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的阳光重新洒在两人的身上,带着都市特有的喧嚣和热度,但此刻陈巧巧却感觉一股巨大的压力骤然降临,几乎让她呼吸一窒。
集团汇报?她这跳跃得是不是太快了!
她才刚刚适应现在的角色,甚至还没完全从昨晚和刚才与众位幕后大佬会面的冲击中回过神来。
“陆总,”她快步追上陆鑫已然拉开的步伐,声音因紧张而略显急促,“你说的汇报?是关于哪方面的?我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时间是不是太仓促了……”回过神来,她的一连串的问题脱口而出,她甚至来不及组织更得体的语言。
陆鑫没有停下脚步,只是侧头看了她一眼,目光锐利如常,仿佛没看到她瞬间的慌乱。“扩张计划的可行性初步分析,重点在重要城市试点的基础上,论证向其他核心城区复制的逻辑和潜在风险。你参与过信息物流系统的数据整理和后期分析,没人比你更了解实际情况。材料你电脑里都有基础版本,我需要你在明天上午十点前,整理出一份十五分钟内的精简汇报ppt,突出数据支撑和核心结论。”
闻言,陈巧巧恨恨吐槽:“卧靠,陆扒皮么。”
陆鑫好像心有灵犀,看了她一眼,他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座。
陈巧巧连忙绕到副驾驶坐进去,脑子里已经开始飞速运转。
信息系统的数据她确实熟悉,但将其提炼到董事会层面,并论证大规模扩张的可行性,这绝非易事。
这不仅仅是数据罗列,更需要深刻的洞察和前瞻性的判断。
“可是,陆总,这么重要的汇报,由我来做是否合适,相信集团高层更希望听到您的判断吧?”陈巧巧系好安全带,还是忍不住提道。
她这不仅仅是紧张,更是一种对自身资历和能力的清醒认知。
陆鑫发动汽车,驶入车流,他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我的判断已经体现在决策提议上了。但他们需要看到扎实的数据分析和一线执行者的感知来佐证我的判断。你是最合适的人选。记住,陈巧巧,”他顿了顿,目光专注于前方道路,话却清晰地传入她耳中,“在我这里,机会不会等待你‘准备好’。抓住它,证明你不仅仅能做好助理的工作。”
这句话像一剂强心针,瞬间压下了陈巧巧大半的惶恐。
她明白了,这又是一次考验,一次远比之前任何任务都更直接、更残酷的考验。
成功,她或许能真正进入快嘀的核心圈层;失败,可能就意味着她无法达到陆鑫的期望值。
“我明白了,陆总。我会尽全力准备。”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起来,立刻从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争分夺秒地开始构思汇报大纲。
经过一番舟车劳顿,他们一行下午回到公司,陈巧巧立刻投入了高强度的工作。
她屏蔽了所有干扰,全身心沉浸在数据海洋里。
重点城市试点长达数月的运营数据、用户反馈、司机收益变化、交通效率提升指标……无数个图表和数字在她眼前飞舞。
她需要从中找出最有力的证据链,来支撑扩张计划的可行性,同时也不能回避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办公室的同事陆续下班,窗外天色渐暗,霓虹灯次第亮起。
陈巧巧浑然未觉,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时而凝神思考,时而快速翻阅之前的分析报告。
她回忆起实地调研时看到的种种情况,那些数据和鲜活的场景逐渐融合,形成更清晰的逻辑脉络。
晚上九点,陆鑫从他的办公室里出来,看到仍在埋头苦干的陈巧巧,脚步顿了顿。“需要帮你叫晚餐吗?”
