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仪式最后一项是新生代表发言,听到主持人宣布完,所有人都好奇张望,要知道能够代表新生的人,那肯定是最优秀的存在,也不知道谁是这个幸运儿。很多人心里隐隐有个想法,但是没有看到人之前,大家都只是猜测,谁也没有说出口。
直到夏沫纤细高挑的身影缓缓走上高台,所有人都窒息了,那抹身影很多人都不陌生,那不就是新晋的校园女神——夏沫同学吗?短暂的静默后,台下响起了一阵排山倒海般的掌声。
看来确实是众望所归啊,历史系主任陈伯安欣慰地点了点头;刚刚发言的老生代表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看看,看看人家的人气,活该自己讲话时候死气沉沉的,这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再看看校长大人,小老头对于这个新生是有耳闻的,只是机缘巧合没有见过面,他仔细端详着面前这个长相标致的女同学,只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相似的人,孙长卿也就没有再纠结,因为他已经淹没在了排山倒海的掌声里了。
只见夏沫脚步沉稳地走向高台,走到讲话台后,她微笑着朝大家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果然很快大家的掌声便停止了下来,夏沫敲了两下麦克风,确定设备一切正常,这才清了清嗓子准备讲话。
这个时候,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夏沫身上,有一个现象大家很快都留意到了,就是夏沫根本就没有演讲稿,她这是打算脱稿讲话啊。
大部分人都觉得夏沫肯定是之前准备得充分,已经把演讲稿背下来了,这才不需要带演讲稿。就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见不得人家比自己好看,比自己优秀,比自己被认可,心里蔫坏的等着夏沫这么高调的做法,等下想不起来演讲稿在全体师生面前丢脸。
历史系主任陈伯安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了一起,他不知道夏沫在搞什么,但是脱稿的话就是风险太大,很容易出现问题,想来他是担心不已。
看着陈伯安一脸紧张的样子,其他老师终于可以出一口恶气了,笑着调侃:
“老陈啊,你们系这个小姑娘很勇敢嘛,连演讲稿都不带,看来是准备充分了,很期待她接下来的精彩讲话呢。”
“是呀,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如此自信的人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竟然连演讲稿都不带,当真是勇气可嘉,我们可是真的好羡慕你们系有这么优秀的学生啊。”
陈伯安不知道夏沫的心理素质怎么样,毕竟这是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发言,他心里也是没有底。但是输人不输阵的道理他是知道的,他很快调整了面部表情,一脸傲娇道:
“我们系的学生就是这么优秀,这是你们怎么羡慕也羡慕不来的,等着吧,她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陈伯安这话是说给其他老师们听的,又何尝不是安慰自己的话,他在心里默默祈祷:夏沫同学啊,你可不要让老师失望啊,这次历史系能够脱颖而出就看你的了。
夏沫不在乎大家心里所想,当然,她也完全不知道,她要脱稿的事情,已经在众人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夏沫清亮的声音在大操场上回荡着,“站在这里,我没有准备发言稿,因为我想和大家说说心里话。”
台下顿时落针可闻,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女生。坐在第一排的校领导们交换了一下眼神,尤其是头发花白、面容严肃的校长孙长卿,他微微皱起眉头。
要知道孙长卿可是从革命老区过来的,他是担心夏沫说出不该说的话,思想问题跑偏。
“一个月前,当我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们村里唯一的老师张老师当场哭了。”
夏沫的声音平静,“她不是为了我考上大学而哭,而是为了她自己——十年前,她同样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却因为那场运动永远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没有上大学成了她一辈的遗憾。”
操场上鸦雀无声,这种私人化的开场白在目前的公开场合极为罕见。夏沫看到前排有几位女老师悄悄抹了抹眼角。
“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夏沫继续道,声音渐渐坚定,
“幸运的事,我们赶上了恢复高考,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不幸的是,我们中许多人已经不再年轻,有的已经为人父母,却要和比自己小十岁的同学一起从头学起。”
台下传来低声的赞同和叹息。夏沫注意到孙校长的眉头舒展了些,正专注地听着。
“但我要说,知识从不嫌弃追求者的年龄!”
夏沫突然提高了声音,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教育的根是苦的,但果实是甜的。今天坐在这里的每一位同学,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才走到这一步——白天工作晚上复习,借书抄书,甚至有人步行几百里去参加考试……”
台下响起阵阵掌声,许多同学的眼眶已经湿润。夏沫看到舍友李晓梅正用力地点头。
“有人问我,为什么非要上大学?在农村不是一样能建设祖国吗?”
夏沫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
“我的回答是:知识就是力量!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需要勤劳的双手,更需要智慧的大脑。今天我们学习科学问法知识,明天我们就能用这些知识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掌声更加热烈,一些同学甚至站了起来。夏沫注意到孙校长也在轻轻鼓掌,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最后,我想用一句古语与大家共勉——”夏沫深吸一口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无论我们来自哪里,无论我们年龄多大,从今天起,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大学生!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