在国际国内的形象一落千丈,被嘲讽为举行国葬的国家。
无论是党内精英还是普通民众,都普遍对老人政治感到极度厌倦。
54岁的戈尔巴乔夫年富力强、思维敏捷、富有魅力,与他的前任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求变”的社会情绪,是他上任的重要基础。
第4个力量,肯定是来自于他的恩师安德罗波夫的遗产。
安德罗波夫在1982-1984年上任期间,就曾大力提拔戈尔巴乔夫,将其视为潜在的接班人。
安德罗波夫发起的反腐、整顿纪律的运动,为改革营造了氛围,也为戈尔巴乔夫铺平了道路。
安德罗波夫的部下,克格勃系统的人,很多也转而支持戈尔巴乔夫。
只不过这一些支持戈尔巴乔夫上任的人,仅仅只是暂时形成了一个脆弱的联盟。
葛罗米柯等元老,希望的是让戈尔巴乔夫上任,对,国内的一些事务,进行有限的、可控的改革,让体制重新焕发活力,从而维持党的统治。
党内改革派,希望的是经济和管理上的改革,但并未设想政治体制的根本变革。
知识分子和民众,渴望的是更深刻的变化和开放。
激进改革派,是要趁着支持戈尔巴乔夫的这一举动,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权。
各方支持戈尔巴乔夫上任的势力,没有任何一方势力的目标是一致的。
这也真的是很难为戈尔巴乔夫了,这还没有真正上任,支持他的各方势力,全部都有不同的诉求。
如果无法满足这一些人的诉求,顶不住这些人的压力,后果将会是更加的严重。
但是最终的目标,还是完成了,他顺利的接任了这一个位置。
乔丽丝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就已经证明高凯所说的时间节点,所要发生的事情,第1件已经发生了。
这一次,让所有势力感到意外的,就是激进改革派的支持,不知道戈尔巴乔夫,跟这些人达成了某种共识。
但是乔丽丝这边的人,却是一清二楚,他们这个时候,根本就不会去怀疑高凯所说的情报。
整个谢列平阵营的势力,在这一刻,开始高速的运转了起来。
他们必须要抢在叶丽钦调往莫斯科之前,把自己人渗透到一些关键的位置上。
随时等待叶丽钦开启激进的强硬改革行动,必须要提前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