陈巧巧从屏幕前抬起头,揉了揉发酸的眼睛:“谢谢陆总,不用了,我一会儿随便吃点饼干就好。框架快搭好了。”
陆鑫走近几步,看了一眼她的屏幕:“注意重点,但不要陷入细节困局。时间宝贵,公司上层关心的应该是战略层面的判断依据,不是操作手册。”
“是,我明白。我正在提炼核心指标对比和风险概率评估。”陈巧巧点头,陆鑫的提点总是能一针见血。
陆鑫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空荡荡的办公区只剩下陈巧巧一人,以及她敲击键盘的清脆声响。她知道,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
次日早晨九点五十分。 快嘀总部最大的会议室里,椭圆形的长桌旁已经坐满了人。
坐在这里的成员大多年纪较长,气质沉稳,目光锐利,带着久经沙场的审慎和威严。陆鑫坐在主位的一侧,气定神闲。
陈巧巧站在会议室外,深吸了今天早上的第三口气。
她穿着昨晚特意回家换的一套更显庄重的深色西装套裙,妆容精致,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成熟可靠。
手心里微微出汗,她紧紧攥着打印好的汇报提纲和U盘。
敲门声过后门开了,陆鑫的秘书向她示意可以进去了。陈巧巧再次深呼吸,推门而入。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
她能感觉到那些目光中的审视、好奇,或许还有一丝质疑。
她尽量保持步伐平稳,走到投影幕布前的汇报席位上,连接电脑,打开ppt。
“各位,上午好。我是陈巧巧。接下来由我向大家汇报关于公司下一步市场扩张计划的可行性分析,重点基于重点城区试点的运营数据……”她的声音初始略带一丝紧绷,但很快稳定下来,变得清晰而流畅。
她按照精心准备的逻辑线开始汇报:试点取得的显着成效——接单率提升、等待时间下降、司机单位时间收入增加、用户满意度提高;然后分析成功的关键要素——算法模型的动态调整能力、线下运营的紧密配合、特定区域需求的精准把握;接着论证复制推广的可行性——数据模拟在其他区域的应用效果、技术平台的支撑能力、潜在的规模效应;最后,她也坦诚地指出了风险——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竞争者的可能反应、技术实施难度以及所需的资源投入。
她尽量避免照本宣科,而是看着各位公司里的高层,尝试用数据和图表讲述一个令人信服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她注意到有的人微微点头,有的则凝神细看屏幕上的数据,也有人提出尖锐的问题。
“你提到城区成功率很高,但城区人口密度和商业分布具有特殊性,如何保证在其他城区也能达到类似效果?” “扩张所需的资金投入巨大,你预估的投资回报周期是否过于乐观?” “如果竞争对手同时加大投入,打价格战,我们的模型还能保持优势吗?”
每一个问题都切中要害。陈巧巧感到心跳加速,但她强迫自己冷静,依据数据和前期分析逐一回应。她承认差异性存在,并展示了针对不同区域的微调方案;她解释了回报周期计算的假设条件和敏感性分析;她阐述了技术壁垒和运营效率带来的潜在竞争优势。无法完全回答的,她也会坦诚表示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而非强行辩解。
陆鑫大部分时间保持沉默,只是偶尔在她回答完某个棘手问题后,补充一两句定调性或支持性的话,将讨论拉回战略层面。
十五分钟的核心汇报和后续的问答,感觉像过了一个世纪。
当最后一位高层不再提问,微微颔首后,陈巧巧知道,最艰难的部分过去了。
“感谢陈小姐的汇报,数据很详实。”一位资历最老的公司高层总结道,目光扫过陆鑫,“老板,陈总前期工作做得很扎实。这个扩张方向应该可行,但具体方案和风险控制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我提议收集更详实数据后,下次会再议。”
陆鑫微笑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们要尽快完善方案。”
会议结束,高层们陆续离场。
陈巧巧暗暗松了一口气,感觉后背出了一层细汗,但内心却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她收拾好东西,看向陆鑫。
陆鑫走到她身边,语气依然平淡,但眼中有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应对得不错。比我想象的更沉稳。回去把今天问到的问题和反馈整理一下,纳入下一步的方案优化中。”
“是,陆总。”陈巧巧努力抑制住上扬的嘴角。
“另外,”陆鑫像是忽然想起什么,“顾烨那边已经让法务部门开始准备合作协议了。你从今天开始,逐步交接手上的部分工作,准备参与新子公司的筹建团队。顾烨点名要你,别让他失望,也别让我失望。”
又一个重磅消息。陈巧巧怔了一下,随即立刻点头:“我明白,我会尽快适应新角色。”
离开会议室,陈巧巧走在回工位的走廊上,心情复杂。
一夜未眠的疲惫似乎此刻才涌上来,但大脑却因兴奋和压力而异常清醒。
集团会议上汇报的紧张感尚未完全褪去,但一个新的、更艰巨的任务已经压了下来。
智能物流项目,那是一个全新的、未知的领域,对接的是顾烨那样的技术天才,挑战可想而知。
但她忽然不再像昨天那样惶恐不安。
经历了昨晚的极限准备和刚才会上面前的高层“洗礼”,她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长速度,以及被强力推着向前奔跑的充实感。
陆鑫就像一位苛刻的教练,不断将她抛向更深的水域,逼她学会游泳,甚至搏击风浪。
她回到工位,没有立刻开始工作,而是先给自己倒了一杯热水。
看着窗外繁华的城市景象,她想起父亲,想起自己选择回国发展的初衷,想起昨晚宴会上那些闪烁的灯光和模糊的脸孔。
道路似乎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充满挑战。
她拿出手机,看着顾烨研究室那个简陋的标识照片,又看了看电脑屏幕上还未关闭的汇报ppt,嘴角终于扬起一个清晰的笑容。
挑战来临,她别无选择,只能迎头赶上。
她坐下,重新打开电脑,首先在日程表上标出了两个新的重要项目:优化扩张方案、对接顾烨项目。
新的一天,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她眼神专注,手指重新落在键盘上,开始了新的工作。
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已静止,只剩下屏幕的光和她坚定的目光。