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台的震动只持续了零点三秒,但沈逸的手指已经锁死在确认键上。他没有抬头,也没有出声,只是缓缓松开指尖,将呼吸压到最轻。屏幕上的警告框自动消散,仿佛从未出现过。
他知道,那不是误报。
“时间到了。”他对耳麦说,声音平稳得像在读一份测试报告。
外面的夜色沉得发黑,工业区的路灯间隔太远,几栋废弃厂房之间只有风卷着碎纸片打转。沈逸站起身,拉紧外套领口,把神经缓冲凝胶推进静脉。针管落地的瞬间,他感觉太阳穴一阵发麻,像是有细线从颅骨内侧往外抽。
“脉冲模块已激活。”技术支援队员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干扰窗口三十秒,倒计时开始。”
沈逸点头,抬手做了个推进手势。战斗执行队员立刻贴墙移动,通讯协调员同步切断所有非加密频段,只留下林悦提供的应急频道作为回路备份。
他们靠近目标建筑西侧通风口时,第一轮巡逻机器人刚好转过拐角。金属履带碾过水泥地的声音规律而冰冷。沈逸抬起手腕,终端屏幕上跳出一段波形图——那是“脉冲式输出”逆向加载后的震荡频率。
“等它进入盲区。”他低声说。
机器人驶入监控死角的刹那,技术支援队员触发干扰程序。前方空气微微一颤,像是水面上被划了一道。感应阵列的红光熄灭了0.8秒,足够四人闪身钻进墙体夹缝。
通风井入口锈迹斑斑,盖板边缘卡着一层灰白色的粉尘。沈逸伸手一碰,粉末簌簌落下,露出底下刻着的一串编号:**d-7-Ω**。他记下这个标记,没说话,取出静音攀爬爪固定在井壁。
“这玩意儿真能撑住?”战斗执行队员小声问。
“系统兑换的,副本用过的。”沈逸扣好安全索,“只要别摔下去,就不会出事。”
他们一个接一个倒挂在井道内壁,缓慢下行。井筒狭窄,装备包蹭到金属壁都会发出轻微摩擦声。沈逸走在中间,每下降十米就暂停一次,调出“策略模拟空间”预判下一层巡检无人机的出动节奏。
“下一节,两分钟后开启。”他说。
果然,通风管道尽头的格栅准时滑开,三只蜘蛛状无人机顺着轨道爬出。战斗执行队员提前埋下的电磁诱饵成功引开它们,队伍趁机穿过交叉节点。
地下二层的温度骤降。空气里有种类似臭氧的味道,混着机油和冷却液的气息。沈逸摘下口罩,贴着井壁听了一会儿,确认走廊无人后,轻轻推开出口挡板。
警戒塔就在正前方。
全息扫描仪悬在半空,每隔47秒旋转一圈,扫过整条通道。地面是深灰色复合材料,沈逸蹲在阴影里,盯着其中一块接缝处看了几秒——那里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反光纹路,说明下面铺了压力感应层。
“硬闯不行。”他低声道。
“我来。”通讯协调员的声音响起,“信号包已准备,三秒后释放。”
终端震动了一下,表示伪造的电力故障数据已注入主控系统。警戒塔的扫描光束突然中断,外壳弹出散热面板,进入校准模式。
六秒。
沈逸翻出身,贴地滑行,在第三秒时抵达门侧凹槽。他迅速将便携终端插入数据接口,启动“极速学习模块”。屏幕瞬间跳出数十行代码流,系统以毫秒级速度解析门禁协议。
耳边传来轻微蜂鸣,提示认证进度。
27%……53%……89%……
最后一行字符跳转完成时,门锁发出极轻的“咔”一声。
沈逸抬起手,示意队友暂缓跟进。他没有立刻推门,而是先检查终端日志——权限载入正常,未触发异常上报机制。他这才抽出一支备用数据线,连接到门框侧面的维护端口,建立临时防火墙。
“进来。”他对耳麦说。
战斗执行队员第一个滑入走廊,背靠墙壁警戒左右。技术支援队员远程确认外部信号稳定,干扰程序仍在循环运行。通讯协调员则重新分配频段,确保撤离路线畅通。
沈逸站在门前,目光落在对面墙上的一块金属铭牌上。上面刻着:**核心数据中枢·非授权人员禁止入内**。字体冷峻,没有任何装饰。
他伸手去按解锁按钮。
指尖距离触碰到面板还有半厘米时,终端突然震动。
不是来自外部干扰,而是内部警报。
系统弹出一行小字:**检测到动态验证请求,需补充生物密钥信息**。
沈逸皱眉。这不是标准流程。普通的门禁不会在认证通过后追加验证。
他快速调取日志,发现三分钟前,系统曾短暂接入一个未知子网。那个网络的标识符与“维度升华”项目的早期版本高度相似。
“里面有东西。”他对耳麦说,“不是单纯的服务器机房。”
“要退吗?”战斗执行队员问。
“来不及了。”沈逸盯着门锁面板,“他们已经在查是谁动了权限。现在撤,反而会暴露路径。”
他取出第二支注射剂,这次是稀释过的神经适配液。推入血管后,他将终端切换至“策略模拟空间”的实时映射模式,准备强行模拟所需生物信号。
“给我两分钟。”他说,“别让任何人靠近这扇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走廊灯光忽然暗了一下,随即恢复。沈逸额角渗出冷汗,手指在虚拟界面上快速操作。系统不断提示风险等级上升,但他没有停。
终于,面板亮起绿光。
门缝中传出气压释放的轻响。
沈逸伸手推门,金属门无声滑开一道缝隙。里面漆黑一片,只有远处几点指示灯在闪烁,像是某种设备仍在运转。
他刚要把脚迈进去,耳麦里突然传来林悦的声音:“沈逸,主控室监测到异常能量波动,来源就在你头顶上方。”
他抬头。
天花板角落有个不起眼的小孔,直径不到两厘米,周围涂着吸光材料。
那不是通风口。
也不是摄像头。
它的形状和排列方式,像极了某种定向探测装置的发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